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于强

新疆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局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财政支农力度不够

一是政策法规不完善,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扶持力度不足,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二是财政支农力度不够,资金分散,缺少统一的协调机构和管理体系,资金使用效率不高。三是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不够,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缺少资金支持。四是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控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1]。五是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六是税收优惠政策不到位,税收负担过重。总之,在新时期,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2农民增收渠道窄,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

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健全,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农民分享到的利润和好处还不多,这种状况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二是农产品市场发育不完善,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市场机制的发展,农民在农产品市场上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多。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土地流转难度大、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长期存在。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完整的物权权利,导致农民难以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收入;而且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如签订合同不规范、租金偏低、不履行合同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农民难以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再加上政府对土地流转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加大了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

2.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2.1加强政策扶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政府应在法律法规、政策上给予支持。一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指导农业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农业产业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政府与农业企业的行为,保证政府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法规得到有效实施[2]。具体来说,一要建立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二要制定和完善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相关法律法规;三要制定和完善农产品流通政策法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顺利进行。

2.2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要解决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整体素质较低等问题,就需要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从而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首先,要对现有的龙头企业进行整合。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扩大规模、降低成本。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再次,要不断培育壮大新的龙头企业。发展新的龙头企业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及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对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2.3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提供技术服务

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信息网络建设还很落后,尤其是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严重滞后。应积极建设好农业信息网络,对农民进行电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必须以农户为中心,建立各种农业专业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提供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农产品营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营销网络。要培育农产品市场主体,组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或物流中心;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市场流通体系,必须有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来支撑[3]

。应大力发展中介组织,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引导龙头企业与中介组织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民致富。

2.4发展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必须走规模经营的道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实行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经之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规模经营并不理想。我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规模不大,而其所从事的产品却是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以我国粮食加工企业为例,由于其所从事的初级产品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大,再加上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往往规模较小、品种单一、生产分散、技术含量低等原因,使其规模经营成效并不理想。因此,在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扩大产品辐射范围、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等,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2.5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只有在这两个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建立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要加快培育农业科研、推广和中介组织,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4]。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政策,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队伍。要注重对农民企业家和管理人才的培训,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使他们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政策体系,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给予优先扶持。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引导和服务,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何耀华.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探究[J]. 江西农业,2022(10):106-107.

[2] 黄治. 上思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研究[D]. 广西:广西大学,2022.

[3] 张朝. 税收政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研究[J]. 现代化农业,2022(11):73-75.

[4] 霍秀红. 芦台经济开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探讨[J]. 河北农机,2022(3):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