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认证体系发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5
/ 2

食品质量认证体系发展分析

李淑洁

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 浙江省温州市325000

摘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 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正是由于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 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近年来, 随着各行各业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 食品的质量问题也频频被媒体所曝光, 这直接导致了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最普遍关心的一大主题。如今, 食品安全已是我国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事关消费者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 是目前公共健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食品行业质量体系认证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相当于是为消费者建立了一道食品安全防线,这在无形之中也会促进国内食品生产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推行食品行业质量体系认证是具有不容小觑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食品质量; 认证体系; 有效控制  

一、进行认证的作用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 工作分工越来越细,人们自己的知识并不能完全满足其愿望。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不全是自身有能力鉴别优劣的简单商品如部分农产品、日用品, 大多数商品由于结构复杂, 或者涉及到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 无法通过表面直观进行鉴别优劣, 并且部分产品价格昂贵, 如果挑选不当, 势必造成大的损失。所以, 要获得绝大多数我们用来满足自己需求的事物, 我们都必须依赖与他人的合作。我们对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很可能一窍不通。为了满足自身需要, 我们依赖着专业化生产者之间的劳动分工, 这意味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专门知识的分工。这样, 就需要专业的手段进行评价做出判定。并且获得认证的生产、加工企业还要接受认证机构的后续监督, 保证其产品能够长期、稳定地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正由于认证活动的这一重要作用, 对于一部分产品要进行强制性认证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开展国家市场准入条件和政府采购的必要条件。

国食品安全现状

1、原材料生产环节。周围环境不仅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植物、动物的生长。在过去,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比较落后,主要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所以给大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某些植物或者动物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重金属富集、细菌真菌污染、药物残留超标等等。用这些已经受到污染的原材料生产出的产品必然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比如,当前人在买菜时往往会根据蔬菜的“颜值”进行选择,而菜农也正是因为消费者的这种选菜心理,所以会用各种各样的药物增加蔬菜的颜值,而这些药物绝大多数都是激素,甚至还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如果不能保证食品生产原材料的安全性,那么无论如何加工原材料最终的食品安全性也很难得到保证。

2、食品生产环节。食品生产环节也会对食品的质量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食品行业的兴起带动了很大一批食品生产商,而这些食品生产商在招聘员工时并不会考察他们的综合素养,基本上只要是年轻力壮的劳动力他们都非常的欢迎。这就导致企业员工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员工为了提高产品的“颜值”,就会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却没有考虑这些添加剂防腐剂是否会对人体带来不好的影响。不仅如此,很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会对员工的一些错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会变相地鼓励员工使用各种添加剂、防腐剂,以此来使自己的食品看起来更美味、保存时间更长。食品生产是最考察企业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心的环节,也是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该重点监管的环节。然而,很明显国内食品生产环节一直以来都是监管的难点,基本上只能依靠企业的自觉性来保障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性。

3、食品监管环节。与过去相比,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日趋完善,但是与飞速发展的食品行业实际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做好食品监管工作不仅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是发挥政府基本职能的重要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很多食品生产、销售企业之所以如此肆无忌惮地生产缺乏安全性的食品,就是因为政府监管工作不到位,让这些企业有了可乘之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起步比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质量安全管理的权限分离,质量检测和手段未能与国际接轨,食品安全信息交流渠道不顺畅,制约了政府食品监管作用的发挥。

、食品行业质量体系认证方法

推行食品行业质量体系认证不仅是增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食品安全性的必然选择。在新时代背景下,食品安全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找到食品行业质量体系认证推行方式与方法符合人类发展的根本需求。

1、国企要发挥榜样作用。从政府的角度来讲,要想更快、更有效地推行食品行业质量体系认证,就必须从自身做起,首先应该对国企严格要求,并从多个方面入手发挥榜样作用。政府相关部门要以国企食品企业为起点,不仅要做好前期各项调研工作,以食品行业实际情况为根本,制定行之有效的食品行业质量体系认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原则,要避免盲目性在保障企业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做好食品安全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当然,国企要严格按照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生产、销售食品,同时还要帮助中小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帮助他们规范生产工艺。食品行业质量体系认证推行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所以不仅政府要有信心和耐心,同时食品企业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为提高食品安全性与国民对国内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信心做出努力。

2、加强对食品行业质量体系认证的宣传力度。一是政府要加强对食品行业质量体系认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力度,不仅要让公众对食品行业质量体系认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对国产食品的信心,同时还要让企业明白当前国内食品质量安全现状,从而让他们看清楚庞大的食品消费市场下隐藏的发展挑战,这样更有助于规范食品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环节; 二是国内食品企业也要学会居安思危,不但要认识到来自于国内同行的竞争压力,更应该认识到国外食品企业给自己地位带来的威胁,并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食品质量。事实上,无论是推行食品行业质量体系认证还是对食品质量进行监管,政府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真正对食品质量安全起到决定性的仍然是食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所以,这就意味着食品企业要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质量而制定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并且以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为基础,明确企业内部的食品管理体系,对消费者的健康负责。

食品行业质量体系认证不仅是增强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食品安全性的必然选择。为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国内食品生产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

参考文献:

[1] 卢振辉.中国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战略框架研究[J].技术壁垒,2018,(6):25- 28

[2] 钱永忠.中国食品质量技术标准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农业质量标准,2019,(6):29- 32

[3] 王晓霞,程溯兰.我国食品质量产品认证制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业质量标准,2018,(3):31-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