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的实践策略论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3

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的实践策略论述

任凡

四川省剑阁县普安镇农业综合服中心  四川 广元  628300

摘要:本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的实践策略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加强乡村景观绿化建设的有效措施有:从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入手,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通过创新发展,提升景观绿化建设水平;将现代景观绿化技术与乡村规划相结合,发挥现代技术优势;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绿色发展机制,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策略

目前,我国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并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落实,乡村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作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对农村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繁荣稳定、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景观绿化的特征分析

(一)地域性

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的开展,首先就应该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地域文化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其中最具特色的因素,将其融入到景观绿化建设当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出乡村的地域特色,彰显乡村魅力。具体而言,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应该将当地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等因素融入其中,凸显当地地域文化特点,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绿化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利用乡土树种来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并利用乡土植物进行绿化种植,将其打造成一道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景观绿化风景线。这种设计理念同样适用于其他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中[1]

(二)实用性

景观绿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保证绿化建设的实用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景观绿化建设也需要更加重视实用性。在景观绿化建设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在进行景观绿化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景观绿化建设。此外,在景观绿化设计中还要注意植物的搭配,以达到美观大方的效果。总之,在景观绿化设计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和城市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

(三)生态性

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要以乡村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对乡村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调查,构建科学、合理的建设体系。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要重视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在保证景观绿化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实现对绿色、环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景观绿化建设的原则

(一)城乡统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导致乡村建设速度与发展水平滞后于城市建设,这也就使得乡村景观绿化建设工作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进而影响到乡村景观绿化建设的整体效果。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强化城乡统筹意识,不断推进乡村景观绿化建设工作,通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来推动乡村景观绿化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景观绿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乡村实际情况进行景观绿化建设。在对乡村景观绿化建设时,一是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文化和人文特点,合理地安排景观绿化的位置,利用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能够丰富景观绿化的多样性。二是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景观绿化建设。三是应注意当地传统文化与景观绿化建设相结合,利用传统文化提升乡村景观绿化的品质。在对乡村进行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文化和人文特点,通过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来提高景观绿化建设水平。

(三)节约资源

在乡村景观绿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采用节约型绿化方式。例如,在乡村绿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将建筑、园林等不同景观进行融合,并将绿化方式融入到建筑当中,实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相互融合。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建筑园林设计的方式进行。通过建筑园林设计可以为乡村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场所,营造出一种舒适、自然的生活氛围。另外,也可以在乡村绿地建设中应用一些植物配置模式,有效节约资源[2]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景观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原有生态系统的考量

第一,由于当前大部分村庄的绿化建设都是按照城市绿化建设进行设计的,因此在建设时普遍存在着以美化为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功能,原有的乡村自然属性。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在景观绿化建设过程中,只注重表面上的美观性,而忽视了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

第二,乡村景观绿化建设过程中,没有遵循因地制宜、适地栽树等原则。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差异较大,因此在对乡村景观绿化进行设计时要因地制宜、适地栽树

3]

(二)缺乏对区域传统文化的融入

景观绿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就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景观绿化建设来看,传统文化融入的力度还比较小。在进行景观绿化建设时,往往会忽略对区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致使景观绿化建设与当地区域传统文化脱离。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合理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缺乏一定的区域特色,无法彰显出地方传统文化。另外,在进行景观绿化建设时,由于缺乏对当地地域历史文化的分析以及研究,导致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使当地的地域特色被抹杀,没有对当地的历史进行深入了解,只是单纯地根据城市居民的审美来进行设计以及施工。导致整个景观绿化建设缺少一定的地域特色,使得景观绿化建设难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各地的城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而乡村地区却面临着缺乏文化特色的尴尬局面。很多地区的乡村地区都有着浓厚的农耕文化以及历史文化,但是由于在城市中不断地发展以及建设,这些区域的特色被磨灭。因此在进行乡村景观绿化建设时,一定要对区域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4]

(三)缺乏对乡村景观绿化的认识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景观绿化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改善乡村人民居住环境,为村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当前部分乡村地区发展不均衡,经济实力较弱,对乡村景观绿化建设缺乏一定的重视程度,导致很多乡村地区景观绿化建设缺乏科学指导,使得部分地区在景观绿化建设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首先,从设计上来看,部分乡村地区的景观绿化设计缺乏专业指导,在对乡村地区进行景观绿化建设时,没有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使得景观绿化设计缺乏合理性;其次,从建设上来看,部分乡村地区的景观绿化建设工作中,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民族习俗等,使得景观绿化建设不能与当地的文化融合,无法满足乡村居民的实际需求;最后,从维护上来看,部分乡村地区在进行景观绿化建设时,由于没有完善的维护机制,使得景观绿化建设失去了应有的效果。

以上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影响了乡村地区景观绿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效果。

、乡村振兴背景下景观绿化建设的策略

(一)从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入手,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

要想保证乡村景观绿化建设工作顺利进行,首先需要从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入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来满足居民需求。如:在进行景观绿化建设过程中,可以为居民提供一系列的服务设施,例如:休息、健身场所、娱乐场所等。要想提升乡村景观绿化建设水平,需要在景观绿化设计过程中,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和居民需求进行合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内容,并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充分利用。要在景观绿化建设过程中打造出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让人们在享受舒适生活的同时感受到乡村文化[5]

(二)将现代景观绿化技术与乡村规划相结合,发挥现代技术优势

乡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景观绿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乡村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乡村景观绿化建设的需求,在充分考虑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以提高景观绿化建设水平。在乡村景观绿化建设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对乡村环境进行合理改造,优化乡村环境,要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实现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绿化建设的融合,推动现代景观绿化建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6]

(三)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绿色发展机制

在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中,应该注重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绿色发展机制,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同时也应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乡村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让人们能够享受到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开展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绿化方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

(四)合理划分景观生态功能区

合理划分景观生态功能区是加强乡村景观绿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对于提高乡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充分结合景观绿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景观生态功能区,充分发挥各功能区的作用,并对各功能区进行优化调整。例如,可以将乡村景区、居住区等合理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并对不同功能区域进行绿化设计,从而有效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8]

结束语:

在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加强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十分必要。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能够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的实践策略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从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入手,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通过创新发展,提升景观绿化建设水平;将现代景观绿化技术与乡村规划相结合,发挥现代技术优势;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绿色发展机制,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最后希望本文能够为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吴冬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景观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2):45-47.

[2]陈平.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小城镇乡村景观绿化建设策略[J].湖北林业科技,2022,51(01):79-80+90.

[3]王章春.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景观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21,19(24):55-56+61.

[4]陈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景观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1,12(08):103-104.

[5]高红.景观绿化在乡村生态振兴中的应用策略——以淄博市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21(07):79-81.

[6]蒋卓利.景观规划视角下雾霾治理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06):143-145.

[7]杨运华.关于乡村振兴景观绿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浅谈[J].花卉,2021(16):89-90.

[8]黄友伦.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小城镇乡村景观绿化建设策略[J].房地产导刊,2022(14):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