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探索绿色储粮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努力探索绿色储粮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杜兴国

突泉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137500

摘要:为使粮食在储存环节保持应有的新鲜品质,并控制和减缓粮食储存周期内品质劣变,就需要开发无公害、无污染、无残留、安全可靠的绿色储粮技术。介绍了几种绿色储粮技术及其在应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绿色储粮;化学药剂;低温储粮;

随着社会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无公害、无污染及营养价值高的粮油食品的需求日趋迫切。因此,实施绿色储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确保储粮安全、卫生、环保的必然选择。

1绿色储粮含义

绿色储粮指的是利用一定的生态手段,避免化学试剂的污染,以此来减缓粮食变质,保证粮食安全的一种防治方法。

从化学的角度看,粮食是一种活的有机体,在储藏过程中,它的含水率会增加,从而会受到害虫、菌类以及鼠类等等一系列有害生物侵害,质量上面会造成损害。而且,在过去的正常储藏情况下,都是用化学方法,例如,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使用的粮食熏蒸剂,被沿用至今,它的主要成分是磷化铝,依据的方法是磷化铝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会自动分解成磷化氢,而磷化氢易挥发成有毒气体,可以杀死害虫。虽然说这种方法,使用便捷,而且杀虫效果很好且价格低廉,但是最终会有一定的药剂残留在粮食中,造成污染,会降低粮食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越来越高,国家以及企业也都对粮食产业的价值链有着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提高储粮技术,而且还要求是绿色储粮技术。

绿色储粮技术,要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为一定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在储藏过程尽可能少用甚至不使用化学试剂,通过其他手段来达到保护粮食,提升粮食价值链的目的,因此,绿色储粮有着很重要的实施意义。

2绿色储粮主要技术

2.1 低温储粮技术

粮堆内的害虫、微生物、粮粒等生物成分在水分和氧气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还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采取不同方式降低储粮温度,就能抑制粮堆内各种生物成分旺盛的生命活动,减少粮食在储存期间干物质的损耗,最大限度地保持粮食原有品质,延缓储粮陈化速度,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绿色储粮技术。

2.2 气调储粮技术

氮气气调储藏是当前国内外绿色储粮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用高浓度氮气替换粮堆空气组分,形成不利于害虫及霉菌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抑制粮食呼吸,实现虫霉防治、延缓粮食品质变化。

2.3 非化学药剂防虫技术

非化学药剂防虫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习性防治等不使用化学物质防虫治虫的方法。物理防治就是用物理因素作用于害虫有机体,如紫外线杀虫、微波杀虫、放射线杀虫、激光杀虫、高频电热杀虫等电磁杀虫技术。近几年,利用硅藻土粉、惰性粉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在国内也得到了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是利用某些生物成分来防治储粮害虫,如利用害虫天敌以虫治虫、利用病原微生物以菌治虫、利用性信息素诱杀、利用内激素干扰昆虫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习性防治是根据储粮害虫的某种习性而设置的防治方法,如粮堆压盖防治、粮堆移顶防治、诱集捕杀等。

2.3储粮损耗控制

从近几年粮食出库损耗情况来看,损耗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或过度通风造成出库时粮食水分偏低,粮食水分减少造成损耗。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针对不同水分的粮食,选用不同型号的风机,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降温、降水通风。例如当入库小麦的水分在安全水分13%以下时,采用仓窗上1.1 k W轴流风机,利用秋冬季节有利时机,一次或两次将粮温降至10左右;当入库水分在14%左右时,采用大功率11 k W离心风机,于10月和11月两次通风,将粮食水分降至安全存储水分以下。入库粮食当年通风降温或降水结束后,以后保管不再进行外通风处理。

3绿色储粮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仓房条件限制

我国粮食储备仓的建设标准基本上都是按照常规储存的条件建造的,而低温储粮、气调储粮对仓房条件要求非常高,需要仓房有极高的隔热性、气密性等。但多数现有仓房条件很难达到要求,特别是对一些年份较长的老仓房更难达到,严重影响了低温储藏、气调储藏的稳定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如果要达到储藏条件,需对仓房进行一系列的改造,但后期改造费用很高。

3.2 技术应用成本的限制

(1)技术应用前期投入成本过高。低温储粮一般需要购买谷物冷却机,一台谷冷机30万元左右,对于中等规模的粮库维持夏季粮食的低温一般需要购买十几台,仅前期购买设备的投入就达400多万元。气调储粮前期需要购买制氮设备、管路铺设、仓房气密性改造等,投资费用也需要几百万元。

(2)日常使用成本高。气调储藏能耗高,气调杀虫每次的吨粮成本在1元以上,仓房气密性差则成本更高。低温储藏机械冷却降温能耗高,如果仓房隔热性差,夏季为了保持低温能耗更高。

3.3 技术成熟度

非化学药剂防虫技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特定的条件下能控制害虫的危害,很难彻底杀死害虫。比如灯光诱杀法和性信息素诱捕法对防治蛾类害虫只对成虫起作用,对其它虫态没有作用,且此种方法只能对蛾类种群数量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不能彻底消灭害虫。并且仓内条件非常适合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时,不能控制住害虫发展,仓内害虫种群密度有增多趋势,此时宜采用磷化铝熏蒸。

3.4“四无粮仓的误解

4对我国储粮技术的展望

为广泛推进绿色储粮技术发展,(1)应建立绿色仓储认证体系,使绿色储藏的粮食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以促进绿色储藏技术的发展。(2)创新完善绿色储粮理念,实现粮食的优产、优购、优储、优加及优销绿色链条产业化;此外,推进区域化绿色储粮,以生态储粮理论为指导,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储粮技术,建立不同储粮生态区域最佳经济运行模式。(3)建立粮食仓储HACCP管理体系,为绿色储粮提供预防体系,从而能经济、有效地保障粮油食品的安全。依托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未来的绿色储粮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的稳步发展以及信息化技术及智能化装备在储粮行业的逐步应用,将推动这我国的储粮技术应用向绿色化、智能化、生态化和优质化的方向创新和发展,将不断提高储粮的绿色优质品质,以满足人们对品质优良、绿色安全、营养健康粮油食品的需要。

结语

目前全球都处于信息技术化的时代,科技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进步,如今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应用。粮食产业虽然是一个古老的产业,但也是历久弥新的产业,将新型的技术应用到粮食产业是必须的。而粮食产业的发展却又跟粮食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息息相关,想要提高粮食产业的水平就要从三链着手,三链协同,共同发展。其中价值链是核心,而技术应用中,储粮技术是关键的一环,储粮技术的核心是绿色储粮,新推出的绿色储粮,可以有效保护粮食,提升粮食的价值链。中国的粮食产业目标是站在世界粮食产业的最顶端,建设粮食强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还很艰难,需要国内各大粮食企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蒋君芳,钟振宇.耕耘一年种粮人能否挣到更多票子”[N].四川日报,2019-03-10(5).

[2]于邢香,耿建敏.山东省粮食产业链延伸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37(3):10-12.

[3]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J].中国粮食经济,2019(1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