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作用及开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作用及开展策略

李波涛

重庆市彭水县生态环境局,重庆 彭水409600

摘要: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典型性特征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上,还是涵盖了更广泛的领域,这其中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与保护就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民众幸福的最大追求。并且,从当前现实的生态环境现状来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刻不容缓。本文就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开展的积极作用,以及开展策略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作用;开展策略

前言:

环境问题是关乎民生,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由于发展初期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正确的认知,以及技术与管理上的局限性,由于粗放型生产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各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为了切实改善这些问题,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效果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效果,就需要从宣传教育开展的方法与途径上不断创新和深化。以更效的宣传渠道与途径,切实提升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作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果。

1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开展的积极作用

新时代背景下,在良好的经济条件支持下,在先进技术手段的促进下,社会发展的趋势与局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生态、更环保、更和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原本粗放型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于当前的社会发展要求。因此,着眼长远,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就成为社会共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特别是对于我国这种人口大国,生产大国而且,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资源过度消耗现象仍然存在。要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与意识的转变上着手,通过加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以多元化、多途径、多角度的宣传教育形式,来切实促进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的觉醒,并将环保要求,环保技术,以及相关的管理理念更好的融入到具体的生产生活中去,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所以说,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作用是十分积极的,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来提升基层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影响人们良好生活环境的大问题。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很好的转变基层的落后认知,提升基层群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认知。并能够在宣传教育工作中学习到更多的环境保护知识。在过去,从所以粗放型生产管理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受到落后的经济形势的影响,一方面是人们的环保知识与能力都有限,从而无法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践行环保保护要求。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可以学习更多更实用、更有效的环保知识,并自觉的应用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不仅仅对于改善生产模式,也是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所以说,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是民生幸福,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

2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有效策略

2.1在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资源上体现针对性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丰富的资源支持。不同的宣传教育资源,对不同的群体,所起到的环境保护作用不同。所以,在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资源上要结合新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与新要求来体现多样性。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主体来针对性的制作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资源,这样才能够更充分的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作用与成效。例如,在针对农村基层群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时,在宣传教育资源的选择与制作上,就要体现针对性,以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为出发点,来选择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资源。比如,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一些环境污染现象,群众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比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粪污的处理问题等等。唯有宣传教育资源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日常生产生活中所需要应用到的,才能够起到相应的宣传效果与作用。例如,针对于城市的工业生产群体。那么在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资源的选择与制作就要侧重于工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一些污染问题,以及围绕这些问题的不良影响,有利的干预和处理措施来制作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资源,从而起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2在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模式上体现创新性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要起到预期的作用,仅仅从宣传教育资源上体现针对性还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需要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模式的多样性才能够发挥出更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在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模式上也需要因地制宜,有目标,有步骤,有方法的推进。

一是,可以通过传统的线下宣传教育模式来开展,包括进行会议宣传,组织活动宣传,开展竞赛活动等多样化的宣传形式,比如,针对基层的线下宣传活动,可以是宣传进乡进村,进田间地头,除了发放环境保护宣传资料小册子之外,还可以针对当前基层群众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进行现场讲解,现场演示,通过模拟的形式,或是实验的形式,让宣传效果更加直观,生动,更有利于基层群众了解环境保护的原因,作用,以及具体的环境保护实施的方法。

二是,可以利利用先进技术,以及互联网资源的优势性与资源作用,来不断的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模式,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质量。比如利用微信群、短视频平台等将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资源形成生动的小视频模式,突破语言描述的局限性,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更加直观,更利于基层群众理解与学习。互联网数字化的教育形式,一方面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不同环境,不同年龄层的群众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数字化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形式,视频学习更利于保存,可以随用随学,保存之后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反复观摩。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搭建宣传教育互动平台,通过在线答疑来及时解决群众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疑惑,更好地促进宣传教育效果。

2.3在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路径上体现多样性

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路径不止一条,并且,要形成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就需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常态化的项目来实施和开展。除了在模式上体现线上线下相结合之外,在路径上还可以不断的拓展。除了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下基层之外,还要联手教育部门,与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联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比如,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与教学活动相结合,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生态环境保护人才。比如,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与事业单位的思政教育活动相结合,将公职人才的责任心,职能作用更充分的发挥出来,不仅做好带头表率,同时也自觉的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宣传。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所以,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并与时俱进的改变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模式,提升宣传教育效果,共建美好社会。

参考文献:

[1]邱毅,周高柱,张涛. 城乡体育一体化大型赛事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塑料垃圾公共治理宣传教育改革为例[J]. 塑料工业,2023,51(01):190-191.

[2]黄德春,于利华,程常高.流域合作治污与环保宣传动态协调策略[J].水利经济,2022,40(05):29-33+94.

[3]王岢.多措并举提升环保宣教实效[J].环境教育,2022(09):48-49.

作者简介:李波涛(1972男,现中级职称,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