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燃料供应链协同体系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生物质燃料供应链协同体系构建

 ,魏克印, ,潘忠宝, 

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

本文阐述供应链协同管理这一基础范畴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运筹学等技术,从生物质燃料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三个层次,即战略层、战术层和操作层,构建生物质燃料供应链协同体系,本文生物质燃料供应链中的协同问题的研究,有助形成一种上游、下游成员的有效连接,并组成的理想的链状结构或网络结构,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供应链协同运作环境。

关键词:供应链协同   生物质燃料 体系构建

1 供应链协同内涵

供应链协同SCC(Supply Chain Collaboration)是供应链管理的崭新的和最为现实的模式,是供应链业务流程顺畅连续的一种连接方式,即是更有效地利用和管理资源的一种手段。协同主要有以下三重含义:一是在组织层面,对彼此承担责任,“付出和获得”。二是在业务层面,整合了上游、下游间的业务流程,使得各个合作环节的业务“对接”更加紧密,流程更加通畅,资源利用更加有效。三是在信息层面,将成员间的信息系统更为紧密,实现数据的实时流通和信息共享,以便开展协作。

2 生物质燃料供应方式

生物质燃料供应系统包括生物质燃料的收集、加工、储存、晾晒、配送等环节,由于生物质燃料在分类的不同,因此其供应系统的各个环节也不相同,特别是收集方式和配送方式,再加上生物质燃料的分散性和季节性,会直接导致燃料收购成本的增加。

 

2.1 农作物秸秆

农作物秸秆具有分布面积广,对象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收购方式。

(1) 直接收购  生物质发电厂内直接收购农民等秸秆,但这种方式收购半径小,收购量小。

(2) 设立收储站  根据秸秆分布情况,在秸秆相对集中的地点,设立收储站,以点代面收购农作物秸秆。

(3)农村合作组织收购  发动一些有经营头脑的、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农村经济组织进行合作收购或达成协议收购。

2.2 农林加工废弃物

农林加工废弃物主要为工厂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相对比较集中,产量也相对较大,一般可以采取与厂家洽谈,订立收购意向书等方式进行。

2.3 林业废弃物

荒山开垦和造林维护等是产生林业废弃物的主要形式,因此多数采取与林场合作或设置收储点的方式进行收购。

2.4 水生植物

芦苇和湖草等水生植物生长环境比秸秆要求严格,因此所在区域相对集中,因此主要采取设立收储站或依托农村合作组织进行收购。

生物质燃料供应链协同是生物质电厂与染料供应商的协同发展,是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同能更好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也能更好地提升整条生物质燃料供应链的竞争力。

3 生物质燃料供应链协同体系构建

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协调体系是生物质燃料供应链协同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协同体系时应遵循全面完整性、层次性及简明科学、可测性等原则。由于供应链的对象、性质以及内外部环境不尽相同,通过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分析,结合供应链运行特点,建立两层标集:第一层为主指标集,包括联盟伙伴关系指标、系统技术协同策略指标、技术实施指标等三个方面;第二层指标如下所述。

3.1 联盟伙伴关系

生物质燃料供应链协同主要是加强供应链中节点个人、企业之间的协作程度为出发点的。协同需要360度毫无间隙地与合作伙伴相连接,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使之充分地信任,共享信息,市场透明化,进而明确每个联盟伙伴在整条供应链中担任的角色 同时整条供应链要实行一体化的服务方式。

供应链协同要求联盟伙伴相互之间充分信任。信任建立在不断的合作基础上,并且是逐渐的形成过程。信任是基础,也是供应链协同运行的前提。每条供应链的末端需要有生物质电厂和供应商的信息流,这条信息流要求速度快,并且协同领域的所有成员共享信息。信息共享后,信息便代替了库存,拥有最佳信息就可达到最小库存。

供应链协同要求整条供应链中的企业在面对市场需求时要保持透明,整条供应链能够对生物质电厂需求产生最为灵敏的反应,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成本,实现整条链的利益最大化。

3.2 协同策略

生物质燃料供应链协同运行要求链中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求同存异地去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目标是整条供应链的导向系统。供应链协同分为战略层、战术层和操作层三个层面的协同。根据协同在合作强度方面的不同,可以分为战略伙伴模式、重要伙伴模式、大众市场模式。

协同的管理技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库管理—— 标准化的数据储存在一个动态的数据库,使其在整个供应链上顺畅流通;(2)业务流程管理—— 培训、锻炼、激励供应链上的管理者,形成一个协调的团队,分享知识与信息:(3)互动管理——知道在什么时候及使用什么方式与链上的合作伙伴进行沟通;(4)生命周期管理——经由每一阶段的关系追踪供应者,由最初接触、协商、协议、配送、回馈到再提升,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

3.3 技术实施

先进技术是实施联盟伙伴关系和制定协同商业策略的基础和技术保证。网络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先进技术的实施提供了环境,相应的软件系统的不断开发,信息传输技术和数据转换技术的发展,为供应链中企业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供应链协同要求每个节点企业都具有相应的电子商务能力,并实时交流和共享信息,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事务处理的准确性,简化作业过程,提高效率。

表示第一层指标,E为指标集,集合表示为E={, }。(i=l,2,3)各个指标可进行细分,各个指标中的子集各不相同, 为第二层指标,表示中第j个指标,n表示中共有n个子,指标集合表示{…… },各项指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供应链协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见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4 小结

   本文考虑生物质燃料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结合生物质燃料供应链协同运行的特点及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燃料协同体系构建,能够增加企业互信,增强沟通,减少交易成本,并形成一种上游、下游成员的有效连接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供应链协同运作环境。

参考文献:

[1]董进,柴跃廷,任守集,张大巍.基于多代理协调企业敏捷供应链管理模型

[2]徐琪,徐福缘.供需网的一个节点:供应链协同管理与决策

[3]徐琪,Qiu R,徐福缘.集成工作流与Multi-agents技术的供应链协同管理

[4]徐浩鸣,康姝丽,徐建中.面向客户的中国企业供应链纵向协同研究

[5]周金宏,汪定伟.分布式多工厂、多分销商的供应链生产计划模型

[6]秦荪涛,李承娟.基于多智能体的供应链协同机制研究

[7]丁有胜,阮良威.直燃式生物质发电厂燃料收购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