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林业发展的多重价值维度及建议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林业发展的多重价值维度及建议研究

刘胜君

阿荣旗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162750

摘要:当前,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原则下,仍需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多重抓手,实现生态与民生的共同发展。以辽西北地区为例,各地区在优化退耕还林过程中,要立足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实现退耕还林造林,提升抗击生态环境风险问题,充分挖掘林下种植发展路径。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视角,对于持续发展现代林业的多重价值维度进行思考,并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林业发展;多重价值维度;建议;

前言:为全面实现小康,实现共同富裕,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在党的十九大上将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高度发展,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发展林业是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应重视林业发展,解决当前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内容

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不仅为乡村发展指明方向,更是全面实现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首先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村的发展要充分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及过往的发展经验,制定合适的发展规划,明确乡村发展的总方向。其次,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细化,是针对农村这一特定领域开展的利用市场经济的方法,解决我国乡村的发展问题。最后,乡村振兴战略要始终坚守并贯彻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人民的利益为先的发展理念,确保这一战略的实施,能够结合各地区具体情况,帮助各乡村建立产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综合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及经济面貌,让老百姓真正从发展中得到实惠,过上好日子。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及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2021年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全面脱贫向乡村振兴的接续前行,东北地区也要承接好发展任务,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充分发挥社会参与、全民参与的力量,提升退耕还林的效能,保护和发展现代林业的成效,提升现代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多重价值,实现林业发展的可持续化、长效化。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现代林业发展的多重价值维度

1.生态效益。现代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生态环境,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林业发展不仅仅是地区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更是保证国家生态治理的重要构成,乃至是全球化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开展,需要守好林业发展这一重要的关卡。现代林业的发展能够确保自然植被、生物逐步恢复多样性特点,降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在保持植保面积,优化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能够推动林业建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经济效益。现代林业能够实现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优化退耕还林模式,能够整合地区优势资源,结合产业发展,形成自我完善的生态系统。在林区发展建设中,要充分维护林区的自然生态体系,同时充分挖掘木材、药材以及林副产品,建设生态观光、红色旅游、农副产品消费、森林保健为一体的服务体系,让退耕还林成为大众消费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多重选择,充分发挥现代林业的经济效益。

3.社会效益。现代林业的持续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林业发展的社会效益,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如发展生态旅游业、林副产品深加工等,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为本地区的农民带来持续的林业收入,并且为农民带来一技之长,在致富增收的过程中更加深刻认识到保持林业资源的重要性。现代林业发展能够充分化解三农发展的难题。从科研角度来说,林业资源也能够为生物研究提供科研场所,通过完善林场管理的配套设施及管理体系,推动林场科学化管理,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为现代林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三、具体措施

1.深化林业体质改革,促进林业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当前林业发展面临着很多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应积极深化林业体质的改革,加强宏观规划的作用。首先,应从政府政策、规章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形成一套适应当地实际情况,能够有效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和规范作用的制度。其次,应从林业资源管理方面进行改革。重点对大型国有林场、森工进行改革,改革其运营管理模式,加强市场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增加员工、群众以及林户所能够获得的收益。最后,应从林业发展扶持政策方面进行改革,规范林业相关资本市场,促进林业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规范性和持续性;为林户以及中小型林业企业积极提供小额贷款,促进基层林业个体和企业的发展。

2.加强林业综合可持续经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动力。当前林业发展还面临产品单一、经营粗放的问题,并没有充分发挥林业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因此,应从政府管理机构开始,分类、细化林业经营,挖掘每类产品经营中的经济价值,实现林业产品由追求数量、规模到追求质量、深加工的转变。首先,将出售经济树木为核心经济来源的粗浅经营模式转换为追求多元产品经济效益的模式。其次,在具体的经营对象方面,可从传统的只以经济树木为经营对象,转变为以经济树木为核心,兼顾林下经济作物、森林景观和旅游业的多元化的经营策略。最后,在林业企业管理和发展方面,积极引进、提升企业技术能力的同时,投入人力物力以提升企业管理、财务资金管理等多要素的协同发展。由于我国在林业资源管理这一方面的技术比较传统,比较落后,因此,想要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管理成效比较困难。而科技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想要提升林业发展与进步,就需要不断地开发林业后的先进科学技术,提升林业的管理成效。与此同时,我国还需要依据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制定不同的管理体系,做到有针对性的管理,使林业资源可以实现高效循环利用。面对一些比较低效的低产林,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改造,提升工业所需要原料林的培育速度,不断加大科技兴林的研发力度,有效推进我国科技兴林工作。

3.规范林业市场经济秩序,加强林业金融改革,促进林业发展。当前林业发展的一大困境还在于市场经济秩序、资本等方面。因此,应积极推动林业市场经济、资本市场的规范化,为林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此外,还应积极推动林业企业的金融改革,促进企业的发展。首先,改革林业的经营产权,促成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彼此独立,更好地规范林农和经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最后,还应针对林农、微小企业资金筹集困难的问题,积极从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方面,为林农和微小企业提供门槛更低、获取更为规范、方便的资金扶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项目。开展工作时,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明确工作思路和工作流程。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整个林业工程的建设阶段,非常需要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来实现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农村生态文明的整体建设,帮助林农更好地预防风险,提高整个林业产品的品质与效率。为此,相关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建设林业发展的重点县,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成富民安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海琴 . 推进林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J]. 绿色科技 ,2019(09).

[2] 沈小庆 , 宗秋生 .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与思考 [J]. 中国市场 ,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