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杨琳洁

河南黄河水文勘测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 郑州市 450000

摘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给水资源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水资源环境的不断恶化,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这显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相违背。要保护好和利用好地下水资源,需要落实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以此来掌握地下水的水质及污染情况,为治理和预防地下水资源污染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首先分析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含义及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并阐述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相关措施,希望对改善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环境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下水;水资源保护;环境影响评价

引言

地下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效平衡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但地下水水环境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已逐步趋于恶化状态,各种水资源质量问题的出现时刻提醒着人们,做好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及治理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大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地下水资源防治工作的前提,该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了解地下水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能准确评价水质情况并开展防治工作,为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地下水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含义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水环境而开展的一项工作。其评价内容包括对地下水水质、水量和地下环境的评价,通过对地下水环境进行影响评价,能够及时测出地下水资源是否受到了污染,对地下水水质做出了准确而又全面的评价,并以评价结果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的防护和治理,这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环境的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一项长期且基础性的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需要借助预先设置在地下环境中的监督站点来采集地下水环境的相关数据信息,很多数据都是从地下环境直接采集而来,因此数据采集过程中受地下环境影响较大,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站点的有效管理,以降低各种不利因素对数据采集的影响,保障获取更加精准、全面的地下水环境数据,为预防和治理地下水环境提供可靠支撑。

1.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复杂性较高的工作,为确保评价的准确性,需要根据现场实际科学选择评价方法,评价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对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目前地下水资源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模式较为丰富,(见图1),其中单因子评价法在评价地下水资源实际情况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即通过对单个指标进行评价,将每个污染因子和浓度与标准数值进行比较分析,可准确得出地下水水质的真实情况,但该方法无法分析出造成地下水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当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差异时,此时可引入综合指数评价法,如主要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该方法可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评价人员要根据实际和评价需求,灵活选用一种或多种评价方法,准确获取地下水中各污染因子的含量及占比,通过各评价指标的具体数值来了解地下水环境是真实情况。评价过程中要根据水质特点需建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模型,从而实现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情况的全面评价,为预测地下水质灾害,地下水环境污染治理等提供可靠依据。

图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2.1地下水的水质评价

水质评价是地下水环境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人员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评价水的质量,还需全面了解地下水被污染的具体情况。在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全面了解被评价区域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最佳的评价方法,从而切实发挥出地下水质评价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取更加精准而又可靠的检测数据。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是以国家指导性文件中的相关规定对各地的水质进行调查,以了解当地地下水水环境的具体情况,明确地下水中各种污染因子的含量和浓度,应用相应的标准指数法,根据地下水的污染实际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治理,从而不断提升地下水资源治理效果。

2.2地下水的水量评价

地下水的水量评价是对地下水的储存量、补给量和排泄量进行客观评价。地下水的水量评价有多种技术方法,在评价过程中,也是根据检测区域真实的地质条件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确保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地下水的水量评价是地下水资源最基础的水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该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推动地下水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指明了方向。

2.3预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超出范围的后果及补救措施

地下水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农业灌溉、城市用水等的供应渠道。为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的问题,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环境,环评人员在开展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评价工作时,需要对水资源过度开发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科学预测,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对水环境的影响。

3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策略

3.1明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规范

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结合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规范,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因素,规范其操作流程,明确其注意事项,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依据,所以应加强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指导性文件的学习和了解,在掌握各项相关规定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际和现实需求,制定具体的评价操作流程、评价重点及注意事项,对促进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确保了最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2全面提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

立法部门要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相关律法方面的支持,结合目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际开展状况,制定并完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律法,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规范标准的开展提供约束和保障。相关部门要强化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管理力度,确保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充分认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并严格遵循各项相关制度规范,高标准的落实各项评价活动,确保相应的评价分析活动可以有序开展。此外,借助激励机制的有效运用,加强对具有突出表现的部门和个人的奖励,带动更多的人员参与到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管理与监督中来,全面提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

3.3加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监管力度

相关部门要及时掌握当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情况,并及时总结和分析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改进和优化今后工作提供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更加完善工作体系和有效的解决策略,促使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不断提升。同时,要加大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各种违规违纪问题的监管和惩处力度,在监管过程中,执法部门与监督管理部门要联合办公,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按照国家法律政策与制度规定,遵循相关的管理与监督远侧,使之开展过程更加科学、高效。

结语

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特点,使得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变得愈发复杂,为了确保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明确评价工作细则,不断解决地下水影响评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环评人员的综合素质,采用多种举措保障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的规范,评价结果的准确,为更好的预防和治理地下水环境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王磊.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的探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4):36.

[2]朱良超.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0,11(8):122-123.

[3]吴琼,徐小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0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