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贸易对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3

数字贸易对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影响研究

王毓麒[1]

延边大学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33305

摘要

数字贸易是将其描述为互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在订购、生产以及递送产品和服务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国内商务或国际贸易活动,其源于数字技术变革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数字贸易包括数字技术在交易的某一环节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跨境贸易,及将数据和数字内容作为交易标的的跨境贸易。

本文利用熵值法将六项指标构建成一项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以东盟十国为样本,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2012-2021年东盟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对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东盟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相比于中国较落后,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如优化数字贸易营商环境,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增强数字技术研发能力,缩短“数字鸿沟”时间等,以此来促进东盟国家数字贸易发展水平。

关键词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服务贸易;东盟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021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5.3万亿元人民币,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二。数字服务贸易为重要组成内容。服务产品由于其无形性,生产过程转型更易于数字化,产品跨境交易也更网络化,从而使服务贸易方式多样化,更重要的是,应用数字技术增强服务生产过程可分割性和服务产品可贸易性,不断催生服务贸易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数字贸易发展的两个阶段,基于各国的发展现状,将世界各国进行了归类,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处于第二阶段,也即包含了实体货物的阶段,而其他一些仍处于数字贸易起步阶段的国家,则仍处于第一阶段。

数字贸易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发达国家将数字贸易作为巩固其现有国际领导地位的又一手段;而发展中国家则将其作为一个新开辟的“国际道”并致力于通过政府支持实现突破性发展。就中国而言,中国依然面临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艰巨任务。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展示发展活力的重要窗口,那么,数字贸易能否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发展,从而实现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整体跃升

2数字贸易概念及理论前沿

数字贸易是以数字产品(服务)为交易对象的国际贸易活动虽然有些贸易仍然表现为传统的服务贸易,但经过数字化转型后,数据成为其重要战略资源和价值创造源泉数字贸易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向坤(2017)以数字贸易的视角思考“数字丝路”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为传统的经济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考。崔书锋和杨扬(2017)认为互联网产业的整合和优化在建设中前景广阔,政府应积极引导相关企业融入其中,东盟各国数字贸易发展状况存在一定差异贸易关系是双方经济合作的基础。张鹏飞和汤蕴懿(2020)对国家数字化服务贸易进行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对贸易产生积极影响。

故本文认为数字贸易包括以下两类:第一,数字技术在交易的某一环节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跨境贸易,例如数字结算、数字交付和数字订购等;第二,将数据和数字内容作为交易标的的跨境贸易,其中数据为数字平台收集整合的信息资源,而数字化产品和数字技术支持则分别是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服务。因此,分析中国和东盟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与服务贸易关系,通过东盟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中国和东盟未来数字贸易发展潜力,探索促进数字贸易发展方法,以便向后续国家数字贸易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鉴于此,本文拟分别对东盟各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评,直观反映各贸易发展状况、核心竞争力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深入分析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影响因素从而为提升数字贸易综合竞争力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3模型设定

3.1模型选择

现今分析国际经济贸易问题是运用贸易引力模型,传统引力模型只探讨两个方面经济和距离,两国之间进出口贸数量与每个国家经济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其基本形式为:

其中为i国对j国出口额,分别表示i国和j国GDP,表示两国间地理距离。此后在引力模型基础上进行扩展,并将上式两边同时取对数,以此来削弱模型多重共线性、异方差等影响

本文在引力模型基础上,加入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对其进行扩展将变量带入方程,得到实证回归模型:

ln=++++++

利用引力模型研究服务贸易,如果研究双方的经济发展越好,经济规模越大,那么进行服务贸易可能性就越高,并且贸易额也会越高。

3.2变量及数据来源

3.2.1被解释变量

本文服务贸易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发展指标数据库,采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其统计涵盖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三种方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服务贸易潜力不断释放。

3.2.2核心解释变量

数字贸易发展水平(Dig)的参考资料较少,所以本文采用冯宗宪等(2022)、章迪平等(2020)建立了关于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测算方法,选取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DI指数,同时考虑信息技术的接入、使用和技能三个维度,选取变量ICT接入:固定电话普及率( FTS)每百万人安全服务器 (SIS);ICT使用:固定宽带普及率( FBS)、互联网使用者(UI);ICT

技能:等教育入学率( PE)高等教育入学率( HE)六项指标评估东盟十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

本文最核心变量为六项指标构建成一项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由于,各国家信息技术和经济发展差异,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能更加准确分析两国服务贸易之间的关系。

数字贸易发展水平(Dig)测算是运用熵值法将上述六项指标合成一项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即利用熵为各评估指标赋权,综合评价各指标在体系中的影响程度,利用此方法的测算结果更加客观和科学

3.2.3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四个控制变量包括:东盟人均GDP( PGDPi)东盟人口规模(POPi)中国人均GDP(PGDPj)、中国人口规模( POPj )

由于所选指标可获取性,本文选择东盟十国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论证,以上数据指标均来源于WDI数据库

4实证分析

4.1基准回归分析

本部分基于引力模型,采用Stata.17.0软件对东盟十个国家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在进行模型回归前,首先对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经计算方差膨胀因子均值小于10,认为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同时进行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在聚类稳健标准误差条件下,通过豪斯曼检验,发现P值明显低于0.1,拒绝原假设,认为存在个体效应,因此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

本文统计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中还进行数据处理列出了固定效应模型(表1回归结果。

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变量

FE

fts

2.866

-21.833

sis

1.694

-1.072

fbs

7.847

-65.63

ui

0.095

-1.63

pe

0.949

-0.567

he

9.568

-47.68

dig

-102.719

-616.437

lnpgdpi

57.515**

-18.756

lnpgdpj

339.992*

-179.838

lnpopi

-1.7e+03**

-623.49

lnpopj

131.507

-1504.115

_cons

438.115

-1.10E+04

N

100

adj. R2

0.957

注:* P<0.1, ** P<0.05, *** P<0.01

第一,从ICT接入维度,固定电话普及率( FTS)每百万人安全服务器 (SIS)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帮助东盟国家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解决数字贸易发展中的短缺问题,更先进的技术可以使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交流更加便捷,提高沟通效率,促进中国加大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量。

第二,从ICT使用维度,固定宽带普及率( FBS)互联网使用者(UI)回归系数为正,说明网络技术进步推动上网人数增加,以电商网购和直播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满足生活需求,围绕互联网发展的数字化服务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三,从ICT技能维度,初等教育入学率( PE)高等教育入学率( HE)回归系数为正,说明教育满足知识技能需求,将信息通信技术于传统产业结合培养数字化转型人才,促进科技创新。

4.2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减少核心解释变量和改变研究方法两种方式对所得结论加以验证第一,减少核心解释变量选取SIS、UI、SE三个解释变量来研究东盟的各指标因素对服务贸易的影响第二,改变研究方法,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稳健型检验。选取的空间权重为二进制的空间邻接矩阵,常用的选取方法为0/1矩阵,如果两国接壤的取为1,否则取为0。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2  空间面板回归结果

SDM

SAR

SEM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

Main

ui

0.427**

0.334**

0.302*

-0.174

-0.141

-0.157

he

0.012

0.027

0.027

-0.124

-0.134

-0.139

sis

0.009*

0.006

0.006

-0.005

-0.005

-0.005

Wx

ui

-0.132

-0.238

he

-0.336*

-0.199

sis

-0.011

-0.016

Spatial

ρ

-0.291***

-0.321***

-0.111

-0.112

lambda

-0.145

-0.129

Variance

sigma2_e

20.487***

24.316***

26.532***

-2.967

-3.532

-3.772

N

100

100

100

注:* P<0.1, ** P<0.05, *** P<0.01

由表2可知,在SDM、SAR以及SEM中,SDM的拟合优度最高,说明此模型对解释本文回归的效果最好。其中,ρ(空间滞后项系数)显著小于0,说明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即中国对某一东盟国家贸易往来增多会减少对其他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存在空间挤出效应另外,从直接效应看,东盟的数字贸易发展对服务贸易有显著影响,系数和显著性水平无明显变化,即本文主要结论与表1相同并具有稳健性

5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5.1主要结论

本文通过

熵值法将六个指标构建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以十国为样本,利用引力模型研究东盟数字贸易发展对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影响,因此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并且增长速度较快,这说明我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数字贸易的发展,且成果显著;东盟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存在两极分化。新加坡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与其他东盟国家相比存在明显优势。2022年6月14日签订《英国-新加坡数字经济协定》的签署为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暴露出“数字鸿沟”协议存在的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这一问题仍有待解决;根据回归结果分析表明,固定电话普及率每百万人安全服务器固定宽带普及率、互联网使用者、初等教育入学率高等教育入学率提高会对数字贸易发展水平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5.2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为未来中国与其他各国发展自身数字贸易提供借鉴意义,更加扩展中国与其他各国的合作道路,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向东盟提供数字贸易发展需要的帮助,弥合“数字鸿沟”。应该重视较落后国家的发展需求,投资其数字贸易发展的潜在优势,尤其是东盟国家在技术和资金方面需要帮助时,提供国际化合作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大力推进中国的信息技术行业国际化发展。中国可向东盟国家适当提供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比如中国可以发展跨境电商行业,选择合适的产品进行跨境销售,将自身的技术出口给东盟国家共同发展。

第三,探索各国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发挥自身的优势,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因此需要根据这些特点来制定适合当地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向坤.从数字经济视角看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内涵、结构和发展路径[J].西部论坛,2017,27(06)6.

[2]崔书锋,杨扬.我国互联网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04).

[3]吴兆丹,华钰,丁小琦.“一带一路” 国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外贸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20,34(03).

[4]杨友孝,宁静.东盟基础设施现状对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影响的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8,34(06).

[5]张鹏飞,汤蕴懿.数字化服务水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基于亚洲国家的实证研究[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0,27(03).

作者简介王毓麒(1999— ),女,四川成都人,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实务]


[1] [作者简介]王毓麒(1999— ),四川成都人,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