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音乐师范专业“三课堂一实践”培养体系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新课标背景下音乐师范专业“三课堂一实践”培养体系的构建

罗娟娟

(湖南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作为社会基础音乐教学的传播者,音乐学专业应具有良好的音乐技能和全面的音乐素养。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要重视组织、调节、创造、综合能力的培养,从歌唱、演奏、自弹自奏、综合实践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新课标下的“三课堂一实践”培养体系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能力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怎样能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更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是我们一直的追求。

关键词:师范;音乐;三课堂一实践

引言:作为社会基础音乐教学的传播者,音乐学专业应具有良好的音乐技术和全面的音乐素养。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音乐专业学生音乐技能训练的第一线,对音乐专业学生音乐技能与素质的培养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高师学生的专业课程内容较为全面,“三课一实践”是高师的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其组织、调节、创造、综合实践的能力,使其在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

一、概念综述与特征分解

(一)新课改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教育思想,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以“四有”为目标,以“四有”为核心。新课程改革是适应当前我国教育状况的一项改革,对促进我国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新课标新要求

新时期,我们急需有创造性和独立思维的人才。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已不能适应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新课标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开放的教育模式,也就是不再需要“标准答案”,而是由学生自己的想法来表述,让这个世界多一点声音。老师们面临着蓬勃发展的青年才俊,教学工作是老师的责任。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1]。老师的工作是用脑子做的,要不断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老师要有坚实的基本功做后盾;其次,老师的工作很有创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不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要有创意,教学也不能一蹴而就,老师要有耐心,要有一定的权威。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必须进行一系列的、长期的专业培训,将所教授的各类知识与技巧牢牢地掌握,并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热爱自己的学生,这些都要求教师具备足够的专业性和文学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三课堂一实践”培养体系

()三课堂之一:歌唱能力

高师的声乐是高师的必修课程,在大学里,学生的歌唱方法、歌唱的情感处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将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歌唱是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嗓音响亮、感情丰富、自然流畅。在课堂上,通过让同学们在舞台上唱歌,可以促进他们的参与和互动,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的音乐课变得生动活泼。弘扬民族文化,这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戏曲、民歌是音乐课堂的一大亮点,是音乐教学中的一大特色,因此,在歌唱上,教师要全面发展,耳熟能详的戏曲、民歌也要求老师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在音乐教师的教学中,有必要将“戏曲”等列为必修课程,使师范院校的学生有更多的认识、更全面的学习,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2-3]

(二)三课堂之二:演奏能力

钢琴是高师院校的一门重要课程,作为音乐教育的第一选择,必须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清晰、精确的弹奏可以使学员对作品的旋律、速度、节奏、情感有较深的理解[4]。然而,有些学校却没有这个条件,有些学校有电子琴、电钢琴、手风琴等乐器,因此,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旋律和情绪,进行适当的挑选和编排,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同时,在学校还开设了手风琴选修课,为学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从而为学生的音乐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三课堂之三:自弹自唱能力

自弹自唱是所有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音乐技巧,也是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自弹自唱是将钢琴、声乐、即兴伴奏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种很常见的情况。要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提高学生的自弹自唱能力[5]。在课堂上,教师自己演唱的音乐作品的质量,将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真正的课堂上,老师说一句,学生就会跟着老师唱一首歌,然后跟着唱一首歌,就能让学生们下意识的跟着唱,从而掌握整首歌。

()实践

基础技能教学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使其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制定更好的教学计划。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该项目以培养应用型、师范型人才为核心,鼓励学员在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进行表演,或通过义务授课的形式到学校实习,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应用知识和适应能力。就拿《自弹自唱》来说,学生们在进行表演、教学时,能够将自身的理解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创造性地表现出课程的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日益趋向于综合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6]

结语:高师音乐专业的主要目标是为中小学提供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同时也提供一定的职业培训,使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获得全方位的音乐知识。“自弹自唱”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基本素质,也是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基础。高师音乐专业既要合理安排音乐专业的教学内容,又要注意“自弹自唱”教学时间的安排,使其自觉地重视和掌握与之相关的课程。总之,从高师音乐学院的学生们看来,“自弹自唱”的训练,对他们以后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对他们的教育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玉丹.音乐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艾雨与傅聪谈音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4.

[3]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IJJL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03).

[4]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张婧灵.浅谈高师音乐教育中自弹自唱的审美标准[J].黄河之声,2019(16).

罗娟娟(1978.10)女 汉族 湖南岳阳人 硕士,讲师,从事钢琴与演奏、伴奏与弹唱教学

课题: 《新课标背景下音乐师范生“自弹自唱”实践性知识生成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ZD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