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入落实“三转”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2

持续深入落实“三转”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邓光明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61

摘要: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用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这既是中央纪委根据党章规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的形势任务,与时俱进提出的工作要求,也是新时期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国有企业的纪检组织和纪检干部,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组织的工作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制度创新,扎实推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落到实处(下称“三转”),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为企业深化改革、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关键词:“三转”;党风廉政建设;腐败斗争;履职能力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三转”的重要意义

(一)落实“三转”,是国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现实需要。当前,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权力和利益的碰撞更替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易发多发,特别是权力集中、资源富集、资金密集的领域和行业中的职务犯罪问题比较突出,且涉案金额较大,窝案串案较多,手段多样,花样翻新,隐蔽性强,触目惊心,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严重破坏了企业的政治生态,影响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良性运行,必须严厉打击。纪检组织作为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体,必须认真面对这一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聚焦主责主业,通过严肃有效的查处,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为企业深化改革优质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落实“三转”,是党章的本然要求,亦是国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章程对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给出了明确的职责定位,赋予了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监督执纪问责的神圣使命,如何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准确把握好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推动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落实,突出主责主业,狠抓作风建设、强化执纪监督、持续惩治腐败,健全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工作机制,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落实三年改革行动,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成为了摆在国企纪检组织和纪检干部面前一个重要的使命性课题,而深化“三转”恰恰为这一个课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三)落实“三转”,是提升国企纪检组织履职能力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纪检组织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部署要求,不断推进工作理念、思路、机制制度创新,提升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履职能力不断强化,监督保障越来越有力。但从实际来看,国企纪检工作还存在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如纪检组织再监督工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监督执纪的触觉不够灵敏,问题线索的处置能力不够强,以批评教育、经济处罚代替执纪审查的现象仍然存在;只有大力推进“三转”,才能让纪检工作职能更加明确、方法更加科学、作风更加务实、效果更加明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才能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把握科学内涵,持续推动“三转”落地生根

落实好“三转”,前提是们必须准确把握三转”的科学内涵。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纪检工作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和工作作风的一次重大变革,是对纪检队伍的一次全新锤炼,同时也赋予了纪检工作新的生机和活力。“三转”的核心要求,就是要集中精力履行好党章和相关法规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转职能是核心,转方式是关键,转作风是保障,涵盖了纪检监察工作职责、工作主体和工作方法三个方面。国企纪检机构和纪检人员对此务必充分认识、深刻理解、准确把握。

一是转职能。其核心要义就是严格按照党章、党内法规和其他相关法规,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心任务,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突出执纪监督和查办案件,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企业纪检组织必须紧扣这一核心要义,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前期系列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设置内设机构,配齐配强纪检干部,明确职责权限,厘清理顺改革后相关职能调整和衔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专注于自身主业,把不该管的交还给相关职能部门,把该管的认真管好,这样才能为纪检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转方式。其核心要义就是要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和规律,创新思想理念,摒弃惯性思维,与时俱进改进方式方法,更加科学高效地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让纪检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企业纪检组织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心任务,不断改进监督方式,完善监督机制。突出政治监督,坚持第一议题机制,并建立监督台账;强化再监督工作,探索建立纪检、审计、财务和其它职能部门业务监督等监督力量定期沟通、协同配合和问题处置工作联络机制,努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监督格局,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努力提升监督实效。

三是转作风。其核心要义就是要落实“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求,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队伍。这就要求纪检组织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带头改进作风,牢固树立执纪者更要带头守纪、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树立刚正不阿、秉公执纪、大公无私的良好形象,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勤廉务实、工作高效的纪检队伍。

三、深入推进“三转”,筑牢企业防腐堤坝

“三转”工作推进以来,企业纪检组织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和效果不断得到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化,不敢腐的震慑进一步强化,不能腐的牢笼进一步扎牢,不想腐的自觉进一步增强,但对照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企和上级纪委的要求,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思想认识上,站位不够高,把握不到位。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理解把握不到位,把全面从严治党等同于反腐败,没有认识到维护党的“六大纪律”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戒尺;二是压力传导不到位。一些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着落实主体责任自觉性不强,一些领导干部讲的多,做的少,在日常工作不想抓、不敢管,重生产、轻党建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仍需进一步强化,当前企业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对干部职工的能力和素养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个别党员干部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履职尽责等方面离上级和企业的形势任务、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影响和制约着企业高质量发展;四是纪检组织再监督工作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监督执纪的触觉不够灵敏,问题线索的处置能力不够强,以批评教育、经济处罚代替执纪审查的现象仍然存在;五是纪检干部专业化素养还需持续加强,个别基层纪检干部存在业务不熟,监督乏力的状况,综合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都需要企业纪检组织结合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心任务,进一步深化“三转”,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纪检干部责任担当,不断提高纪检工作质量。

四、结束语

深化“三转”既是回归,也是创新,更是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现实需求。“三转”的根本目的是促使纪检组织和纪检干部不断总结前期取得的经验成果,科学分析当前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问题,历练过硬本领,提升履职能力,坚决执行挺纪在前,严肃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企落实落地,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参考文献:

[1]穆冬.国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对策[J].企业文明,2022,No.418(09):116.

[2]刘佳.新时代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2,No.397(20):19-21.

[3]任钊震.如何找准国企党风廉政建设的着力点[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No.392(03):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