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措施

于浪潮

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

摘要

质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直接反映着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性能水平,深刻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的办学方向,也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发展。全面提升质量,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必然选择。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新向前,要以优质精良高效为追求,更加自觉地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魂、服务发展、全面综合的科学质量观,还要通过强主力、聚合力、增引力、足动力、发巧力,更加系统地推进质量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712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以质量提升为着力点,以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为目标,旨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并从目标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实施保障等方面作出了系统部署。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需要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质量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重要作用,更加自觉地树立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观,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强主力、聚合力、增引力、足动力、发巧力,全面系统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建设

一、质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最直接地反映着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性能水平。质量以事物自身质的规定性为基础,表现为性能的好坏、品质的优劣、水平的高低,与满足主体需要的能力直接关联。围绕着立德树人而展开的、以育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最直接地表现为对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满足能力。缺乏质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就难以满足主体的需要。

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素质能力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时指出: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响。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如果传道者、育人者自身都不能明道、信道,不能严正其身、以德立身,怎么能谈、怎么会做到为人师表、传道授业、立德树人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主体,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怎样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最直接地决定着相关育人理念、育人要求以怎样的形态落到实处,最直接地决定着能否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与引路工作。立人者先立己,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素质能力建设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素质能力建设要更加明确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品德素质高尚、育人水平高超的建设标准、建设要求,更加严格地 抓好师德师风、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建设,不断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精神风貌。

(二)凝高校聚合力

大思政格局中,在全员育人要求下,高校所有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产生影响的因素,都应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环节,成为育人的要素,所有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作用的工作人员,都应包括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成为育人的一员。聚合力,意即汇聚育人众力、凝聚育人合力,就是要紧紧围绕着育人这一共力点,统筹各方力量,挖掘各种资源,协调各项要素,形成方向一致的综合育人力量,产生目标一致的综合育人效用,就是要更加深入、更加充分地进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汇聚育人众力、凝聚育人合力需要绘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员育人的大图景,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团干部、 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等专门力量以及其他教学、管理、服务力量建设;需要明确育人这一核心目标、根本指向,做好同向同行的顶层设计,构建合力育人机制,把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各种力量统成一盘棋,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互相配合,真正实现协同一致、同向发力。

(三)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更好地教育人、引导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吸引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感不感兴趣、认不认可、接不接受、满不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既需要优质内容的供给、有效方式的 推送,更需要对象积极地接受、有效地吸收。如果供给的内容与质量、呈现的方式与方法偏离对象的需求与期待,思想政治工作就很难被对象接受,甚至会被抵触、被排斥。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在

供给需求之间寻找一种有效的对接。只有在供给需求达到协调一致、有效对接后,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产生应有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高质、有效的供给,缺少对需求侧的关注、了解,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产生实际的功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吸引人,既需要优化供给侧,也需要着眼于需求侧,既需要着力呈现品质优、规格高、有生机、更加实的内容,也需要不断改善、创新供给方式,采用更加亲和、更加受欢迎、更加有效的形式、方法与载体,还需要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与期待、个性与特点,更加紧密地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实际、兴趣与喜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