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思考

金钰

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  海淀区  100094

摘要:本文从公共卫生医学保健专业技术人员培养三个阶段层次的教育为切入点,对疾控中心医学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指出相应的策略,以此全面提升医学专业技术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关键字:疾病预防控制;    公共卫生;    人才培养    

目前,中国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新发传染病频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环境污染加剧,公共卫生事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1。为了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国家对传染病防治中心进行了大量的建设投入,在此背景下,医疗保健人才的培养是传染病防治中心的关键。

一、当前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公共卫生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其主要包括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时期。

(一)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公共健康教育系统,主要为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为主体的医学专业教育,为不同类型的医学机构提供了大批的医学专业技术人才。

(二)缺乏一个清晰标准的规范化训练系统。实施规范化训练,是对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可以弥补雇主对应聘人员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差距缺口,以此培育“防治结合”的优秀医务人员,保证新进医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2

(三)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持续的、全员性的、终身的教育,主要指在毕业之后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过程,因此,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强化继续医学教育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作用十分重大3。各级政府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都应该发挥其教育培训的作用。

二、我国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中的关键问题

第一,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与实际需要严重脱节,还存在着大量的公共健康教育和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如此。

第二,是公共卫生队伍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在新情况新形势下,在岗位胜任能力方面对公共卫生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技能,更要具备能够让他们能够将这些技能进行有效的运用和运用的品质,来应对疾病谱更为复杂的群体。

第三,院校教育的人才培训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采取了“以教师为中心”或“以书本为中心”的 LBL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此导致了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满足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4

第四,缺乏一套规范、统一、有质量保障的毕业后教育培养制度。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公共卫生医师进行标准化训练,但由于公众健康状况复杂,仍需要逐步探索和积累经验。

三、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才培养相关建议

(一)构建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卫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基层医院中,卫生服务人员短缺、待遇不高、社会地位不平等等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县级/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基层医院更是如此5。在保证人员数量和待遇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产业的吸引力度,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并制定相应的培训措施6

(二)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贯通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1)院校教育:院校教育应该在教育理念、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督导评估与质控等多个环节上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变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与完善,以提高院校教育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实效性7

(2)毕业后教育:要制定一套公共卫生医师的标准化训练系统,并将其与住院医师的标准化训练系统结合起来进行统一的管理8。在此基础上,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标准化培训,促进医务人员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

(3)继续教育:制定系统的长期的培养计划,以解决培养方法的单一和流于形式,以及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多于实践能力的问题,可以专项设立国家级、区域性公共卫生培训中心、基地,并获得财政专项经费的支持9。此外,还可以对医教协同、“高校-疾控共建”等进行探讨,持续提升国家级、省级疾控机构的培训指导能力。

四、小结

从长期来看,我们将逐渐建立起一种预防更加紧密,防治深度融合的新的公共健康和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马静, 刘梦冉, 邵晓颖,等.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思考[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 42(10):5.

[2] 安靖. 疾病防控机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思考[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6):4.

[3] 孙莉, 刘玲玲.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现状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22年38卷2期, 290-294页, ISTIC CA, 2022:四川省科技厅省级软科学研究项目.

[4] 李春林, 成经芸, 苏琼. 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联动性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21(022):037.

[5] 邓胜芝. 疾病预防在公共卫生控制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8卷18期, 163-166,171页, 2021.

[6] 陈育德.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  2021.

[7] 王春兰. 新形势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的新机遇[J].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1卷25期, 280页, 2021.

[8] 廖娜. 关于基层疾控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核心能力的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 2021, 39(4):3.

[9] 潘杰, 储强, 周弋,等. 新冠肺炎防控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J]. 上海预防医学, 2022, 3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