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评价

朱海波

湘乡市第二人民医院,411400

摘要】目的:分析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当中,各5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SaO2、PaCO2、PaO2)、不良症状发生率(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纳差)。结果:实验组的SaO2、PaO2对比参照组较高(P<0.05);实验组的PaCO2、不良症状发生率对比参照组较低(P<0.05)。结论: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不良症状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阻肺;呼吸衰竭;治疗效果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疾病,病程时间比较长,通常是指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伴随着不可逆气道阻塞,随着病情逐渐发展,可能会引起呼吸衰竭症状,严重者甚至会伴随着机体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需要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对症支持治疗措施通常为祛痰止咳治疗,但是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措施[1]。无创呼吸机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将其应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分析其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接收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经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5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49岁到78岁,平均年龄58.46岁。参照组5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为50岁到77岁,平均年龄58.61岁。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已经知情同意研究;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完整;已经确诊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排除标准:需要接受ICU急救患者;合并其他严重病症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合并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如支气管哮喘等。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入院之后患者需要及时接受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协助患者保持绝对卧床,并予以患者抗感染、营养支持、支气管扩张、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纠正患者电解质失衡以及酸碱失衡等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需要予以患者糖皮质激素以及呼吸兴奋剂进行对症治疗。

实验组患者接受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内容如下: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设定为S/T模式,指导患者躺下接受相应的治疗,并予以吸氧等对症治疗,选择密封性比较好的面罩;气囊充气后密封性会受到面罩气密性的影响,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罩是否存在任意问题,如漏气等情况;吸气压力设定为8cmH2O~12cmH2O,每次增加2个单位,最大压力为18cmH2O,流速设定为3L/min~6L/min,呼气末正压设定为4cmH2O~6cmH2O,氧气流速设定为5L/min~8L/min,参数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设定,便于患者动脉血可耐受,血氧饱和度达到90%以上,呼吸机应用需保证患者病情好转为止。

1.3研究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SaO2、PaCO2、PaO2)、不良症状发生率(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纳差)。

1.4数据处理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

实验组的SaO2、PaO2比参照组较高,PaCO2比参照组较低,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SaO2(%)

PaO2(mmHg)

PaCO2(mmHg)

实验组

50

97.55±1.26

80.56±9.67

37.52±3.28

参照组

50

94.63±1.95

71.49±9.48

40.15±3.46

t

8.8934

4.7361

3.9007

P

0.0000

0.0000

0.0002

2.2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

实验组的不良症状发生率比参照组较低,P<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

组别

例数

咳嗽咳痰

呼吸困难

纳差

发生率

实验组

50

1(2.00)

1(2.00)

1(2.00)

3(6.00)

参照组

50

3(6.00)

4(8.00)

4(8.00)

11(22.00)

5.3156

P

0.0211

3讨论

慢阻肺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一疾病通常采用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等治疗方法,其中雾化吸入治疗也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对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来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统循环不良情况,不同患者可获得不同治疗效果

[2]。无创呼吸机治疗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随着呼吸机技术不断发展,这一治疗措施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将其应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能改善患者机体缺氧情况,也能通过调节呼气压力、吸气压力促使肺内气压处于正常水平,保证患者的肺功能[3]。从结果上看:实验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与不良症状发生率对比参照组较好,P<0.05。原因在于上呼吸机后患者的活动耐力增加,改善氧合从而改善胃肠道缺氧症状,纳差好转,且能减少呼吸做功减少能量消耗;呼吸机的应用能减少气道和肺泡的萎陷,咳嗽有力,能促进痰液咳出。

综上所述,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也能降低不良症状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晓雯.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影响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2):60-62.

[2] 邓波,吴仕平,杨兴,等. 无创呼吸机联合高流量氧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及对血清乳酸hs-CRP水平和血气指标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22,28(11):1845-1850.

[3] 宁琰萍,王天恒.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 西藏科技,2022(7):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