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刘绪明

320821198909130779,江苏 淮安 223001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工程建设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对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确保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复杂、投资大、施工周期长,涉及多个单位交叉施工,要想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就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建筑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管理是建设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在建设项目中,由于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分析,以便在选择施工技术的同时,使其得到标准化的实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施工技术应用价值。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最好的施工效果,就必须注重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对各个施工要素进行严格的把控,以创造比较理想的施工条件,确保最终能够达成预期施工目标,规避施工问题。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 地基施工技术

在进行基础工程时,由于其具有很高的隐蔽性,使施工变得更加困难,而且易受现场的土壤、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工程建设中应加强基础的稳定性。如果遇到软土地基,很可能会发生后续的不均匀沉降,因此必须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上,可以采用换填法、强夯法、垫层法等[1]。在高含水率的基础上,常采用垫层方法进行降水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固,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可靠性,不存在变形、沉降等危险。在地下车库、地下储藏室等建设项目中,必须积极运用地基施工技术,以改善地下空间环境,并能有效地解决地面沉降问题。为使地基施工技术的使用效益最大化,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必要的分析,并对每一分项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1.2 钢筋施工技术

在施工中,钢筋是最常见的一种材料,为了确保在施工中的性能,应对各工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免在使用中发生偏差。在采用钢筋施工技术时,要确保钢筋的材质达到施工规范,既要控制钢筋的长度、直径,又要对钢筋的性能进行严格的控制,如发现钢筋有腐蚀、开裂等问题,则要及时更换。钢筋的切割和绑扎也是重要的施工环节,施工人员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可以熟练地操作切割工具,并对钢筋进行最优化的加工。钢筋的焊接比较困难,而且很有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必须要有专门的焊工来完成操作[2]。钢筋焊接完毕后,必须对其进行检验、分析,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修补,以确保钢筋在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1.3 模板施工技术

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与模板施工技术密切相关,模板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主体结构的施工精度,所以要选用合适的模板,并严格按图纸进行准确的安装,不得有任何偏差。在模板施工中,技术人员应注重模板材料的合理选取,确保模板尺寸与现场施工的要求一致,并注意模板的平整,以免出现模板自身的问题,从而影响后期的工程质量。总体上,钢模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优势体现在既可以优化后续构件的施工质量,又可以实现重复使用。在模板的安装、固定上,要根据设计图纸逐一进行模板的安装,确保不会有位移。同时,对模板的间隙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其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在以后的施工中具有良好的空间状态,以防止在浇筑时发生渗漏[3]

1.4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在施工中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又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防止产生偏差,从而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开裂及其他病害。从工程应用过程来看,必须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能得到预期的性能,防止严重的离析。施工中,要积极协调施工材料的进场时间,确保施工材料的合理调配,并能有效地支持施工,防止出现材料供应与施工现场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分层浇筑时,应注意控制分层浇筑的时间,注意搅拌,增强上下段的连接,防止出现分层问题。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运用仍需重点关注,对浇筑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并实时监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和表面的变化情况,做好补水处理,防止因混凝土结构表面干缩出现较为严重的裂缝。

2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2.1 加强人员管理

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往往注重施工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的控制,而忽略了施工人员的培训,造成了很多工作的低效。同时,由于大部分工人的文化程度不高,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不了解施工技术,很容易导致工程质量降低,甚至发生安全事故。由于工程施工中存在着大量的流动人员,因此必须加强施工队伍的建设,提高工程技术水平。同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并能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从而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4]

2.2 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的耗材比较大,所以要建立起对材料的管理观念。在采购建筑材料时,要进行材料的市场调研,挑选有一定声誉的供货商,并按照设计图纸和实际需求,对材料的规格、参数、性能进行检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对进入工地的原材料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立即送回工厂进行处置,从原材料的源头上进行质量控制。同时,对所采购的原材料要按照特性进行单独储存,并做好防潮、防火、防腐等方面的防护。材料入库时,要详细填写入库时间、入库数量、名称、型号等详细信息,以方便后续的施工应用。

2.3 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单位要建立工地管理制度,建立责任制、奖惩制度,明确工地工作人员的职责,并对每个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施工管理部门要深入工地,做好施工跟踪、调查、管理等工作,明确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并设置相应的负责人,确保工程进度按部就班地进行[5]

2.4 施工安全管理

首先,在工地上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并指定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其次,要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实行建设责任制。同时,要加强对现场的安全管理,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进而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此外,组织施工现场的日常检查、专业检查、阶段性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风险因素,提升施工安全水平。

2.5 施工工期管理

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并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指导。其次,明确施工计划的具体内容,制定季度、月、周、日的施工汇报和总结,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在雨季、农忙、节假日等时段,提前协调施工进度,协调施工工序,避免对项目建设造成影响。最后,针对工程进度不能如期完工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防止工程进度继续拖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工程面临着巨大的施工压力,因此要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注重施工技术措施的优化,并使相应的施工技术得到合理的应用,从而解决技术问题。施工单位也要注重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以确保施工的协调和有序,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何开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及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2,7(5):150-152.

[2]秦海东,祝捷.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对策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8):179-181.

[3]王永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0):210-212.

[4]温国珍,刘海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数码设计,2022(8):78-81.

[5]梁晋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策略[J].建筑·建材·装饰,2022(17):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