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有企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新时期国有企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

宋丽娜

公交集团党校,100192

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意识形态工作事关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新时期需从工作主体多元化、教育内容多样化、工作水平专业化等方面入手,持续推进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常态化,有效应对意识形态在建设进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关键词:新时期;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策略

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深化改革的深水期,转型意味着深度发展,也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在多元化思潮进行交织、碰撞与融合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意识形态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创新意识与创新理念的矛盾、新旧价值观的冲突以及创新与传承的协调,这些无疑阻碍了国企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

意识形态是系统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制度和文化模式的思想体系。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即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有目的的思想工作,主要通过引导思想观念、凝聚政治认同、推动文化传承等,以建构具有思想吸引力和政治凝聚力的、系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对事物理解与认知的表现,也是发展观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包括对观点、理念、概念、思想等的综合认识。当前,国际形势、社会形势与经济形势都较为复杂,意识形态对国企发展极为重要,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与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有机结合,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立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弥补当前工作的短板与不足,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模式,推进国企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新时期国企意识形态面临的新形势

1.1居心不良者歪曲国企形象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西方意识形态以各种形势涌入国内,企图弱化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自由民主舆论环境下,出现了一些丑化国企的声音,网络中存在一定的对国企的负面评价,有些声音是在客观评论,而有些则是在歪曲事实,大肆宣扬国企“垄断特权”,这些居心不良的错误言论势必会误导外界对国企的看法,而且还会动摇军心,阻碍国企的良性发展。

1.2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

由于多元文化的交织与碰撞,产生多元价值观,使国企员工降低了对意识形态的认知,导致国企发展中不稳定因素的增加。新时期国企干部、职工价值观受到不断冲击,进而导致人心不稳,削弱了企业凝聚力与发展合力,如果任由这些思想泛滥,国企内部就会出现人心涣散、矛盾激化等问题,成为国企良性发展的隐患。

1.3网络舆情复杂 增加了不可控性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信息庞杂无序,尤其是在新媒体的传播下,增加了舆情的不可控性,造成了国企意识形态工作形势的严峻性,使得一些意志薄弱的员工对国企的发展路线产生了怀疑。网络上的一些不良分子为了宣泄自已的情绪,对国企加大抹黑,使国企负面舆情增加,严重冲击着国企的内部稳定。

二、国企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责任意识淡薄

意识形态工作着重打造和谐健康的思政环境,和谐并不代表遇到问题不闻不问。有些党员干部心存“老好人”思想,工作中怕得罪人,发现职工朋友圈、微博里有发布有意识形态问题的文章,不敢直接指出来,怕影响同事关系,被打击报复,所以在意识形态工作中敷衍了事,进而导致一些干部职工思想问题没有得到纠正,战斗力和凝聚力被削弱。

2.2工作方式单一且形式呆板

以往国企意识形态惯于说教,不单教育内容老套乏味,而且工作方式落后,在教育工作中抓不住要点、重点,特别是员工关心的焦点问题涉及不到,这就使得员工对思想工作产生反感甚至排斥。由于思政队伍在人员结构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要么“老龄”,要么“低龄”,这就造成了组织工作缺乏合力,很难体现出工作的时效性。

2.3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国企在意识形态工作管理上缺乏明确清晰的管理制度,在工作部署、监督管理、责任溯源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责任落实不明确,职责分工不合理,使意识形态工作很难创设有效的监管机制,一旦问题出现,追责溯源难度较大,而且工作稳定性较差,长效机制难以达成,进而降低了意识形态工作成效。

三、强化国企意识形态工作实施策略

3.1理论武装意识形态

在国企意识形态具体工作中,需采取贴近生活、贴近职工的方式,建立完善的工作体系,深刻钻研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有深刻的认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将意识形态工作贯彻到基层,注重国企合力,形成意识形态与生产建设相融合的新格局。

3.2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国企意识形态工作中,须严格贯彻从严治党要求,积极承担责任,切实起到领导、监督、部署的作用,完善工作制度,构建科学管理体系,将政治任务落到实处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责任到人,敢于讲真话,不讲私情,守住意识形态的一方净土。还要明确纪律要求,划清纪律红线,提高领导干部政治敏锐性。

3.3关注舆情动态 净化网络环境

对于宣传阵地要进行严防死守,须及时发现并清理不良言论,为职工思想筑起一道防火墙,避免受到歪理邪说的影响,提高舆情监管力度,保证媒体宣传教育正确导向,加大意识形态宣教力度,对错误舆论进行及时跟踪与删除,对发布不实言论者予以警告或处罚,影响恶劣者,追究法律责任,同时还要对网络信息进行研判,防止不良舆情渗透到企业内部,加强网络阵地监管力度,最大限度地削弱网络信息传播的不可控性,让国企意识形态在不同环境下释放活力。

3.4掌控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国企意识形态工作需积极应对新媒体的冲击,把握意识形态主动

权,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把职工所关注的问题当作第一要务,化解管理中遇到的矛盾与冲突,防止敏感问题干扰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产生的劳动纠纷,多倾听职工心声并予以及时回应,积极主动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国企需加强意识形态来统领全局,这也是国企

发展的主要条件,意识形态工作应与时俱进,在新思想、新形势、新环境、新动向下,紧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坚定意识形态指引国企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建立工作梯度,将意识形态切实辐射到国企的方方面面,以先进的思想意识引领国企建设,依托意识形态推动国企健康稳定前行。

参考文献

[1]邱声英.企业意识形态领域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及对策

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74.

[2]宗浩林.关于加强和改进国企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J].现

代企业,2019(06):84-85.

[3]王付云.“用三力”开创国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J].前进,2019(0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