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牧民增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试论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 促进农牧民增收

白玛才旺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班戈县青龙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农业产业化发展满足我国农业发展需求,能够改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格局,以产业化模式发展农牧业经济,在促进农牧民收入的同时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业经济体系构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探究如何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牧民收入增加。

[关键词]农业生产;产业化发展;农牧民增收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是我国国民经济系统构成的重要基础,农业从业人口数量庞大且绝大多数农牧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都是农牧业。为提升国民经济水平,促进国民积极发展势必要不断尝试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的方式方法,而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改变原有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全新的产业化方式发展农牧经济,对农牧民增收有积极推动作用。

一、加快农业基础建设

为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地方政府要结合自身的财务情况,不断增加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首先,在耕地规模方面要加大控制力度,对现有的耕地条件进行改善,耕地质量直接影响农业产量,政府部门需要彻底贯彻各项耕地保护制度,严肃处理耕地占用的情况,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其次,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发挥出政府的调控力度与管理作用,督促灌溉节水工程尽快完工,以科学方式提升农作灌溉面积与效率。加大对中小型水利工程修建的投入力度,对老旧水利工程进行维修与改造,提升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最后,各地要根据具体的地域条件与农牧生产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政策,积极尝试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同时,要加强气象服务建设,为农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气象服务,建立自然灾害预警系统,保证农牧业作业生产在安全环境下进行,以科学为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

二、加大力度推广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农业生产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加大力度推广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技术保障。首先,搭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平台,政府部门要发挥出带头作用,联合相关部门与单位,共同搭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平台。深化当地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及农业类高校合作,参与到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平台搭建工作中。同时,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科学合理配置农业科学技术资源,以产教结合的方式加大农业科学创新与应用力度。其次,激发农业科学就结束创新活力,为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构建全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制,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奖励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科学人员,使其对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保持长效热情与自主性。最后,建立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将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向全国范围内推广蔓延,构建公益性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使之与经营性质的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体系形成互补关系,以此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进一步延伸与拓展。并将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与农业合作社等参与到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效率,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以西藏地区为例:西藏农业机械化发展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农业机械为藏区农业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不断进步与发展过程中,虽然农业机械数量有所提升,但并未将农业机械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农机作业服务缺乏组织性与集约性。西藏一些地区农机持有量不断上升,但主要以小型农机为主,配套农机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主要农机较大,重复投资现象严重,农机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还有一些地区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青壮年劳动力为提高收入选择到城市务工,剩下的主要是孤寡老人、妇孺和学生,很多是以耕种的良田都处于荒废状态,虽然有个别农户家里购置了小型农机设备,但是由于自身技术能力有限,难以实现联合应用,农机设备闲置、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十分常见,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为进一步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提升优质农机资源整合利用效率,需建立村级农机合作社,实现在农忙时通过农机合作进行农业生产与创收,将小型农机集中在一起,根据需要组建成不同规模的运输队伍支持创收,从而大幅度降低人力劳动在农业中的投入,解放更多的藏区农牧民劳动力,为藏区农牧民提供外出务工的机会,使得藏区农牧民以多种途径获取收入,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全面实现机械化农业耕作,实现解放劳动力,提升收入的目的。

三、尽快培养新型职业性农民提升其农业技术水平

我国最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劳动力资源十分庞大,但整体农业科技质量并不高,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必要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培养职业型农民。为此,要培养农民走向职业化道路,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以此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中,需要从专业知识、经营知识、管理能力等方面入手。政府部门要尽快建立系统全面的职业型农民培养体系,通过政策激励的方式吸引高质量专业人才深入到基层中向广大农民宣讲农业产业知识、管理技术等内容,为职业型农民创业提供平台与机会,吸引外出务工的农业人口回来创业。另外,重视培养农民掌握农业技术,政府部门通过政策调控等手段支持农业类高校在农业人才培养方面极大力度,鼓励农村学生选择农业类高校与专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的专业水平与科学水平,打造一支高质量的职业农民队伍,使其在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科学技术水平,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以此促进农牧民收入增加

[2]。

四、加快培养产业化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拓展的重要作用,同时龙头企业能够带动农牧民收入增加,帮助农牧民分担风险。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势必要加大力度培养龙头企业。大力扶持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此类型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主要以农产品为生产原料,以农村为依托,其自身发展水平会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当地政府部门要在政策与资金方面予以这类型企业发力的支持,培育当地龙头企业。此外,加大力度购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当地尽快实现规模化农业种植与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外出务工的农民回到家乡就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下,共同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政府机构需要大力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尽快实现当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模式,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不断壮大专业合作社规模,促进龙头产业发展,使其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环境,让广大农民群众从中获取利益[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必然发展路径,也是提升我国农牧民收益的重要手段,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为我国农牧民带来更高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可以提升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在落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需做好各项农村基础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并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与价值,政府部门要通过政策支持等方式支持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培养新型职业型农民,提升其农业科技应用能力,并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促进农牧民经济收入增长的同时,提升我国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汪婧, 王素琴.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激发乡村振兴活力[J]. 江苏农村经济, 2019, (006):40-42.

王东升.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户的增收效应分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 (002):9-10.

[3]刘远昇. 湖南省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