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科尘肺合并发肺结核的高分辨率CT特征与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影像科尘肺合并发肺结核的高分辨率CT特征与诊断价值分析

张学玲

张家口市赤城县人民医院,河北 张家口,075599

摘要: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HRCT)在尘肺病合并肺结核(PTB)患者诊断中的特征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2月~2022年11月期间接收且行HRCT影像学检查的尘肺患者178例为对象,分析HRCT在尘肺伴PTB患者诊断中的诊断效能及特征。结果:HRCT在尘肺病伴PTB诊断中的符合率为95.65%,与病理诊断结果(100.0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HRCT诊断中以空洞、结节、团状为典型特征,呈多样性特点。HRCT诊断的准确性为88.76%,敏感性为86.24%,特异性为92.75%。结论:采用HRCT对尘肺伴PTB患者进行诊断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特征且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值得应用和大力推广。

关键词:高分辨率CT;肺结核;尘肺病;特征;诊断价值

尘肺病是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部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我国是尘肺病的高发国家,尘肺病也是我国最常见且最主要的一类职业病,大约占全部职业病总数的75%至80%。肺结核(PTB)是尘肺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在加速肺部疾病病变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尘肺患者肺结核感染率约为10%至30%,死亡率为23%[1]。而尽早发现、尽早确诊,及时治疗是挽救尘肺伴PTB患者生命的重要关键。高分辨率CT(HRCT)用于尘肺伴PTB患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0年2月~2022年11月期间接收且行HRCT影像学检查的尘肺患者178例为对象,均为男性,均龄为(55.89±3.14)岁。所有患者的症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热、气促、盗汗、咳嗽、胸闷、胸痛等。经病理诊断,68例尘肺患者伴PTB。所有患者均于自愿原则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在影像学诊断中,使用的HRCT仪器是PhiIips公司的产品型号Ingenuity Core128HRCT,取患者仰卧位,沿肺尖扫描是肺底。扫描参数:管电压130kV,电流200mA,矩阵512×512,螺距1.50mm,层厚5mm,层距5mm,层厚2mm,窗宽750HU~1200HU,窗位-450~700。扫描结束后,为确保质量,由2名医师进行阅片,在遇到不一致的情况时,由第3名医师进行判断。

1.2观察指标

观察HRCT在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符合率、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处理,采用(%)表示,(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HRCT的诊断符合率及特征分析

经采用HRCT对178例尘肺病合并PTB患者进行检查,符合率为95.65%(66/69),与病理诊断结果(100.0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HRCT诊断下的影像学特征呈多样化特点,主要包括空洞型、结节型、浸润型、团块型等。其中,空洞型的特征为边界不清晰,单纯尘肺呈厚壁空洞,合并PTB的影像学表现出形态不规则且表面凹凸不平的特征。结节型的特征表现为内部密度均匀且周边表面光滑,尘肺结节密度较PTB结节密度高。浸润型特征表现为双肺上叶存在斑片状模糊影且密度较高。团块型的特征表现为形态为团状,密度不均且范围大,在上中肺野较为多见。

2.2HRCT的诊断价值分析

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知,诊断准确性为88.76%,敏感性为86.24%,特异性为92.75%。

1 HRCT的诊断价值

HRCT

病理诊断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64

15

79

阴性

5

94

99

合计

69

109

178

3讨论

尘肺病是一种以渐进性、滞后性、致残性等为主要特点且潜伏期较长的常见职业病。尘肺病近年来的患病率呈升高趋势,PTB作为尘肺病的常见并发症,也随之升高。有报道指出,铁道老兵尘肺病的患病率为25.1%,以Ⅰ期和Ⅱ期的占比最高,分别为74.5%、18.2%,其中尘肺伴PTB的患病率为23.6%[2]。还有报道指出,铁道兵尘肺并发PTB的发生率为30.21%[3]。尘肺可促进PTB进展,PTB可扩大尘肺结节。尘肺结节面积的扩大极易发生空洞,从而增加尘肺结节空洞与PTB空洞鉴别诊断的难度。当前临床在诊断尘肺伴PTB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困难。有报道发现,HRCT用于老年Ⅲ期尘肺患者诊断中能够将准确率予以提高[4]。在此次的研究中也发现,HRCT在尘肺病伴PTB诊断中的符合率为95.65%,与病理诊断结果(100.0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HRCT诊断中以空洞、结节、团状为典型特征,呈多样性特点。HRCT诊断的准确性为88.76%,敏感性为86.24%,特异性为92.75%。可见,HRCT在尘肺伴PTB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的有效手段。HRCT的应用可通过借助多排探测器阵列,以从多角度、多方位采集患者各个层面的数据,并且具有较高的清晰度、成像分辨率。与此同时,受到肺组织重叠结构的影响较小,可将容积扫描时间予以缩短,患者的接受度较高。除此之外,HRCT在后期处理中,还能重建肺部任一平面图象,且在细小尘肺与PTB结节诊断中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在尘肺伴PTB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可将HRCT应用其中,以提高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在临床诊断尘肺伴PTB患者时,HRCT可作为病理诊断的重要辅助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廖江荣,张丹,姜蓬. T-SPOT在尘肺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6,9(5):547-549.

[2] 朱建明,周剑平. 某地近9年接诊原铁道老兵晚发职业尘肺病诊断分析[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9,25(4):29-31.

[3] 张钊,杨力,左云. 2006-2019年四川省退伍铁道兵尘肺病并发症情况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0,36(5):547-550.

[4] 张敬华,程钢,杨燕英,等. 老年Ⅲ期尘肺与结节状大阴影继发性肺结核的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0,19(10):745-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