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抛秧技术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水稻机械抛秧技术浅析

付振江

(长春市九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30500)

水稻机械抛秧就是当秧苗在秧盘中生长到适宜移栽时,利用抛秧机械将秧苗从秧盘中拔出,均匀地抛撒于大田,靠秧苗根部土钵下落时的重力落入成泥浆状的田里来完成水稻栽植的过程。

一、水稻机械抛秧的优势:

1、作业效率高,机械抛秧作业效率为10-15亩/小时,综合工效是人工抛秧和机插秧的4-6倍,是人工插秧的10-20倍,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作业时间,节省了人工。

2、作业质量好,机械抛秧作业均匀,抛秧均匀度变异系数小于5%。由于抛秧均匀度好,使秧苗可以充分利用光能,风能,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群体结构合理。

3、分蘖率高返青快,见新蘖早,早期分蘖量大。机械抛秧钵体带土移栽,伤根少,茎叶机械损伤轻,完好地保护了秧苗的生态体系,这样立秧和返青期大大缩短,由于土表温热,水分、通气性等状况良好,秧苗生长快。在初期阶段有效分蘖多,为后期提高单株成穗率创造了条件。还由于机械抛秧速度快,秧苗抛后立苗期短,分蘖早,故优势蘖比例大,穗型整齐,粒多,千粒质量大。

4、抛秧的水稻抗倒伏能力强。在抛后由于新叶不断发生,分蘖不断增加,具有发根能力的茎节数迅速增多,而这些茎节的发根能力又逐渐增加,因而新根量迅速增加。地上和地下的生长是相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的茎杆叶片也就生长旺盛,茎杆粗壮,增强了抗倒伏能力。

5、增产效果明显,采用机械抛秧的最大优点不仅在于作业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而且重要的是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一般机抛秧水稻亩可增产50-80公斤。

二、水稻机械抛秧的技术要点:

1、育苗秧盘的选择:机械抛秧应选择塑料钵盘育苗。

2、要根据插秧时间确定适宜的播种时间,秧䶖不能过长,要在30-35天左右,苗高20厘米以内,否则秧苗过高抛秧时会头重脚轻直接影响抛秧质量;播种量也要适当,一般每坑3-5粒种子,播种量太大,出苗后秧苗素质差,也会影响抛秧质量。

3、要做好苗期管理工作,主要是要做好温湿度管理和苗期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秧苗徒长,培育健壮的秧苗。整个秧田期保持秧板湿润,机插前3-4d,适时控水炼苗,增强秧苗抗逆能力。注意看秧苗施断奶肥,促使苗色青绿。叶片淡黄褪绿的秧苗,每平方米用尿素4kg左右、叶色较正常的每平方米施尿素2-3kg。秧田期间注意防治立枯病、青枯病、苗瘟等。

4、养分管理  

(1)施肥品种及数量。中等肥力稻田,土壤有机质2%左右,公顷施农肥20-40吨,公顷施纯氮150公斤,纯磷70-80公斤,纯钾70-80公斤。三要素比为2:1:1。注意施用硅肥。低洼冷浆地适当增加钾肥和锌肥。 

(2)施肥方法。氮肥按底、蘖、穗、粒肥比例4:3:2:1分期施用。全部的磷肥、70%的钾肥做底肥。其余30%的钾肥在穗肥期施用。  

5、科学管水。推行节水栽培灌水模式:浅—湿(晒)—浅—间歇灌溉制度,以浅为主。黄熟前7-10天断水。 

6、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

对水稻生产危害最大的病虫害就是稻瘟病、纹枯病和二化螟。稻瘟病的药剂防治时期是破口期和齐穗期,防治药剂主要有:富士一号、三环唑、国光克静等,防治方法是兑水喷雾,注意用水量一定要足,一般1大亩地要用2-3壶水。纹枯病防治适期为分蘖末期至抽穗期,以孕穗至始穗期防治为最好。我市一般7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适期,这一期间要加强田间调查,根据发病情况进行防治。一般分蘖末期丛发病率达5-10%,孕穗期达10-15%时,应用药剂防治。高温、高湿天气连续防治2-3次,间隔7-10天。主要药剂有:5%井冈霉素、25%粉锈宁等。水稻二化螟的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是卵孵化高峰期,一般在我市是在7月初,防治药剂主要有美国产的杜邦康宽,它的药效期很长可达40天,效果很好;也可用杀虫单兑阿维三唑磷,其药效期只有1周左右,如果发生严重,可连续喷2次以上。

7、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磷、钾、微肥促进水稻生长,使水稻提前成熟。调节剂可用快丰收、爱多收等,叶面肥可用磷酸二氢钾等,兑水均匀喷雾即可。

8、适时机械收获:

1)及时晒田:9月15日开始排干水稻田的水。

2)适时收获:当籽粒的90%以上变黄成熟,穗轴有1/3变黄,基部有很少一部分绿色籽粒存在时进行收获。

三、机具操作及注意事项

抛秧机:目前使用的抛秧机主要是由中国农业大学研制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育秧,选用塑料穴盘育苗。

1、地块准备,一般情况下,要进行耕翻耙平,深埋杂草,最好做到田面平整,寸水不露泥,地表土为泥浆状。

2、秧苗准备。选择优良品种,用塑料穴盘育苗,搞好苗床管理,控制好温度、湿度、防止徒长,苗高在80-200毫米范围内均可。如秧苗过湿,可将秧苗从秧盘中取出进行抛前风干,秧苗过干时,可在抛前2小时喷水湿润。

3、抛秧机行走路线,抛秧机行走作业时,一般采用梭形行走法。有风天气行走方向与风向平行,以提高抛秧均匀度。抛秧机田间的初始工作位置应距左侧或右侧田埂4米左右、距后方田埂6米左右。地头转弯时,应距前方田埂4米左右,以免秧苗被抛出埂外。

4、喂秧方法:喂秧时,两名喂秧手应不间断地将秧苗投入漏斗,不要同时喂入两把,也不要在喂入两把之间较长时间的间隔,若漏斗被秧苗堵塞,应及时清理。

5、其它注意事项

A、当风力超过4级或大雨来临时,应停止作业,以免影响抛秧质量

B、排除故障时,机器要熄火停机,过沟、垄时要注意安全

C、要控制好钵体土壤水份含量,如含水量大易造成立秧率不高,漂秧等现象

d、作业时不要触及旋转部件,抛秧盘后不准站人,每次停车或作业中陷车时应切断抛秧机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