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问题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支付环境建设问题探析

贺军

中国人民银行肃南县支行  甘肃省  肃南县  734400

【摘要】农村支付坏境建设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稳定增长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各地金融机构积极行动,通过一系列措施和工作使本辖区农村支付坏境建设得到明显改善。但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普遍存在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网点较小以及成本偏高的现象,目前农村支付体系建设与消费环境发展不对等,农村地区多样化支付手段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农村支付环境和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认为,只有从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创新农村支付产品、加大支付工具应用推广、多方联动的风险预警机制等方面入手,才能切实加快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步伐,有效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支付体系  存在问题  建议

一、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1.农村地区的多元化电子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不足。在当前阶段,大多数金融机构会通过手机银行等方式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的电子支付业务,但部分移动支付工具操作流程较为复杂,加之农村地区客户群体自身固有的局限性,无法有效接触和使用数字技术,因此农村地区的推广与应用受到了限制。

2.金融网点基础薄弱,服务能力不足。金融设施的投入不仅投资大,而且各方面风险因素的考虑也较多。商业银行网点工作人员管理难度非常大,农村地区集中定居后部分村只有老人,会操作终端的青壮年绝大多数外出务工,导致设立金融服务点但是没人会操作终端办理业务,管理费用成本较高,这进一步影响到了该项业务的推广。

3.地域宽广、技术力量不足,支付服务推广受限。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越来越多。农村的主要客户群习惯于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付款方式,而对网络银行业、移动银行、云闪付等的接受程度则较低,对商业银行的农村支付业务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各地农村区域网点中遍布范围最广的农商银行,受到自身定位和科技产品开发技术能力的影响,非现金支付工具普及速度较慢,再加上地域广阔,网络覆盖不稳定,更使得支付服务推广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

4.农村地区金融风险意识不强,抵抗金融风险能力较弱。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新农村经济不断繁荣和发展,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在农村地区普及度大幅度提高,这也吸引各类新型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将骗取对象向农村地区蔓延,利用网络、手机远程遥控实施电信诈骗、开展非法交易、开展犯罪。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较少。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步伐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变化,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也在日益减少,从农村发展的现实来看,农村的经济收入及其消费层次均处在相对较低的状况。近年来,中央不断制定并完善有关三农方面的支持政策措施,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逐步提升,但乡村和县城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仍然有着巨大的差异。

    2.基本建设投资水平较低,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立较慢。通过几年来的不断的发展摸索,各地的农村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也有了一些进展,但是对于许多传统农业地区来说,农村地区的经营活动大多是传统、常规化的活动,再加上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农业商品交易的完成大多以现金或者微信付款方式结算,这对农业支付环境的建立和健全都产生了实质性的负面影响。

    3.政府部门的扶持力量有限,形成合力效果甚微。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并不能完全依靠于自由化市场机制,而必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部门的合理参与,在相应方面予以一定的政策支持,来保障金融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而目前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的扶持力量非常有限,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从政府部门角度考虑,各个部门之间基本上都是以本部门业务需求为依据制订和执行各种惠农政策,并没有进行合理统筹的计划安排,也就更不能结合财政、税务、金融等不同主体提出综合性的政策,推动农业支持服务的完善。

  1. 农村区域人口素质差异化严重,对多元化的生活工具接受程度并不高。目前,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己经逐渐得到了认可,但新型电子交易服务的应用和推广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的总体应用水平一直不高。此外,受商业不发达、农户经营规模小、基层银行营业网点小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许多银行网点无法向农户提供更为便利的各类金融业务服务,这就给农村区域新型电子支付服务业务的推广带来了困难。

三、促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对策

    1、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推进多部门合作机制。首先要出台有利于本地农村支付服务系统建设的有关制度和意见,提高政策在协调与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关系,兼顾政府措施与市场经济,形成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各个商业银行协调推进的发展机制。其次要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把农村支付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地方政府推进惠农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去,进一步统筹政府农业工作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把农业农村金融工作与政府惠农建设协调结合起来,让农民体会到金融服务惠农惠民的好处,让商业银行得到效益提升,更使地方政府看到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助推作用,从而实现政府、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农村工作中的双赢。

   2、创新农村支付产品,增加农村支付服务供给。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由政府部门与银行联合建立一项新型农村支付环境构建工作的相关工作机制,把新型农村支付服务建设项目作为当地政府惠民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内容,促进农村商业银行机构对新型农村支付结算产品运用效率,与各类金融机构支持产品进行结合,整合其各项支付业务并尽可能的提供全面的业务支持,全面应用网上银行、移动银行和云闪付等移动支付技术手段,以更为合理的满足农村区域不同经营主体的资金支持需要。

   3、加大支付工具应用推广,重点开展导向性宣传。各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支付结算服务的推广宣传,针对不同经营受众群体之间的差异采取相适应的宣传推广手段,主动出击,深入农户家中,现场宣传引导农户群众,采取派发小礼品的方式增强农户使用银行支付工具和手段的积极性,在推广业务的同时把防范金融诈骗犯罪的知识以案例的方式告诉农户,这样才能使城乡客户全面熟悉和了解各类结算手段的应用,从而有效增强客户参加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4、多方联动的风险预警机制保证业务开展的安全性。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健全经营农村网点的内部管理机制,严格落实账户的实名制登记,加强个人身份核查,严把特约商户准入关,严防利用银行卡套现等犯罪形式,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断卡行动阻断各类金融犯罪的罪恶根源,积极构建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共建机制,通畅联系途径,齐抓共管,信息共享,成果共享。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公、法、检的协作沟通与资源共享,适时介入跟踪案件发展,密切与公检法保持联系,提供法律帮助、适时回复相关的账务数据,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打击金融犯罪的力度,保证农民运用非现金结算方式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