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探讨

曾波

广西柳州市鱼峰区消防救援大队 广西柳州545000

摘要:火灾是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的潜在隐患,如果发生火灾事故,会危害人民的健康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财产和生命损失。消防安全管理是预防火灾的重要举措,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对消防安全更加重视,而想要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则要转变管理方向和中心,优化监督管理模式,保证居民的安全生活与生产。本文主要针对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优化进行分析和探究,为我国消防事业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优化;分析

在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安全成为了人们关心和关注的核心话题,在一些人员密集场所,例如学校、商场、企业以及家庭,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如果发生火灾事故,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消防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火灾,将隐患提前消灭,创设安全的社会环境。因此,针对当前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要探索合理的监管模式,将火灾隐患消灭在源头。

1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消防培训不到位

消防安全管理需要全社会人员共同参与其中,普通民众要具备一定的初级火灾救援能力、逃生能力以及组织人员撤离能力,而想要形成上述能力,则需要通过长期而系统的消防培训。虽然当前部分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共场所都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但是存在走过场、形式化的问题,部分社会人员不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缺乏一定的应急能力和逃生能力,在发生火灾事故后茫然失措。

1.2居民火灾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社会火灾事故的发生率较低,社会居民也出现了麻痹大意的心理,认为火灾事故离自己很远,缺乏一定的防火意识。同时,虽然相关部门积极开展社会性宣传,但是宣传工作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宣传方式较为单一和固化,难以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在开展消防社会性宣传中,也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其作为宣传的重要载体。

1.3消防设施不完善

在发生火灾事故后,需要利用消防设施及时救援,控制火灾的影响范围,尽量将降低其危害性。由此可见,消防设施是火灾救援的硬件支撑。但是当前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消防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第一,部分建筑的消防设施不符合管理要求,例如消防通道缺少照明设施、消防栓供水不足等;第二,一些企业和公共场所存在侥幸心理,消防设施的数量不足,当发生火灾事故后,难以充分发挥其救援价值;第三,部分消防设施由于年代久远,没有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发生火灾后不能正常使用[1]

1.4企业消防管理不到位

企业作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主体,是人员密集型场所,在生产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消防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核心内容,其能够起到规避火灾事故的作用。但是当前企业在消防管理中存在一定问题,例如防火门没有开启、消防出口堆满物品以及消防通道不符合标准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无法及时救援,对企业正常生产运行埋下火灾隐患[2]

2消防监督管理模式优化措施

2.1加强基层群众消防培训

消防培训是消防监督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系统性、完善的培训工作,可以强化基层群众的防火意识、初级火灾救援能力以及紧急疏散和逃生能力,因此,要给予基层群众消防培训以高度重视,实现培训常态化、系统性。首先,企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消防部门的管理要求,定期组织人员开展消防培训,内容应包含消防设施使用、紧急疏散、逃生以及初级火灾扑灭等能力,要求所有人员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其次,制定科学的消防培训考核制度,对参与人员的培训成果进行评价,避免消防培训流于形式,发挥培训的作用和价值;最后,消防部门要定期对企业事业的培训工作进行检查,通过常态化检查促使各个单位树立正确的消防意识[3]

2.2加大社会性防火宣传

消防安全管理需要所有社会民众积极参与其中,通过社会性防火宣传,可以提升民众的防火意识和安全意识,基于现代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相关部门要探索多元化的防火宣传模式,提升社会性宣传的效率和质量。首先,整合当地媒介构建社会性宣传网络,例如报纸期刊、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等,形成全社会、全覆盖的宣传格局,同时,消防部门还要深入到学校、企业和商场中普及防火知识,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宣传;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作为社会性防火宣传的重要载体,例如利用当代受众欢迎的抖音短视频、快手短视频、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等进行防火知识宣传,能够提升宣传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定期举办形式丰富的社会性宣传活动,通过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沟通互动的方式,提升宣传效率,也能够激发民众的参与热情,在社会中形成浓郁的防火氛围[4]

2.3完善消防基础设施

消防设施是控制火灾和抢险救援的硬件支撑,针对当前消防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消防部门要注重加强基础设施管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消防设施。首先,所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共场所都要严格按照消防制度的规定,安装和设置消防器材,对其数量、种类、规格进行定期检查,如果发现消防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要责令相关人员在既定时间内处理;其次,做好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将具体管理任务落实到岗位和人员中,保证消防设施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下,当发生火灾事故后能够及时利用消防设施妥善处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最后,消防设施监管具有任务多、工作量大等特点,消防部门可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消防设施的流量数据和压力数据进行定期检查,不仅能够提升管理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力资源投入

[5]

2.4落实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主要是指将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以及小区划分为不同的网格,安排网格员负责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通过落实网格化管理能够减少人员投入,起到规避火灾隐患的作用。同时,网格化管理也是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精细化管理程度。首先,消防部门要加强组织管理,将消防监督职能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员中,组建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网格化管理工作;其次,各级网格员要承担起消防监督管理的职能,消防部门要定期进行摸底调查,及时识别和发现存在的消防隐患,明确网络化管理的第一负责人,避免发生问题后相互推诿;最后,制定以及完善消防监督网格化管理制度,并且将制度落实到管理细节中,例如安全检查制度、定点巡查制度以及隐患整改制度等,促使消防监督管理趋于制度化、标准化以及网格化方向发展[6]

结语:

    总而言之,火灾是影响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而诱发火灾事故的原因较多,需要消防部门加强安全管理,及时识别和发现隐患问题,为人们创设稳定、和谐而安全的社会环境,推动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奋.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 今日消防,2020,5(12):64-65.

[2]谌卫平.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J]. 清洗世界,2021,37(2):97-98.

[3]李经纬.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研究[J]. 今日消防,2021,6(11):115-117.

[4]蒋艳先.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J]. 科技资讯,2021,19(9):130-132.

[5]赵发军. 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J]. 中国科技纵横,2020(24):133-134.

[6]孙婧. 探究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J]. 今日消防,2022,7(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