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取心用液动投球装置研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钻井取心用液动投球装置研制

张奎奎,胡兆锋,吴伟

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湖南钻井分公司,四川自贡643102

摘 要:钻井取心技术在作业前,需开启循环泵将钻井液充分冲刷取样内筒,确保在取心环节内筒部位无沉砂,取样的岩心样本在取心内筒工具内更加精准。当内筒工具冲洗干净后,从井口钻具水眼部位将密闭钢球投进内筒,密闭钢球从钻具水眼部位径直到达取心工具单流控制阀处,实现取心后内筒通道封闭的目的。但在取心环节应注意做好内筒的密闭,以避免钻进过程中钻井液冲刷、污染岩心,从而精准测量岩心的收获率指标。对于岩心取样环节的密封性问题,文中描述一种钻井取心液动投球装置,该装置能够调整钻井液的排量并打开藏球室,更加高效、简单的实现投球封闭取心作业。装置在工程实践中有效解决传统钻具组合中因含有内防喷装置,而不能在进口进行投球的技术难题,有助于提升钻井取心的工作效能。

关键词:钻井取心; 液动; 投球; 井控

钻进取心的运行机理,在取心前启动取心内筒旋转,清洗干净内筒周围的杂质,然后停泵,将方钻杆拆开,并从井口部位将密闭钢球投进,启动循环泵。为确保地层岩心样品不被污染,使用投球密闭方法需要反复多次启停循环泵,上卸扣操作,取心作业效率相对较低;特别是一些含硫化物浓度较高的地层进行取心,在地层动力及非平衡状态下,很容易出现喷射或动力导致密闭钢球无法投进井口。

一、钻井取心用液动投球装置研制

1. 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

文中阐述的液压动力投球装置用于钻井取心,装置的关键构件有,保护外壳、弹性胶圈、限位器、滑套、弹簧、封堵、密闭钢球、密封圈、定位销和导向环等部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见图1。

液压动力投球装置安装在取心工具与钻铤的中间部位,提前将密闭钢球储存于装置内部。在取心工具缓慢钻入岩心时,开启循环泵将内筒中的钻井液通过间隙喷洒在岩心表面,对内筒壁进行清洗;此时,当钻井液的喷射压力低于弹簧的极限应力值,滑套不能下移,此时密闭钢球无法弹射。当内套筒清洗过后,可加快钻井液的循环排量,这样钻井液的喷射压力作用于滑套,滑套内压力增大压缩弹簧,密闭钢球经过滑套投球孔固定在内筒上方的球座位置,自动形成对取样岩心的防护,避免钻井液浸入冲刷、污染岩心。

图1 钻井取心用液动投球装置结构示意图

1保护外壳 2弹性圈 3限位 4滑套 5弹簧 6封堵 7密闭钢球 8定位销 9密封圈 10导向环

2. 滑套及弹簧分析计算

液压动力投球装置的技术核心,在于密闭钢球经过滑套投球孔固定在内筒,关键在于液体的推动力与弹簧张力的匹配度。也就是说,钻井液在正常的循环环节,液体喷射力要低于弹簧应力;当要投入密闭钢球时,此时加大钻井液的循环排量,液体喷射力高于弹簧的极限应力值,实现投球过程。这就需要推算出,滑套在钻井液循环作用下的液力值。

滑套受钻井液的冲击力:

Fj=ρ×Q×VJ                                                                                                (1)

式中:Fj—滑套受钻井液的冲击力,N;

Q—钻井液排量,L/s;

ρ—钻井液密度,g/cm3;

VJ—钻井液喷射速度,m/s。

其中,钻井液喷射速度VJ:

                                                                                               (2)

式中:VJ—钻井液喷射速度,m/s;

Q—钻井液排量,L/s;

AJ—滑套截面积,mm2。

根据式(1)、式(2)可推导出钻井液排量Q:

(3)

根据弹簧设计计算可得,再弹簧被压缩到投球位置的时候,弹力335 N。

对投球装置的实证分析,文中选取川7-4取心组合工具中液力投球装置为例,测算出的钻井液密度值1.5 g/cm3,根据上述公式推导出钻井液排量值为28 L/s,计算出滑套在钻井液冲击作用下的冲击力FJ达到360 N,该值高于弹簧压缩应力,使得弹簧被压缩至原位,此时钢球得以投放。

3. 钢球投放到位压力变化计算

基于对取心组合工具的构造方式,当密闭钢球投放至内筒的球座位置后,内筒中心轴处的水眼部位被封堵,此时循环泵的泵压升高。基于泵压计算公式:

p=0.0827×[(ρ×Q2)/(C2×d4)]                               (4)

式中:p—压力,MPa;

Q—钻井液排量,L/s;

ρ—钻井液密度,g/cm3;

C—流量系数,取0.98;

d—当量直径,cm。

其中当量直径d:

d=4×A/L                                        (5)

式中:A—总流的有效截面积,mm2;L—湿周(流体与固体壁面的接触长度),mm。

研究中,以川7-4取心工具为例,钻井液密度1.5 g/cm3。根据式(4)计算出川7-4取心工具在钢球投放到位后泵压增加1.15 MPa。

二、钻井取心用液动投球装置室内测试及现场应用

1. 室内测试

对于液动投球装置的室内测试验证,相关试验于2018年3月开展,运用井下动力钻具测试平台对液动投球装置的可靠性进行测试。试验时使用清水(密度为1 g/cm3)作为钻井液的替代介质,而清水的密度理论值要低于钻井液(1.5 g/cm3)的实际密度,当钻井液的循环排量为28L/s时,此时清水介质的冲击力低于335 N。此时,液动投球装置未执行投球操作,理论计算值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若持续增加清水的循环排量,排量值达到34.3 L/s时,弹簧被压缩至原位,此时钢球得以投放。

为确保液动投球装置非偶然性试验的结论,技术人员由分别开展5次同样的测试,实测的排水量分别达到34.3 L/s、34.5 L/s、34.1 L/s、34.2 L/s、34.0 L/s,且钢球能够正常投放出去。根据多次成功的投球试验,进一步验证液动投球装置在清水介质作用下,平均排水量在34.2 L/s左右,试验的结果与理论设计、推断值基本吻合,可进行现场测试。

2. 现场应用

在多次室内实测结果稳定后,将液动投球装置与川7-4取心工具在某地区X井进行现场可靠性测试。选取钻井的取心段范围:5 299.30~5 372.53 m,测得的钻井液密度值为1.62 g/cm3,初始钻井液的循环排量为20.0 L/s,当初次循环结束后开始提升钻井液的循环排量。当钻井液的循环排量达到26.4 L/s时,此时循环泵泵压达到1.2 MPa,由此推断出液动投球装置已完成投球过程。而当钻井液的循环排量低于15 L/s时,投球装置归位完成取心工作,装置出井后与试验人员预估的结果相符,液动投球装置在取心作业时能够有效对内筒进行封堵。

运用液动投球装置进行现场测试时,共计入井取心作业4次,累计达到8筒/次的取心效果,取心进尺总计73.23 m,岩心长度合计70.58 m,岩心收获率高达96.38%,投球封堵成功率达到100%。在实测过程中钻井液的排水量分别达到26.4 L/s、26.7 L/s、25.9 L/s、26.1 L/s,在对现场测试数据系统分析后,发现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大致相符,为投球装置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三、结论与认识

液动投球装置的室内测试和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基于液压动力原理将密闭钢球贮存于钻具组合工具的内部,在钻井取心作业时与组合工具同时下放至取样井。在投球时运用装置的液压传动作用,实现密闭钢球的投放,这种投球方法作业效率较高,且能在复杂的地层条件及含动力的井下进行取心作业,为液动投球装置的工程应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立文,苏洋,罗军,孙少亮.GW-CP194-80A型保压取心工具的研制[J].天然气工业,2020/第4期.

[2]贾俊,康海涛,刘洪彬,张涵池.MS1井超深海相地层取心实践与认识[J].钻采工艺,2021/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