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业机械的保养及维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试论农业机械的保养及维修

李萍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银山镇政府, 山东  泰安  271513

摘要:我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全面提升,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性指导,致使机械使用效率低下,最佳效果无法发挥。机械设备作为主要生产工具,设备折旧也可缩短零配件寿命,对功能使用构成影响。加强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对延长机械使用寿命有很大作用,同时对促进机械正常安全运行、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农业机械的维修及保养方法。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技术;机械保养;

一、农业机械设备出现的故障

农业机械受到地域因素或是其他因素的限制,农业机械设备出现的故障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首先是相关维修器材的质量低下。想要进行农业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首先要确保维修器材的质量,只有维修器材运用方便自如,在修理相关的农业机械设备的时候才会更顺畅,不会出现比较多的问题。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也出现过很多因为维修器材品质低下而造成的修理事故。在许多偏僻的维修站点,没有质量好的维修器材,但是照样进行维修业务,在修理农业机械设备过程当中就可能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维修事故;其次是相关操作人员缺乏驾驶经验。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包括用于农业生产的车辆,比如:拖拉机,承重车等等。对于这一类的农业机械的维修和保养,相关的操作人员和修理工必须了解被维修车辆的零件结构,同时还要具备这些车辆的驾驶经验。许多的农业车辆维修之后需要维修人员认真检验,这就需要相关维修人员驾驶这些农业车辆进行试车,确保维修工作已完成,如果维修工人没有相应的驾驶技术,很容易就会造成撞车事故。而且许多的农业车辆与如今普遍的轿车性能不一样,在驾驶技术上面和应用上面有很大的差别,因而更需要维修人员有丰富的农业机械驾驶经验。

二、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的特点分析

当前农业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就是规模化、机械化,而农业机械水平也随着这一发展趋势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随着农业机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工作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复杂,再加上农业机械本身也在朝着复杂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就使得农业机械故障越来越显着,甚至成了制约农业机械发展的重要问题。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1)时间过于集中。绝大多数的农业机械只有在农作物的丰收时节才会派上用场,这个时候,农业机械往往要长时间、不中断的运作,出现故障的几率也是最高的。所以,农作物的丰收时节就是农业机械维修的高发阶段,机械保养则是在该时期的前两周后两周各进行一次。(2)随着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幅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地位,而且农业机械交易市场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性能还是品类上,都比以往进步了不少。不仅如此,现在很多农业机械都已经应用上了现代的先进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如果维修与保养人员不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和过硬的技术能力,在面对需要维修或保养的农业机械时,就会显得特别吃力。(3)地位的不断提升。随着农业机械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农机人员唯有采取针对性的保养措施,才能保证其始终处在性能稳定、可以正常使用的良好状态。

三、农业机械的维修技术

1、维修要依据原则进行

农机维修的重要原则就是要了解农机的工作年限,从经济角度分析适不适合维修、相关零件维修之后还能工作多长时间,若是维修后使用年限太短就不适合再维修。设备使用时间过长,机能就会下降,再维修会增加成本负担,要在经济适当的情况下进行维修;如果继续维修会造成成本损失,就要买进新的设备,以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

2、规范维修市场

农村经济的进步带动维修市场的发展蒸蒸日上,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维修人员技术不到位,没有责任心,给农机的所有者带来损失。为了降低此种情况的发生,维护农民的利益,相关部门要负起责任,对维修市场的行为做好规范。另一方面,农民在进行农机维修时,一定要选对地点,一定要正规,若是相关权益受到侵害,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

3、统一农机维修形式

目前,我国的农机维修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农业机械制造商的售后维修,就是在全国开设多个维修点;另外一种是由政府出资建设起来的农机维修机构。因此,农民在进行设备维修之后一定要索要发票,这样,若是在保修期内设备出现问题,可以凭借发票再次进行维修;若是出现纠纷,也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权利。

四、农业机械保养方法

1、使用前后保养

使用前后应当以机械为对象做好检查、保养、调整与清洁等处理,养成良好的保养习惯。检查机械的力学性能,确保其处于优良状态,并检查零件状态,不可出现松动的情况,及时将坏损的零件更换,并对润滑油实际用量进行检查,及时添加润滑油。按照本标准对机油进行检验,检查空气、燃油等过滤装置是否良好;使用后,粘在机器上的污垢和碎屑应及时清理干净。及时、定期清洗,及时处理操作中的故障。

2、定期保养

定期维修是人为地保护农业机械的一种手段,即技术保养和技术检修。农业机械累计工作200

500小时后,必须进行全面的保养和检修。具体做法是,将农业机械进行全面的清洗、检查、润滑、调整、更换、紧固、修理。对损坏或磨损严重的零配件修复或更换,然后重新组装好。

3、日常存放保养

农业生产活动的忙季过后,农业机械将会被放置起来,便于以后使用,也可以成为农业机械的季节后保养。农业机械工作具有季节性,在季节性工作结束后,要长时间停止使用,若是保管不善,保养不良,将会导致机械的部件腐蚀、老化甚至是重要零部件的丢失,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甚至可能会造成无法使用的后果。因此,一定要做好长期日常存放保养,严格按照农业机械的使用说明书的所述要求和规范进行存放保养工作,达到合格的技术保养标准,确保农业机械处于完整良好的技术状态。

4、特别保养

农业机械的专项维修,是指机械损坏造成的如农业生产作业中的农业机械等有针对性的维修。操作不当造成的机械损坏,以及事故、划痕处理等造成的车厢门窗损坏,必须保证部件维修保养的专业化,保证故障处理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高质量化,从而优化农业机械的使用性能。

五、结束语

在农业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在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这个环节也非常重要。我们要时刻重视农业机械的保养维修工作,不断规范农业机械的保养维修流程,提高技术保养维修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保证农业机械的技术保养维修工作落实到实处,从而让的农机保养和农机维修工作,做好,做实,为农业的现代化提供帮助,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 耿兴昌.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与保养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22(22):125-126.

[2] 唐占龙.农业机械运用的检测与维修技术现状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2(3):143-144.

[3] 汪晓梅.我国农业机械日常维修和保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1(16):125-126.

[4] 官剑平.农业机械维修中的问题与保养措施分析[J].技术与市场,2020,27(0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