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2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分析

郭敏东,何林海

身份证号:330104198403212715 身份证号:330183198509250010

摘要:从当今世界电力工业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电力自动化技术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实现电力自动化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因此,应大力加强相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业领域的综合应用,以带动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确保电力工业自动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促进电力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电力系统向智能化转变,加快电力体制改革进程。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电气工程和电气自动化技术本身涉及大量的技术内容和广泛的技术,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电力企业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电力企业作为基础经济产业之一,其发展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建设的整体质量。目前,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其智能化控制、技术交流、输电技术和动态安全监控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降低了供电工作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等,真正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工业前进。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复杂的学科,涉及范围广:电力电子技术、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现代高新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多学科的有机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电气信息领域的新兴科学,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及提高,大幅提高了工业生产率,该技术被评为国家的重点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技术类型越来越丰富,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中运用这一技术,能进一步推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

二、电气自动化应用原则

在当前电气工程中,先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考量分析,进而保障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能有充足理论依据作为指导,以此保障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能发挥出应用的价值及作用。另外,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还需保障其使用的各种电气设备,都能处于安全稳定状态,以此保障技术与设备有着较高契合程度,充分提升电气工程的整体工作质量及效率。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可针对电力系统的一些特殊性及实际需求量,进行合理的技术优化及设计,充分保障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安全可靠性。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现状

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是针对整个电力系统及电力系统的各部分组成功能进行优化设计,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控,确保技术应用更加有效。其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中,整个工作环节都已完成了自动化的发展设计。其中包括对电力系统的发电模块自动化设计、电力系统的检修自动化设计及电力系统的态度自动化设计等相关内容,实现电力资源的综合自动化管控。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中,包括对电力生产进行自动化控制,在实际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在发电厂内部完成自动化技术及其系统建设应用,通过对地区内的用电信息采集,完成合理的电力生产制造,提升电能制造,确保电能制造使用更加高效,最大程度上提升电能的生产应用效果。

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中,完成电力检修自动化建设也是重要的内容,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检修工作较重要,主要是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故障进行检修和解决,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实施,对电力系统的有效控制有重要意义。在自动化检修系统建立中,能实现对电力系统及其设备的自动化运行监控,在设备及线路出现异常工作状态后,完成故障报警或通过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完成系统的安全保护,确保系统运行更加合理,提升系统的工作解决效果。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架设发展中,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950年左右,我国电力建设汇总,主要能完成电机电压等自动化调节,无法实现电力整体的安全运行管控。在70年代后,我国电力技术大力发展,逐渐能实现集中控制单元设计,实现对区域内的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而在2000年后,我国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建设较全面,以计算机控制系统为核心实现各种自动调节装置和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管控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电力系统自动化核心技术

1、智能控制。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最典型的是智能技术,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是国内电力工程企业的核心研究技术之一。在应用智能控制时,其潜能大,智能技术主要作用于电网系统中,从而形成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智能电网。对于传统控制存在的一些复杂控制及技术难题等,其都能一一处理解决,智能技术能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及问题时,分析、判断故障,在含有非线性及不确定性电力系统中,智能控制系统能及时检测出问题,及时明确故障产生的原因,同时能发出警报,有助于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的故障进行维修,为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柔性交流。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输电系

统中的柔性交流是其自动化技术中的关键部分,其包含了当前很多高新技术,如电子技术、远程遥感、微机处理及传感技术等。同时在柔性交流中还融入了很多先进节能技术,这一技术的关键在于:SVC技术、FACTS技术及串联补偿技术等,因而能智能化、自动化调节及控制输电系统中的一些重要参数,从而达到增强输电系统可靠稳定性的目的。另外,在提高输电系统的输电效率及增强可控性的同时,这项技术还能有效降低系统的损耗及供电成本投入,从而促使输电系统达到节能目的。

3、动态监控。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转中常出现许多风险,要想有效防止风险对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转产生影响,需在电力系统运转中进行全面检测,及时找出问题,并及时解决。若使用传统检测办法已无法与时代发展需求相满足,这时应在我国电力系统检测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这样自动化检测办法和传统检测办法之间进行对比,主要是把静止的检测过程变成运动检测过程。在我国电力系统实际运转中,需进行传输的信息都可经过自动化检测系统传递到相应的设施设备中,进而利于相应的维修工作人员找出故障所在,而检测系统能对故障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使用相应解决对策有效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电力系统运输中相关数据的真实性与安全性。

五、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方向

1、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人才引进机制,借助培养和保障体系维护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管控效率,优化升级人才监督管控机制。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系统化专业培训项目,不仅要对专业化知识予以指导,也要对操作技能和管理控制结构展开分析,一定程度上完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框架体系内人才培养管理的基本效率。

2、优化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管理及信息整合效益。想要切实提升和优化电气一体化系统内的管理质量,就要借助相关系统控制管理技术,实现内部设备监督管控制度的完善,还要把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化仿真人技术有机融合,并把其加入到设备监管制度中去,以便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和运维管理工作的协调发展,从而全面优化电力自动化系统管理方面的工作。

同时在建设电力系统自动化工程中,要注重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的协调发展,从而对信息收集及操作流程处理方面进行有效整合,这样能提升信息处理的整体性,从而在电力系统日常工作中,体现计算机调度技术的价值,最终使电力系统自动化往科学合理化方向发展。

总之,我国的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引入电力系统工作中,能更好地计算相关网络,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人们当前需求。因此,在电力系统发展中,应更加注重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提高电网自动化运行水平,并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及监控,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夏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23):181-182.

[2]潘正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