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陕西区域电子标书应用场景及编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8
/ 3

大数据时代陕西区域电子标书应用场景及编制对策

李赞 ,叶江波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在大数据时代电子标书推广普及的大环境下,针对陕西区域电子标书的地域特点,总结该区域电子标书中大数据应用场景,并结合招投标工作实际,归纳陕西区域电子标书编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对策,对陕西区域电子标书编制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字:大数据,区块链,算法,建设工程合同,招标投标法

英文摘要: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electronic tender document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big data onto electronic tender documents in the region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tender documents in Shaanxi, and combines the actual bidding work to summarize the process of electronic tender documents in Shaanxi.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lectronic bidding documents in Shaanxi.

关键字:

Big Data,Blockchain,

绪论:

陕西省发改委等部门在《陕西省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陕发改法规〔2021〕910号)中明确指出,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全流程电子化交易,通过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专家资源互联共享等多种方式,应用电子辅助评标、扩大评标信息公开范围、运用大数据分析检测、评定分离试点等多种方式,着力规范交易主体行为,强化招投标违法问题治理,遏制腐败犯罪;要围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优服务提效率,通过推行电子保函应用。

大数据时代对招投标活动也产生着深远影响。本文结合陕西区域电子标书的现状,分析在大数据时代陕西区域电子招投标活动的发展动向,秉承实用为先的精神,深入分析陕西区域大数据的部分应用场景及原理,因时制宜对陕西区域电子标书的编制提出建议。


正文:

陕西省推广电子标书的目的,在于规范招投标过程,为询评标系统提供通用、标准、准确的电子标书数据。该系统包括招标人和投标人两大功能模块。其业务模式是,招标人把已经编制好的工程量清单,导入电子标书系统,生成电子招标文件,作为电子招标书发给投标人:投标人把投标报价数据回填到电子标书系统,生成电子投标文件,并上传,从而形成完整、安全、规范的电子招标、投标文件体系。

但是随着电子标书在陕西区域的推广普及,陕西省各地市各自为政建立互不兼容的电子标版本,导致在同一省域需要办理多个平台CA锁,熟悉多种投标电子标格式及编制工具、方法,增加了各投标单位的投标成本。

陕西省电子招投标系统自2019年后由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牵头,通过大数据技术,将西安市,宝鸡市等地市区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纳入到统一管理框架中,基本实现了CA锁互认互通,同时将标书编制工具由多个版本统一为三大类(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使得省域范围内的电子招标、投标文件体系更智能化,高效化,但是同时也存在大数据技术实现盲区,如各地市主体信息库并未与省主体信息库联动管理,存在数据断层现象。这些大数据给陕西省域带来的新变化值得我们仔细分析并制定编制规范及对策。

一、大数据在陕西区域电子标书中的应用场景及实现原理

(一)CA证书领域:建立大数据仓库,统合省与各地市区主体库

以陕西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陕西省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平台、陕西省勘察设计行业管理信息发布平台上的主体信息为大数据基础库,各地市平台电子标书CA锁供应商设计兼容驱动,兼容省CA锁,实现省锁全省域通用。

(二)电子标书领域:区块链技术防串标、围标

陕西省及西安市等地市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用“互联网+全流程电子化+大数据分析”监管方式,对2018年以来进场的5112个投标项目交易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对,对数据分析的有关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行政监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审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开通网上提交异议或质疑渠道。

该应用场景的实现原理是:第一,采用原标回填技术,保护招标数据不会被篡改,从而避免在开标评标过程中产生对招标文件是否为原版的质疑,即投标文件中含有招标文件源数据,通过在上传投标文件时核验投标文件中的投标项目.xml文件(资格预审阶段)、招标项目.xml(投标阶段)(详情见图1,图2),来判断是否是由最新发布的招标文件生成或制作。

第二,在电子标书通过内嵌生成标书所用电脑的机器码,签章加密CA锁等信息,结合区块链技术生成唯一的哈希值,同时将该信息写入至投标项目.xml文件(资审预审阶段)、招标项目.xml中(详情见图1,图2),保护投标人数据不被篡改,同时使用图形水印技术将招标项目信息、投标时间及投标单位信息嵌入到电子标书中(详情见图3),在需要纸质投标文件时,也能快速核对电子数据与纸质数据的一致性。

图1 投标文件(资格预审阶段)投标项目.xml(关键信息已移除)

图2 投标文件(投标阶段)招标项目.xml(关键信息已移除)

E:\cache\WeChat Files\WeChat Files\guyihe2009\FileStorage\Temp\1679241270813.png

图3 图形水印(含招标项目信息,投标日期、哈希值)

从图1,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硬件信息这一突出的信息,该信息即为电子标书所谓的“机器码”。电子标书中的“机器码”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机器码

CPU(型号、工作频率、序列号)

主板(型号,生产厂家)、BIOS(型号、序列号)

硬盘(型号,序列号)

网卡(MAC地址码)

操作系统(版本,序列号)

在评判是否串标、围标的标准中,即二个及以上的电子标书为同一台电脑生成,一般秉持以下原则:

1.首先看不同投标人的电子标书中机器码中的网卡MAC地址码是否重合,一旦发现重合,可以忽略其他机器码内容,直接判定为串标,这是因为所有计算机上的MAC地址码是唯一的。

2.如果网卡MAC地址码不同,多个电子标书中的机器码其他内容出现两个及以上的型号、序列号重合,也可以判定为串标,因为除网卡外计算机的CPU及主板BIOS序列号不可能出现两项重合。

(三)信用备案平台:系统间断裂依然存在,各自为政现象严重

虽然在CA锁方面,全省基本实现了互通互认,但各地市的主体(投标主体)信息平台与各地市住建系统连接深度不同,例如西安市信用评价系统与市住建系统已经实现了连接,但该信用评价结果并未与西安市公共资源中心系统连接,在电子标书中仍需要提供查询截图来实现,而非直接获取。

西安市公共资源中心电子标书在编制过程中需要从市平台主体信息库中获取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信息,但是该市平台主体信息库与陕西省主体备案信息库独立存在,并未实现联通。这就出现了在各地市投标仍需要在各地市平台上重新备案投标单位及项目人员的现象。

(四)投标保证金领域:推广电子保函序列化

陕西省省平台、西安市、咸阳市、延安市、安康市、杨凌示范区、西咸新区建立保证金管理系统,对保证金实施电子化管理,提升保证金管理效率。

图 陕西省及各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保函开具流程

与纸质保函不同,电子保函开具流程节点较少,开具效率高,且后期不存在退还困难等诸多现金保证金或纸质保函常见的缺陷。在这一方面,陕西省平台及各地市平台,引入大数据技术,与金融机构合作建设统一电子保函办理平台,通过将电子保函自动与招标项目信息、标段信息、投标单位信息关联,确保在公共资源交易系统中可通过电子保函序列号穿透查询电子保函内容及办理到位情况,从而减少投标人负担及投标障碍。

陕西省平台、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西咸新区积极推广纸质和电子保函,其中电子保函开具比例占20%。从该数据上来看,电子保函的普及率依然不高。

(五)远程开标平台:仍存在纸质标及现场开标,远程解密,全程电子留痕

陕西省区域,除渭南、商洛市(以现场开标为主要形式,纸质标书为主)外,各级平台已实现“不见面”开标,陕西省域各平台在电子标书中开放统一的数据标准接口,确保各种组价软件均可无障碍进行投标报价工作,提高投标效率,开标时也可以直接从报价文件及招标信息.xml文件中直接获取报价,省却人工报价唱标环节,杜绝人为错误干扰开标结果。同时将异议环节直接同步到系统中,将开标过程更加公开化、透明化。

(六)智能化评标过程:启用清标工具,自动化程度更高

陕西省内西安市、咸阳市等区域目前已陆续启用广联达出品的清标工具,并把该工具对电子标书的清标结果作为是否否定投标的重要参考。广联达的清标工具在电子标书中的报价文件部分启用了自动检查功能,可以避免因误操作造成的偏差和计算错误,同时也增加了广联达报价CA锁号查询功能,在聘请同一家造价单位或使用盗版同名锁的情况下,容易被认定为串标。在电子标书的技术标(暗标)审查环节,该清标工具自动检查功能也更为检测出错误。

二、陕西区域电子标书编制规范及应对

(一)陕西区域电子标书编制规范(时间节点、编制内容及格式)

在编制时间节点方面上,需要注意以下节点:1、标书购买截止时间;2、开标时间;3、截标时间;4、投标人的答疑截止时间;5、招标人对招标文件的澄清时间;6、交纳保证金截止时间;7、投标有效期天数;8、上传电子投标文件时间。例如,陕西省内各地市平台的标书获取方式虽然都已经改为线上获取,但有部分招标文件被招标代理要求线下支付招标文件购买费或者线下完成资料审核后方能开放下载,所以需要预留时间以便办理相关手续。对于上传电子投标文件的时间也需要注意,不能过于贴近投标截止日期,因为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都有自己的系统封闭维护时段,如果该维护时段与电子标书的上传时间重合,将导致投标电子标书无法上传,从而导致否定投标。

在编制内容上,需要对项目基本要素和信息关注,包括投标人的资格要求、产品配置要求、履约保证金信息、项目单位付款方式、编制预算方式、招标代理联系人信息、招标项目名称、招标项目编号、招标包号及名称、工期或者供货期要求、质量保证期要求、招标控制价、投标保证金缴纳信息。例如在投标人资格要求中,陕西地区电子标书要求投标人截图数量较多,需要注意截图要求。

在编制格式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陕西区域的电子标书普及,但是依然存在要求递交纸质标书及现场开标。所以还需要注意标书形式,如果为纸质标书,需要注意封装要求,投标书构成内容、字体、字号、行距、是否双面打印、封面、封条等传统标书制作事项,如果为电子版,需要注意文件格式,各项表单的排序要求、项目技术部分、报价部分如果采用暗标,技术标不得体现投标单位信息,否则会废标。

(二)陕西区域电子标书应对要点

在电子标书生成方面,需要注意电子标书记录的机器码是来自于生成文件的计算机,而非编辑制作标书的计算机,举例来说,A计算机制作了电子标书,并完成了签章环节,但是如果此时A计算机没有点击生成按钮,此时将电子标书临时工程文件复制到B计算机上,然后由B计算机点击生成按钮,并完成加密操作,最终生成的电子标书中存储的是B计算机机器码信息。因此,要慎重选择最终生成电子标书的计算机。

在主体信息及信用备案方面,需要注意电子标书在哪级平台获取,就需要检查该平台备案情况。例如电子标书发布在西安市公共资源中心平台,此时不能因为在陕西省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发布平台办理过备案就忽略市级备案,因为西安市公共资源中心网站的主体信息备案与省平台是独立分开的。

在电子标书报价文件部分,要注意GBQ等报价文件制作生成的CA锁信息,如使用外部造价单位或咨询单位,要明确不与同一标段的投标人使用同一锁,避免被错误认定为串标。同时不要购买盗版产品,以免序列号重合。

在电子标技术文件部分,陕西区域仍以明标为主,但是暗标数量在不断增多。技术标暗标要求繁琐,对字体,跨行、字符、页边距有严格要求,在这一点我们要利用广联达等清标工具多次检查,同时要对技术文件中插入的配图引起重视,流程图需要组合固定或直接转存为图片,避免引发页面错位。对从网上下载的施工图片要清除超链接,避免被认定为人为标记,造成废标。

三、总结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招投标领域的发展,大力推动了电子标书的推广普及,并且招投标数字化正在以星火燎原之势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蔓延。

在陕西省,陕西省(以下称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接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能源局等16个省级部门,能源工程、工信工程招标投标,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部门集中采购,海关涉案罚没物处置等5类交易项目达成进场交易共识。西安市主动对接市法院、市财政局罚没中心、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等,推进涉案资产处置项目挂牌公告,对房产、车辆等涉案资产进行公开挂牌处置宝鸡市采取联合督查、拓展国有资产租赁权领域交易项目采取电子竞价方式进场交易。榆林市交易系统新增了排污权交易、特许经营权交易、国有企业设备耗材采购、医疗设备耗材采购4个分类板块。安康市实现全市范围四大板块交易项目全部进入市级平台交易。

无论企业类型为何,企业业务为何,作为投标人,我们需要引入大数据思维,掌握计算机及软件基础常识,吸取传统标书制作经验,推陈出新,及时对招投标领域的变化做出应对,确保企业的经营成果不会卡在最后的招投标环节。

参考文献: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1月1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陕发改法规〔2021〕1652号);

广联达公司, 2023年2月23日,《广联达清标GVB6使用说明》, 广联达公司 (作者);

ISBN:9787030619716, 科学出版社,第六版,(2019年12月),2019年12月,《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作者)戴志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