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研究

徐品楼

身份证号:32092119871006****,浙江 嘉兴 314050

摘要: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技术属于关键要点内容之一,应用该技术有助于建筑渗漏问题的解决,也能使工程质量控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但从现阶段建筑工程的建设情况来看,渗漏问题是最常见质量通病之一,受这一因素影响,导致施工压力大幅增加。此种情况下,就需要施工单位在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上加强力度,使质量通病得以从根本上规避。文章先分析了常见渗漏点,之后针对性探讨了易渗漏部位的防水防渗技术,希望能够指导建筑防水防渗效果的增强。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近些年,在建筑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工程项目的涌现,也日益突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渗漏问题,给建筑运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在建筑施工中,通过防水防渗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有助于建筑渗漏问题的根本上规避,也能促进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在具体应用防水防渗技术的过程中,要与工程施工实况有机结合,如此才能使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保障工程施工质、效等有效提升,使预期的建设目标良好达成。

1 建筑工程中常见渗漏部位

1.1 厨卫

工程的施工建设中,用水较多的部位就是厨卫部分,所以渗漏隐患较多,加上厨卫空间布设较多管道,一些管路也存在交叉特征,一旦发生渗漏,会影响到整个空间。厨卫渗漏的主要原因在于管路问题,即管路受到压力且遭到堵塞的情况下,渗漏问题就会出现;而受水压作用影响,会加剧渗漏的程度,导致工程防水防渗性能受到极大影响。

1.2 地下室

建筑工程中的基础项目就是地下室,而地下室也存在严重的渗漏问题。地下室渗漏问题的因素较多,其中常见原因如下:管道开裂、损坏等现象出现时,就会出现渗漏;在管道和混凝土有缝隙存在的情况下,管内流出水会沿缝隙向地下室渗漏。地下室渗漏问题方面,关键防控因素就是管道及混凝土,也是防水防渗技术应用中的要点内容。

1.3 外墙

外墙作为建筑的外维护结构,渗漏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施工不规范所致,如砌筑及穿孔等,致使外墙有漏水点存在。外墙施工中,在砂浆砌筑与规范标准不符的情况下,加上砌砖预留了过大的空隙,后面施工中修复并未及时开展,此时就会埋下渗漏隐患。与此同时,由于外墙施工中用到的工具数量较多,此时外墙表面孔洞数量也会相应的增加,最终造成渗漏问题。

1.4 屋面

造成屋面渗漏的因素较多,屋面渗漏会严重影响工程。第一,工艺不规范,并未将防水防渗技术应用中的规范性把控好,导致屋面开裂问题由此出现,也会因受力膨胀造成渗漏问题[1]。第二,防水材料与技术需求、防渗漏标准不符,而在防水材料有质量问题的情况下,一旦应用到屋面施工中,自然无法为屋面良好防水性能提供保障。第三,连接部位处理不当。接缝部是渗漏的易出现点,若连接处理并未受到重视,接缝处会有渗漏隐患埋下。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

2.1 厨卫防渗漏施工

建筑项目中,用水频率高、用量大的部位就是厨卫,而建筑渗漏问题最易出现的部位同样是厨卫。受上述因素影响,在厨卫的施工中,对防渗漏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具体进行防渗漏施工作业时,第一,施工前要利用试水试验就可能导致渗漏的因素进行查找,同时将对应处理方案提出,使防渗漏施工重点得到明确。第二,厨卫部分的施工中,涉及的管道种类、类型较多,而渗漏多发的隐患点位就是管道,所以要在各类管材质量上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使用契合设计要求的管道材料。第三,安装管道时,应以规范工序为依据,特别是在排水管道方面,套管要避免应用;而对于供热管线来说,套管的应用则不应忽视,与此同时,也要将各管道连接部位的密封处理工作做好。

2.2 地下室防渗楼施工

受施工环境影响,在建筑地下室的建设中,对防渗漏方面的要求会更高,也需要施工单位在该方面提高重视程度。在地下室不具备良好防水性能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出现渗漏水的问题,同时建筑安全也会面临极大的威胁。比如地下室的渗漏水问题会导致墙壁受到损坏,也会危及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固性。而由于地下室与上面建筑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要想使地下室渗漏问题得以彻底的解决,就要将地下室细节方面的设计工作做好。而具体施工环节,也要基于合适材料的选用来进行施工,并在防水防渗处理上提高重视程度,基于良好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加上在混凝土裂缝和孔洞方面加强控制力度,为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3 外墙防渗漏施工

建筑工程中,渗漏常发部位就是外墙,所以防渗漏施工中,要以外墙实际情况、防渗漏要求为依据,通过防渗材料强度的合理增加,使自然因素侵蚀外墙造成的影响有效的减弱。外墙施工面大,施工环节要将以下要点内容把握好:第一,与外墙质量要求有机结合,通过地基处理技术的科学选用,促进地基稳固度的提升,使后期地基沉降造成的外墙裂缝问题切实规避,达到预防渗漏的目的。第二,由于外界环境因素会严重的影响外墙质量,所以可通过外墙圈梁数量的增加,促进混凝土强度稳定性的提升,加上与水泥砂浆相配合进行涂抹操作,使外墙双层防护目标有效实现。第三,施工中要在天气变化上提高关注度,要将外界环境温湿度影响外墙质量的情况最大限度的规避。

2.4 屋面防渗漏施工

建筑和外界直接接触的一个接触面就是屋面,而屋面也是建筑保温和隔热、防渗的主要部位。受外墙位置特殊性影响,施工中必须要在施工图的审查上加强力度,同时与良好防渗漏材料相配合,使各种施工缝最大限度减少,加上操作流程、技术规范的严格管控,为屋面质量、具备理想防渗漏效果等提供保障。具体进行防渗漏施工作业时,第一,全方位检查屋面板质量,在其质量达标时,卷材铺设和防水材料涂抹工作方可进行。一般来说,要涂抹两次,且整个屋面涂抹厚度要呈现出均匀性、一致性[2]。完成第一次涂抹作业之后,应该在初凝成膜时开展第二次涂抹。完成整个屋面防渗漏施工的情况下,24h的蓄水试验要积极进行,借助该试验对屋面防渗漏效果进行检验。试验中若有渗漏问题出现,应将原因查明,并通过具体位置的掌握,开展及时、有效的修补和维护处理,之后蓄水试验要再一次的进行。

2.5 门窗防渗漏施工

建筑工程中,存在较高活动频率的一个部位就是门窗,对比其他渗漏部位来说,门窗渗漏往往会频繁的出现,所以要在门窗防渗漏的施工上提高重视度。第一,选用的门窗材料要具备适宜性,从根本上促进门窗防渗漏效果的增强。安装门窗之前,注意材料外观及规格、性能等各项指标的严格检查,为材料完整性提供保障。第二,安装门窗环节,要以设计标准为依据,跟随设计图的指导,将各安装作业顺利完成;也要与防水砂浆等防水材料相配合,将填缝密封好。填筑中,一般是以分层方式为主,能够为填充密实效果提供一定保障。处理填缝的过程中,要安排专人监督、检查整个操作环节,使填充中空骨和未压实等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在门窗的上部,要注意雨棚设计的增加,而滴水线应为门窗下20mm距离,在滴水线上要注意防渗材料的涂刷,此时能能使雨水冲刷门窗的现象有效减少。

3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个质量通病就是渗漏水。特别是雨雪等天气因素影响下,渗漏水问题会频繁的出现,导致人们生活、工作等受到影响,同时也会给建筑业长足发展造成阻碍。所以,建筑施工中,要结合易渗漏点位进行针对性的防渗漏施工,促进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延长。

参考文献:

[1]李德刚,曹富,张钦龙.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9):104-105.

[2]顾梅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