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供暖改造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供暖改造问题研究

吴冰洁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河北省邯郸市 056000

摘要:乡村振兴是我国当前发展的主要战略,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是其中重要一环,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北方地区的供暖改造问题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近年来,我国北方省份不断加强供暖改造,力求在绿色节能经济的基础上改善人居环境,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添砖加瓦。本文主要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供暖改造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供暖改造;问题研究

前言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供暖是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传统上北方农村冬季供暖主要靠煤炉炭火解决,不仅污染较大,而且安全隐患较高,煤气中毒现象时有发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不断加速,改善农村供暖成为主要内容。因此,针对当前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绿色节能的方式针对性进行改造尤为重要。

1.当前北方农村地区的供暖现状

我国北方冬季寒冷,供暖是最为基础的需求。当前,我国目前的供暖区域包含十五个地区,占有国土面积百分之七十以上。不同的地区,因室外温度的具体差异,供暖时间和供暖标准有所不一。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我国北方城镇的供暖体系已经相对成熟,而且清洁化改造实施很快。但由于多种原因,比如成本高、居住分散等,我国农村地区的供暖问题较大。主要是由于符合密度不足导致农村地区缺乏集中供暖的条件,因此农村地区的冬季供暖长期以来靠煤炉炭火以及秸秆焚烧解决。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同时热效率也非常低,还容易出现煤气中毒等安全问题。虽然部分发展较高的农村地区,已经开始采用燃气锅炉房替代供暖,但由于标准不足,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差,其供热成本依旧较高,难以实现节能的目的。当前,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一接触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建设,如果在规划建设中实现供暖改造成为重要任务之一。一般而言,对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建议对热网、热力站等进行改造,并通过燃气锅炉节约能源;而对于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最为适合的供暖方式,可结合生物能源、太阳能、地热等绿色能源,有效降低秸秆焚烧和煤炉炭火的使用,从而实现绿色节能的目标。此外,针对一些短期内难以改善供暖的地区,可以通过改装烟气处理设备、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提高保温效果等,降低供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热效率。

2.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供暖改造问题

2.1在供暖改造的过程中资金投入较为不足

资金投入问题是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供暖改造中最为现实的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居民庞大,财政拨款有限,加之多数地区的农村其本身发展也较差,难以提供足够的资金进行供暖改造。尤其是很多山区,不仅交通条件差,而且人均耕地也不足,收入更是大问题,自然无法承担供暖改造费用,即便是通过国家财政补贴实现供暖改造后,后续的供暖使用和维护费用也难以承担。因此,多数村民在权衡利弊后,仍然愿意选择取暖效率低的煤炭和秸秆焚烧。此外,我国早期实施了大规模的路面硬化工程,极大的提升了农村的交通环境。但由于规划问题,若现在进行大规模供暖改造,那么就不可避免的要破坏硬化路面,这不仅会导致极大的浪费,而且也需要更多的投入。除了交通条件以外,电力设施配备不足也是供暖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一些供暖改造工程对电力工程要求较高,比如空气源热泵需要电力设施的支持,如果没有配套的电力设施,改造困难较大。

2.2供暖的能效过低,且污染严重

煤炉炭火和秸秆焚烧一直都是我国主要的供暖方式,部分地区采用土炕等做饭与取暖合二为一的方式。此类方式虽然在我国存在时间长,但也存在突出的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热效低、污染大。尤其是煤炭供暖,如果没有进行清洁,除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之外,还会释放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仅加重温室效应,而且可能造成酸雨,对耕地造成严重影响。同时,燃烧后的产物也难以处理,会导致环境恶化,出现更多的后续问题。

2.3建筑结构节能设计不足

多数农村地区的建筑老旧,设计不科学,很多根本没有考虑保暖措施。比如很多房屋采用砖混结构,甚至土坯结构,不仅稳定性和抗震性不足,而且保温差,冬热夏冷。由于地方特色较为明显,很多地区的建筑结构不科学,在建设之初多数并未考虑取暖问题,而对于专业的研究成果也较少,如何进行节能改造也是一个问题。

2.4环保意识不足,新技术采用少

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地区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教育基础薄弱等问题,导致其安全环保意识不足,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接受程度较慢,最主要的是对于无法立马看到的长久经济效益更关注于眼下利益。因此对新能源存在先天抵制,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基于自身考虑都更愿意传统的土炕和煤炉。对于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等前期需要较大投入和长期需要维护的新技术天然抵制。当然,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收入问题,难以承担相关的改造费用。

3.针对农村社区供暖改造的建议

3.1加大投入,结合地方特色进行供暖改造

由于不同地区农村的具体情况有所差别,因此在实际的供暖改造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首先,针对地域特色住房进行研究,根据住房特点,从结构上优化其保温性能,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实现节能降耗,其次在供暖改造过程中,为提高居民积极性,应适当加大财政投入,通过补贴的形式促进居民主动参与供暖改造,全面实现节能目标。最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地区供暖改造,扩展资金来源。

3.2逐步通过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

传统能源价格低,应用成熟,新能源投入价格高,需要长期维护,这是客观现实。因此,替代传统能源不能一蹴而就,而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替代。首先,要通过宣传,让农民认识到清洁能源的好处,提高环保意识;其次,要适当加大补贴,降低农民的压力;第三,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要通过政府主导,尽力集中农民的居住环境,通过新能源结合的方式进行试点,进而实现逐步通过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的目标。第四,在选择施工建设企业中要选择资质强、信誉高、技术实力过硬、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保证供暖设施的改造质量和后期运营维护的稳定。最后,在供暖改造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并对技术创新给予奖励,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全面降低改造成本。比如开发新型节能锅炉、提高能源利用效能、优化农村建筑结构等,全面提高供暖改造的成效。

3.3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保证取暖改造工作的持续推进

取暖改造的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阻力,这就需要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比如取暖改造的质量保证体系,要全面覆盖取暖改造的各个过程,从项目设计到后期维护实现全过程管理。并通过全面管理,防止实施过程中的意外因素。除此之外,还要编制取暖改造的技术标准,做到取暖改造过程中技术到位,有标准可参考,符合国家的节能要求。尤其是对于相关设备,一定要保证质量合格。以使得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更能够可持续稳定运行;只有让使用者得到实惠或真正满意才意味着成功,最终才可能为节能减排、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实质的贡献。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在信息农村社区规划建设中,供暖改造困难重重,归结起来主要是经济问题导致的。如何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实现清洁供暖方式的推广,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舒适性,值得进行研究。在实际供暖改造过程中,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供暖改造,并做好长期规划,有效推广清洁能源并降低污染。

参考文献:

[1]别丽丽.农村住宅清洁能源供暖方式经济性分析[J/OL].节能,2019(03):44-46.

[2]刘兴龙,刘罡,张娜,吉星,邓鑫阳.北方地区清洁供暖对电网负荷特性影响分析[J].电气技术,2019,20(02):57-63.

[3]覃露才,孙纪康.北方供热地区清洁供暖规划技术路线与案例[J].煤气与热力,2018(4):4-10.

[4]方豪,夏建军,林波荣,等.北方城市清洁供暖现状和技术路线研究[J].区域供热,2018(1):11-18.

[5]蒯文玲.环境规划方案及效果分析一以泥汊镇环境规划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1):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