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干预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翁馨

上海市青浦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外科重症监护室 201700

【摘要】目的 分析预防性护理干预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MDRP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12月本院102例ICU患者开展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5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行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皮肤微环境管理、健康教育、医疗器械操作和MDRPI相关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DRPI发生率和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ICU患者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预防压力性损伤,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在诊治过程中医疗器械使用不当给患者黏膜组织和皮肤带来局部损害即被称之为器械性压力性损伤(MDRPI),一般情况下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为骶尾部,而MDRPI发生部位主要为颈部和面部,占比可达到70%。经长期观察发现ICU患者发生MDRPI的概率更高,分析原因主要为ICU患者大多保持卧床休息,且使用多种精细化仪器,护理资源有限,护理人员缺乏MDRPI防护意识等[1]。为此选择适宜护理模式,积极预防MDRPI,有助于促进疾病好转。本次研究以ICU患者为对象,分析预防性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12月本院102例ICU患者开展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51例,男27例,女24例,年龄为16-86岁,平均年龄(61.51±4.89)岁;观察组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龄为20-91岁,平均年龄(60.78±4.13)岁。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行常规护理:定期做好清洁工作,为其整理床铺,帮助其翻身,严格遵循医嘱帮助患者拔出或者安置医疗器械,当患者出现MDRPI时立即予以治疗。

1.2.2观察组

该组行预防性护理治疗:①采取Braden量表为患者展开精细化、系统且全面评估,对病人意识状况、营养状况、代谢状况、用药情况、皮肤状况等机体状况进行动态评估,同时应对医疗器械使用状况及其与病人接触皮肤更加关注,尤其是针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器械(鼻氧管、氧气面罩、气管导管等),应在使用规范、持续使用时间、与病人接触部位等方面严格把控,根据评估结果拟定护理方案:对不同器械种类产生的压疮风险展开评估,以患者病情为依据,执行护理方案,并做好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以获取到最佳防御效果。②定期检查患者皮肤和器械接触部位,保证频率不低于每天2次,关注皮肤是否出现发红、潮湿等现象,当患者出现局部水肿表现或接受增压药物治疗时强化监测力度。及时清洁接触部位皮肤,令其保持干燥,做好日常护理工作,选取质地柔软的毛巾对接触皮肤区域进行擦拭,可采取皮肤保护剂为患者涂抹。在采用预防性敷料过程中,不能直接和医疗器械接触。定时更换器械接触部位,重新分布压力,防止相同位置长时间受到压迫。③正确应用皮肤减压敷料,目前用于预防MDRPI的敷料主要为水胶体敷料与泡沫敷料,在选择敷料时要考虑其厚度、放置位置、控湿与缓解压力能力以及使用目的,以达到较好效果,如水胶体敷料由于其厚度较薄、顺应性较好、缓解压力较弱,因此适用于鼻导管等产生压力较小的医疗器械,泡沫敷料减压与控湿能力较强,更适用于皮肤易潮湿以及使用产生相对较大压力器械(骨折牵引装置等)。④强化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清淡的饮食,保证营养供给,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开展肢体训练,对血液循环进行改善,避免出现压疮。⑤加强健康宣教,介绍MDRPI产生的危害、影响因素、预防方法等,纠正其不良想法,强化康复信心,提升依从性。⑥加强培训力度,围绕MDRPI知识展开培训,主要内容有MDRPI基础知识,各种器械拔除方法、固定方法和使用方法等,应严格遵照生产厂商器械说明书,确保病人医疗器械使用型号匹配、佩戴合适,应根据器械功能,选择可塑性、柔韧性较好的器械等,尽量规避受人为因素影响给患者带来损伤。

1.3观察指标

评价护理技能:采取自拟评分表,包括皮肤微环境管理(包含皮肤清洁、活动和移位管理)、健康教育、医疗器械操作(包括医疗操作注意事项、使用时方法和使用时间)和MDRPI相关知识,每个维度0-10分。评价MDRPI发生/改善情况:观察MDRPI发生例数和愈合时间[2]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处理数据,(±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技能比较

观察组的皮肤微环境管理、健康教育、医疗器械操作和MDRPI相关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技能比较[n(±s)]

组别

例数

皮肤微环境管理(分)

健康教育(分)

医疗器械操作(分)

MDRPI(分)

观察组

51

8.87±1.25

8.95±1.35

8.90±1.52

8.99±1.35

对照组

51

6.41±1.27

7.11±1.07

7.01±1.30

7.14±1.25

t

/

9.859

7.628

6.748

7.181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两组MDRPI发生/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MDRPI发生率和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MDRPI发生/改善情况比较[n(%)/n(±s)]

组别

例数

MDRPI发生率(%)

愈合时间(d)

观察组

51

1(1.96)

2.03±0.41

对照组

51

8(1.69)

3.16±0.51

/t

/

5.971

12.332

P

/

0.015

0.000

3 讨论

美国于2016年正式将压疮这一名称转换为压力性损伤,同时提出该症状影响因素主要为皮肤受到强烈或者持续性剪切力和压力作用,导致血流灌注量、皮肤营养状况和微环境出现异常,干扰到软组织耐受力[3]。一项研究收录综合性医院ICU患者,共计13所,结果显示在所有并发症中压力性损伤位居第一。

ICU患者病情脆弱,敏感性高,常需要应用多种类型器械监测病情或者进行治疗,同时镇静剂等药物又会给机体带来一定损伤,导致MDRPI发生可能性明显增加。另外,如果器械佩戴不符合要求或者时间过长,会压迫局部血管和组织,导致营养物质和氧气传送出现异常,局部组织缺氧、血流灌注不足,给MDRPI发生创造出条件。经研究显示MDRPI影响因素较多,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目前临床尚无能够精准识别该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此结合MDRPI特征制定预防性预防,尽可能消除影响因素,是预防MDRPI的重要途径。采取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加强培训力度,丰富护理人员知识体系,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帮助其深入了解MDRPI影响因素、防控方法等。加强ICU患者监测力度,评价其发生MDRPI风险,是开展护理的基础,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护理方法,详细讲解MDRPI危害,令患者明白该症状能够预防,从而提升其配合度,定时观察患者皮肤和器械接触部位,例如由器械引发的皮肤微环境变化、身体不适等,降低MDRPI发生风险,选取适宜器械,保证接触区域皮肤干净、清洁,可采取皮肤病保护剂提供保护[4]。当该病发生时立即予以治疗,以缩短康复时间,调动起患者积极性,推动ICU治疗顺利展开。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皮肤微环境管理、健康教育、医疗器械操作和MDRPI相关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DRPI发生率和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预防性护理的应用可以有效预防ICU患者发生MDRPI,为患者提供人文化、精细化护理。

综上所述,给予ICU患者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预防压力性损伤,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艳丽. ICU危重患者压力性损伤的主动预防和临床护理[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9):188-191.

[2]刘小娟,周婉仪,叶飞珍,刁金连,彭丹.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ICU器械性压力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1):98-100.

[3]王晶. ICU危重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带入Ⅰ期压力性损伤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0):13-15.

[4]张炳潮. 集束化护理对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J]. 医疗装备,2021,34(11):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