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康养景观设计思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康养景观设计思路探讨

段霄祥

云南交投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广的背景下,康养乡村大量涌现出现,但因为其在设计景观时缺少创新,产业融合度低,导致大部分康养乡村景观建设效果一般。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康养景观设计思路,希望可以提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康养景观;设计思路

目前的农村经济不再以农业经济为主,而是涌现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目前乡村老龄化问题越来越显著,需要重视解决乡村养老问题。乡村康养景观设计可以有效结合“发展”和“健康”,同时更好地践行乡村振兴战略[1]

1.乡村康养景观现状

1.1缺乏创新性

未高效利用资源并合理布局产业,未充分规划并合理利用区域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未在产业中运用文化和健康服务。因为忽视文化和健康服务,导致目前大部分乡村康养景观设计趋同,有高度相似的旅游模式、种类和旅居形式,景观设计缺乏创新性。

1.2缺乏旅游融合

康养旅游指的是站在健康养生的角度,利用康养旅游资源,在良好自然人文旅游环境的影响下收获健康、体验幸福。但我国目前的乡村旅游模式重点在于观光,并未开展项目体验活动。这违背了康养旅游模式的初衷,造成目前的旅游模式无法融入康养服务产业中[2]

1.3文化内涵不足

近些年才开始流行康养旅游,大部分乡村都在模仿,但对自身的现状认识不足,常仓促决定、急于求成,所以设计的康养景观缺少本地的文化和地域土地,商业化、模式化。而缺少文化内涵,就会导致缺少设计内涵和美感,无法体现文化品味和地方特色,无法长期留住旅客。

1.4缺乏多元化发展模式

目前建设的乡村康养产业过度依赖现有的生态环境,不重视融合健康服务产业并创新产业,导致乡村旅游存在严重的时令性,所谓的生态旅游只是幌子[3]

2.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康养景观设计优势

2.1社会价值高,与人民的需求相符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康养景观设计与乡村的现状需求相符,可以在乡村目前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总结其中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发展出与乡村现状相符的康养产业模式,打造品牌效应和优质康养服务体系。将乡村的特色产业设定为康养服务,与传统的特色农产品相比,商业价值和市场更高,经济效益更好。城市居民到周边乡村旅游,游玩热情更高,其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得到环节。选择不同的康养乡村,各个康养模式可以增加有心理问题城市居民的心理舒适程度,改善其病情,医疗价值较高[4]

2.2多样性强,与市场需求相符

乡村文化和环境不同时,在选择康养产业时的方向也不同,可以保证设计多样化,且更加灵活。而形成多种乡村康养产业,可以促进其市场化、多样化、标准化,避免设计单一,发展缓慢。保证人们对于康养模式的健康服务的需求都能被满足,明确市场定位。

2.3完善乡村医疗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康养景观设计可以升级改造整体乡村基础设施,保障并改善村民的物质生活,使其生活环境更佳,还可以萃取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加乡村文化氛围,改善文化环境。将特色产业定位为康养,需要配备科学的医疗方式和健康服务体系,以改善和提升乡村医疗保障[5]

建立康养模式,完善乡村养老、养生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改善乡村环境,让养老、医疗就在乡村老人身边。老年人不再需要到养老院或子女身边度过晚年,其生活和健康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乡村老年人都喜欢唠嗑、劳作,生活方式相对更加健康、自由。将其结合到乡村康养中,可以更加突出上述生活方式的优势。这种养老方式和养老院不同,更加自由,有助于保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康养景观设计思路

3.1深挖乡土文化,提升文化创新力

我国传统文明发源于农村,不同村落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情怀各有不同,在设计乡村康养景观时,要对本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独特的村居风貌和田园风光加以考虑,尊重传统农耕文明。在对待农村文化时要注重突出其中的精华,保证选择的传统农村文化具有特色和科学性,在乡村康养景观设计中融合这些内容,可以增加景观的特色和乡土风情。为了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在具备传统乡土文化的基础上,保证设计出的康养景观与大众审美更符合,多多使用现代化的艺术表现手法,设计出有突出特色和浓浓乡土情怀的景观,且能融入本地整体环境。浓厚的乡土文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村民和游客,让他们情绪更放松。同时吸引热爱传统乡土文化的人前往,有助于发展传承乡土文化[6]

3.2循环利用乡土材料,改造升级环境

建设乡村康养景观的基础在于配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在传统乡村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通过新颖的设计思路和科学技术等增加其环保程度,保证其发展更加安全、绿色、环保。让基础设施也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同时方便村民或游客在此休憩、畅谈。乡村景观由物质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构成,其中物质环境要素指的是肉眼可见的,非物质环境要素指的是民间艺术审美、民风民俗等,其常蕴藏在物质要素中。通过解构、重塑材料并对其进行艺术设计,可以改造升级基础设施,进而改善和提升整体环境。通过运用传统材料,可以在基础设施中融合乡土特色,保证其文化特色更突出,吸引力更强。

3.3打造智能康养旅游模式

偏远乡村相对来说自然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消息闭塞,为了让其被人知晓,知名度更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网上宣传。在设计康养景观时,要在其中融入区域旅游、乡村旅游路线。与旅游公司进行合作,制定旅游攻略,串联起各个康养乡村,保证其活动更强,规模更大。同时注重打造专属自己乡村的康养旅游模式,并分析前来的游客的旅游情况、年龄阶段和活动情况等,保证所设计的旅游路线更加合理,不同旅客的需求都能被满足。对村内康养旅游模式进行完善,融合好人文环境、健康服务和旅游旅居,突出康养旅游的健康感和幸福感[7]

3.4发展核心产业,形成特色发展模式

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康养旅游更注重游客的体验感,所以乡村康养景观设计要将重点放在打造品牌效益上,发展高端、高质量的康养服务体系,保证游客和村民享受到更优质的康养服务,让游客口口相传,提高乡村知名度,同时能多次前来旅居,这样有助于提升乡村的综合效益。

4.小结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康养景观设计是再现乡村目前的状态下分析总结,设计出与自身情况相符的发展道路,将康养产业作为核心产业,辅助开展其他产业,形成特色乡村康养产业模式和康养旅游模式,促进乡村更好地发展,提升经济收益。同时乡村养老、养生等问题也能得到解决,促进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胡忠豪,谷劲卓,郭超.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康养景观设计[J]. 现代园艺,2022,45(17):118-120.

[2] 李蕴,屈云丽,李天成.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泰州白马田园农业综合体景观规划设计思路探析[J]. 现代园艺,2020,43(18):88-89.

[3] 王美青,杨湘涛,姜维潇. 安康市曙坪镇富硒生态康养旅游景观提升设计[J]. 湖北畜牧兽医,2022,43(2):118-120,140.

[4] 刘玥頔.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设计 ——以西安市灞桥区南江村为例[J]. 公关世界,2021(11):58-59.

[5] 余紫燕,唐莉英. 康养理念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设施设计研究[J]. 工业设计,2022(9):74-76.

[6] 王金凤.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重庆乡村康养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 南方农机,2023,54(7):112-114,143.

[7] 吴东霞,刘宏盈. 健康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发展路径 ——以金秀瑶族自治县为例[J]. 中国商论,2022(7):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