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渠道安全运行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水库渠道安全运行管理分析

李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34034

摘要:水库建设满足了我国农业生产和供水的需求,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当前部分水库渠道由于建成时间久远,质量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会影响到水库渠道的安全运行,基于此,本文以邱庄水库作为案例,对水库渠道的安全运行管理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库渠道;安全运行;管理

引言:水库渠道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将水库渠道治理好,才能够保证水库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当前水库存在滑坡边坡冲刷、塌坑垮渠、杂物树木堵塞、淤积等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一、运行中常见问题

1、滑坡边坡冲刷

滑坡边坡冲刷破坏形式,基本集中在挖方或半挖方渠段,多由于设计欠缺,或在施工中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容易产生滑坡;土方开挖段,渠顶以上边坡较高,边坡土质多为砂壤土,遇水易软化,不耐冲刷。

2、塌坑垮渠

黏性土质渠段,较容易产生白蚁穴和其他动物巢穴,平时不注意检查,很容易埋下隐患;在水泥砂浆防渗渠段,容易引起“水胀”破坏,水产生的反压力造成大面积隆起、断裂,渠水内渗、渗流冲刷渠身,造成空洞产生塌坑、垮渠。

3、杂物树木堵塞

由于汛期大风暴雨(特别是台风),山涧水暴涨,大量杂物树木树叶被冲入渠内,造成渠段堵塞,特别是电站前池拦污栅根本无法过水,渠水漫过渠岸,引发危险。

4、淤积

由于渠道上游村庄进行的经济等多种形式开发,造成植被破坏,渠道边坡冲刷,土体流入渠道,水流速度达不到冲淤流速,久而久之在渠底形成较大连续性淤积的土体和水草的大量繁殖,影响渠道的过流能力,淤积体雍高了渠道水位,如不及时清淤,将对渠道形成一定威胁。

二、渠道破坏和水体污染的原因分析

渠道形成破坏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地形、地貌和降雨、供水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随着近几年地下水位下降和连年干旱条件造成供水次数和供水量大大增加,长时间的供水使渠道一直处于湿润状态,这就势必增加了水流对河道和两岸的冲刷。特别是部分渠道经过长期冲刷已经形成了很多深坑,深坑内长期有水浸泡,长期供水使坑被越冲越深,汛期暴雨来临后,岸坡就会发生滑坡,对渠道造成严重影响。第二方面,岸坡基础薄弱,部分渠道是没有经过整治的原始河道,河道坡度大,造成了岸坡稳定性不够,容易被水流和暴雨破坏。第三方面,渠道穿越村庄,农民耕种土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严重超标,致使残留在泥土中的农药和化肥夏季被雨水裹挟直接进入供水渠道,还有就是村民直接向供水渠道倾倒垃圾,这些势必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供水质量。

三、水库渠道日常管理维护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转变管理维护理念,完善管理机制

水利单位应当树立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创新的管理方式,增强水利设施日常管理养护的灵活性,使管理任务的下达与实施变得更加快捷,灵活各级管理的关系,不依赖最上级的行政命令,提高各级管理的运行效率,注重职工人员的待遇,加强对社会效益的重视,整合水上资源,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水利部门应当完善管理机制,包括完善水利经营性资产管理运营体制等,让资金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加强维修养护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加强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的营(管)养分离,简化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尽可能降低运行成本,在对管理岗位的人员编制上,进行独立培育,培养一批专业的维修养护人员,各级管理(单位)还应保证维修养护资金足额到位,加快制定养护人员资质标准,以此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的环境。

(二)做好平时的维修养护保障工作

为确保维修养护工程的顺利实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确保“工程、经费、人员”的三个安全,在工作开展期间要采取以下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维修养护顺利实施,切实做好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工作,提高维修养护水平,保证工作效率的发挥,成立以管理处处长为组长(单位负责人为组长),有关业务技术人员参加的领导小组,下设维修养护办公室,具体负责对维修养护项目的全面管理,认真履行项目法人的职责,确保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责任制。结合水库工程维修养护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责任制,实行分工负责,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检查,定期组织参建单位对工程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进行检查,定期召开工程质量和安全会议。加强经费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加强对维修养护经费的使用管理,按照合同规定的支付程序支付经费,加强审查把关,实行项目法人签字制度,严格财经纪律,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避免维修养护资金使用中出现的各种违规、违纪问题,保证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认真做好考核验收工作。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认真做好工程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历次检查、考核记录,有关收集文件、相关报告(建设、审计、施工)、文件资料以及图片、照片录音(像)等资料。

(三)加强水库渠道观测

水库渠道运行期间,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动态监测水库水位、进库流量和出库流量、大坝变形观测、渗流量、蒸发和降雨及渠道运行情况等。组织水库技术人员按规范要求对以上内容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和资料的收集整编工作。同时要做好日常巡视检查,每月三次对大坝上、下游坝坡、坝顶、坝脚、东西坝肩岸坡进行检查。此外还要开展年度巡视检查工作,在每年汛前、汛中和汛后,用水期前后,组织机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巡视检查。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对包括上、下引水渠引流水位、库水位、降水量等在内的内容进行监测。监测上、下引水渠引流水位时,采用人工观测的方法,每年对水尺进行一次考证。做好水库渠道表面变形监测,主要监测内容包括渠道表面变形监测、渠道表面垂直位移监测等内容。通过及时、动态以及全面的监测及时发现水库渠道安全监测数据统计与分析水库渠道裂缝、异常变形,积水以及植物滋生或者是防浪墙开裂、挤碎、架空、错断、倾斜等问题并作出处理,确保水库渠道能正常运行。

(四)渠道防渗新技术应用

1、复合土工膜防渗

用不透水的土工织物(即土工膜)铺设在渠床表面,形成一层不易透水的防渗层,以减少渠道在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

2、清理和开挖基槽,在基槽上口的两肩各作宽20cm—30cm的戗台或小沟;加工膜料,可用焊接、粘接和缝接,现场铺设采用粘接或搭接时应重叠10cm—15cm,铺设时将膜料边缘埋入戗台或小沟,以防膜料下滑;在膜料上覆盖土层并夯实。

3、复合土工膜的质量和性能,是决定渠道防渗效果的关键。随着近年来化学工艺的不断改善,复合土工膜不仅在性能上有了更大的改善,例如其抗穿刺能力、摩擦系数及抗老化能力得到提高,膜料防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另外市场价格也逐渐呈现出下降趋势,渠道防渗成本较低。

除了以上策略,在当前背景下还可应用先进科技对水库渠道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如基于物联网、互联网、计算机、视频监控设备等构建一个远程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动态监测水库渠道运行数据,监测水库渠道运行状况及周边垃圾堆积情况、杂草生长情况、水库渠道裂纹发展情况等,并将各项监测到的信息、数据及视频图像等传送给工程运维管理人员,便于工作人员了解水库渠道运行情况与质量变化趋势,进而采取及时有效地维护养护措施,尽早解决水库渠道的质量问题与安全问题,保障水库渠道正常稳定运行。

结束语:水库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当地供水,供水安全关系到全市人民的切身利益,只有保证了供水渠道的安全和畅通,才能更好地保证当地人们的饮用水源的安全,所以要高度重视水库渠道安全运行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华,田冰茹,闫鑫,陈燕平,朱迪,刘炳义,王俊,香天元,王兵兵,陈杰,王金星.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2(02):174-17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