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度计量仪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论长度计量仪器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控制

荀敏

保定市计量测试所  河北保定  071051

摘要:计算管理作为计量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管理提质增效,才能促进企业计量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创新成果对于管理工作有很大促进性,所以计量管理要具有变革意识,将科技创新与管理工作融合起来,才能以新技术推动管理,最终确保计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长度计量能够更好地确定精度要求,并通过测量找到最适合的长度标准。在测量时,也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方法和长度标准,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的精确度,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长度;计量仪器;误差控制

引言:计量管理质量的提升,能够确保量值传递的可靠与准确,促进中国计量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为产品质量提高打好基础,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使用长度计量仪器时,会受多种因素的干扰,产生一定的测量误差,影响到最终的测量结果。所以,必须要加强测量误差的控制,一般通过科学严谨地使用长度计量仪器,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长度计量方法等。

1长度计量仪器相关概述

长度是衡量一个物体的最基础的指标,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实际测量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测量的准确性,测量人员必须使用精密的测量设备,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程和规程进行测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测量中的误差,使测量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在测量工作中,基底的确定是进行测量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实际生产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规范,对基础表面进行测量,减少发生错误的可能性。长度计量仪表的误差表现形式有两类:一类是绝对误差,它的表达形式是差值,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后,与实际数据的偏差;另一种是用比率表示的,也就是由测量和真实结果的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比得出的数值。

2长度计量仪器误差的影响因素

2.1温度因素

在长度计量的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有温度的要求限制,要想保证测量数值的一致,必须在符合国际标准的温度20℃,这样可以把误差降低到最小,因此要想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就必须找到影响准确性的原因和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如何降低温度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就得保证被测量物体的材质和长度计量仪器的材质一样,这样可以降低膨胀系数导致的测量数据有误,可以把误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不同的温度可以导致长度仪器的测量结果有误差,因此要保证温度相同降低影响。

2.2长度计量仪器的使用和保养

长度计量仪器的使用过程中,对其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测量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不高,也会给测量结果造成误差。又或是测量操作人员对仪器的使用不当都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比如说在测量的过程中,不同环境下的亮度、衬度、对准方式以及测量技术人员自身的原因都会造成测量误差的形成。除了这些原因在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技术人员在长期使用测量仪器的时候,没有及时或正确的给予测量仪器进行保养,不及时保养会对测量仪器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导致在测量工作中测量结果不准确对正常测量工作造成影响。

2.3设备因素

在长度计量工作中,对长度计量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设备,这主要是由于检测设备是获取长度计量对象数据的关键环节,在检测工作中,当检测设备存在故障或者其他质量问题,这就会对长度计量所得到的数据的准确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后续长度计量工作以及最终的数据处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导致检测数据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对于长度计量设备来说,其精确度不但会对长度计量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对设备自身与其他设备的损耗产生影响,使得设备老化加速,这样就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导致数据偏差明显。因此,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检修,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期间核查,通过检定或校准的方法来对设备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器具的性能,从根本上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性,从而保障了长度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3长度测量仪器的误差控制措施

3.1强化标准化检定管理力度

在实际工作中,要想不断强化长度计量工作的标准化管理,还应强化标准化检定管理的力度。为此,需要不断制定并完善长度计量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稳步提升长度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实际操作中,作为行业的管理者,应密切关注长度计量活动的法治层面及科学性,让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长度计量活动规范化开展的标准。例如:确保长度计量机构的工作人员能够切实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流程和程序开展工作,并切实做好对计量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同时,还要对长度计量工作人员进行完善的行业审核与考试,考核合格后办理相应的证书,持证上岗。此外,相关企业还要根据本地区实际的发展状况以及企业实际的运营状态,科学拟订自身长度计量工作的管理规范。同时还要保证这些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确保本企业长度计量工作人员能够切实依据这些规章制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长度计量工作,从而逐渐打造标准化的长度计量流程。

3.2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长度计量工作中,长度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与否,与检定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及综合素养具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他们的专业操作能力与水平以及他们的思想素质,会直接影响到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因此,为了增强长度计量校准化管理,还必须增强检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并提升他们的长度计量业务标准化能力。在实际操作中,相关企事业单位应加大监管的力度,定期对检定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进行测试,对于测试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应实施培训教育,确保其操作能力合格,并颁发证书,持证上岗。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他们通过思想教育,树立责任意识,能够积极学习并掌握长度计量标准化管理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工作,严格按照检定规程开展工作,从而确保计量数据的准确性与可追溯性。

3.3加强对测量仪器的监控和维护,以确保测量仪器处于受控状态

仪器如果长时间连续使用,或者长时间闲置不用,性能会出现变化。为了得到更加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应当定期校准仪器、检查仪器。同时,设备的日常维护控制和校准工作也要做到位,要根据测量设备的使用频率、测量特性等多个方面确定更加详细的校准和保养计划,始终保持正常的使用状态。仪器在每一次使用之前都应当自校,一方面是为了检查设备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另一方面是为了调整设备,让设备的测量精密度达到预期的要求。

3.4提升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

计量检测测量的过程对于测量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尽可能地不出现错误、失误。虽然每个行业对测量人员的要求不同,但都有最基本的要求,无论是刚走上岗位的新手还是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老人,不但要求有计量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专业的操作动手能力,只有综合水平较高的人员,才能胜任计量检测这项工作。计量检测岗位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决定了需要测量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性。

结束语:在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商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长度计量仪器测量已经成为一项应用较广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长度计量测量的精准程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多,尤其是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检测时要保证环境中的温度,另外对仪器的操作和保养工作也较为重要,不仅要求操作人员要规范操作仪器,并同时注重仪器的定期保养。尽可能地降低各种对测量精度造成影响的因素,保证长度计量仪器在测量中的精准程度。

参考文献:

[1]王思雅,王宗高,程晓霞.长度计量仪器测量过程中误差控制方法及养护分析[J].科技风,2021(20):177-178.

[2]赵红东.长度计量仪器测量过程中误差控制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10):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