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与养护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分析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与养护管理措施

袁玉芬  

东莞理工学院教育服务公司  523808

摘要:做好园林绿化,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形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适宜的居住环境,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绿化工作也得到了高度关注。基于此,简单分析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并深入探讨对应的管理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再植修复

前言:积极开展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为绿化景观的观赏性提供保证,也可以通过养护延长景观使用时间。加上城市发展使得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对园林景观加强养护管理,可以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空气污染,为群众打造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幸福指数。

  1.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
    1. 苗木移植

园林绿化中包括种植和移栽,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绿化效率,通常会合理选择移植来提高成活率。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移栽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植物的根系,并选择适合的环境条件、温度。而如果要想在反季节进行移栽,则需要根据温度选择合适的土壤,必要时尽量选择阴雨天进行移栽。而且移栽的过程中是需要利用苗根来对树穴的大小进行估计,然后再使用足量的肥料,在上面铺上少量的土壤,促进树木在移植后得以成活。

1.2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主要是根据气候条件、生长习性来进行,减少其对植物的危害,在此过程中严格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一般情况下,采用喷雾来对病虫害起到防治效果。然后,根据虫害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如埋根法、吊瓶法、覆盖法等等。例如,我校栽植的柳树、秋枫等植物容易发生蛀干类害虫,对植物皮肤起到破坏作用,导致养分不能够及时传输,阻碍其正常生长,严重者还会造成园林绿化中植株死亡。对于病虫害防治来说,需要定期做好植物检查,一旦发现虫洞,就说明防治方法不够彻底,需要对其进行加强[1]

1.3施肥与灌溉管理

一方面,水分是各种植物必不可少的生长条件,但是土壤中的水分有限。因此,在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及时提供水分也是养护工作的一个部分。目前,用于养护中的灌溉技术有滴灌、喷灌等。例如,喷灌的灌溉范围则比较大,也需要更多的水,而为了保证高效灌溉并节约水资源,一般情况下是对大型草坪使用该项技术。灌溉工作中对频率、灌溉量进行合理控制也是工作重点,相关人员需要结合生长环境中的土壤、气候、种植时间等条件,确定对应的灌溉方案。

另一方面,首先,按照季节特点,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成分。一般情况下,园林绿化主要是使用复合肥、有机肥等,在春季施肥中则选用复合肥,遵循少施勤施的原则。其次,关注施肥的深度和距离,深度则根据根系的深浅来确定,而施肥距离的控制可以采用散点式施肥的方法,均匀撒施。最后,根据植物的生长速度快慢进行适当施肥,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杂草容易与其抢夺养分,因此在施肥前后都要对杂草进行清除。

1.4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顾名思义就是对植物的根、茎、花、叶等部位进行修剪,使其构成某种特定的结构,实现养护效果。而在进行整形修剪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结合不同绿化环境,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以我校学生社区(宿舍)为例,一期、二期宿舍主要以黄金叶、黄金榕为主,学生社区三期则主要为鸢尾花和射干等为主,由于不同场地植物类型也不同,观赏价值也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整形修剪的方法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其次,在明确植物的具体用途之后,根据其生长周期、生长情况、开花结果等特点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修剪方法。再次,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植物也需要不同的整形修剪方法。例如,在土壤肥沃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乔木,需要修剪成自然式。除此之外,在完成修剪工作之后,要及时做好清洁工作。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植株的免疫力,必须在修剪过后的裸露部位涂抹适量油漆或者愈伤涂抹剂。

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为了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为群众营造出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莞城园林部门也开始对辖区内的绿化植物进行修剪、杂草清除、保洁、树池整理等工作,全面开启绿化养护工作。经过一个月的时间修剪了乔木共162棵,各个路段的灌木绿篱加起来共4400平方米,清理的绿化废弃物更是高达9.7吨。进一步提升了东莞市的城市品质,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1.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1. 组建专业团队

在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也有因人员素质较低,导致植株受损的情况发生。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为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养护队伍。首先,开展年度招聘工作。引进理论知识和养护经验都很丰富的人才,或是邀请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参与养护工作,提高养护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其次,对养护人员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训练,提高其技能水平,使其能够掌握一定的养护技术。然后,加强人员对养护工作的认知,提高其责任感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中,为养护管理工作正常进行提供人员帮助。再次,管理人员可以定期举行科普活动或交流活动。使人员可以在沟通交流中吸收优秀经验,学习先进养护技术。

2.2加强机械化养护管理

一方面,是加强技术研究。在园林绿化中植株会因为气候、土壤等各种条件受到影响,不同的植株也需要组合不同的养护措施。目前,随着对园林绿化养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需求也随着增加。因此,要重视技术研究,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养护设备的进一步完善,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另外,鼓励养护人员对养护工作中运用的技术进行创新改革,推动技术性发展,提升整体的养护能力。

2.3认真采购苗木

在养护过程中,苗木本身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是否完整、美观。因此,养护人员购买苗木之前,就需要制定严格的采购标准,并在进行采购苗木时,需要按照挑选标准选择优质苗木,并做好防范措施,避免部分商家以次充好。然后,为了加强管理,采购环节中还需要增加监督人员,避免招标环节中出现腐败现象。另外,还需要考虑园林绿化的实际情况,对每天的养护工作内容、流程进行详细记录,为后期提供数据支持[2]

2.4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为了更好实现园林绿化的养护,不仅仅需要养护人员参与工作,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其中,倡导群众不破坏园林内的一花一草,只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园林景观的健康成长,充分发挥其观赏价值。因此,园林工作人员要加大宣传力度,采用“线上+线下”的双线宣传模式,扩大对园林知识的了解范围。并借助宣传,培养群众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促进环境保护目标的快速实现。例如,在进行线上宣传时,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官方账号等平台进行宣传,对园林绿化的实际价值、植物养护措施进行科普,借助互联网平台扩大宣传范围。在线下宣传中,可以选定植物,根据其习性、特点、价值、养护措施等内容,制成小卡片,或是将多种植物养护知识集成一本宣传手册进行派发。

2.5做好再植和修复工作

再植工作主要是在部分植株死亡后,为了保证景观效果不被破坏而进行的,需要定期检查植株生长情况,及时处理死亡植株。而修复主要是针对植株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技术改善,包括叶片发黄、干枯、退化等情况。如针对叶片发黄问题,缺素的话只需要配施黄药师就可以,而如果是病虫害导致的,则需要进行杀虫处理,再配以使用增绿套餐喷雾就可以恢复正常颜色,如果情况较严重就需要选择直接去掉部分叶片使其重新萌发。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修复工作主要针对初期症状较轻的植物,对于不可逆的情况,则只能通过更换新植株完成修复工作。

结论:综上所述,在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对移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技术要点进行精细化管理,再借助专业团队、机械化技术等方面工作的支持,提高养护管理效率,真正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提升园林绿化建设标准。

参考文献:

[1]林晓帆.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与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J]. 居舍,2021,(32):117-119.

[2]巩向忠.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要点及养护管理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0):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