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分析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6
/ 2

泵站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分析及建议

蔡辉

蒙城县茨淮新河工程管理所    安徽省毫州市   233500

摘要:

对于泵站工程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许多泵站工程在建设完成后没有标准化的运行管理体系来规范管理工作,受限于制度、资金、维护等因素的影响,运行管理的实行效果较差,使泵站无法维持最佳的运行状态,导致泵站的运行效率降低。为了能有效加强对泵站运行的管理,本文结合管理工作中的要点来探讨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参考建议实现加强对泵站工程运行进行管控的措施,从而实现保证泵站工程运行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泵站工程;泵站运行;管理情况;建议

引言:

泵站工程运行主要起到排灌、调供水、防洪等作用,属于重要的基础设施,因此对于泵站需要通过管理工作的开展来保证运行的稳定、安全。在管理中严格按照泵站的运行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从而高效完成排灌活动,并做好对泵站的定期维护,使泵站中的机组与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泵站发生故障问题。

一、泵站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分析

(一)受设计影响泵站运行效率低

设计所导致的泵站运行问题会影响运行管理工作的展开,我国在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泵站作为基础设施的一种,许多工程都有着建设年限较长的情况,而这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以往设计标准无法达到现行泵站设计标准的情况,并且受时代因素的影响,对于泵站设计审查不够严格规范,导致一些泵站在运行和管理中存有缺陷,降低了排灌的效率。例如泵站的自动化工程建设,我单位管理的所有泵站重建于2008-2020年,前期大部分泵站的设计中均未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而这也导致今天泵站工程运行效率降低进而影响泵站运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没有自动化控制就不能很好地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无法达到泵站标准化。通过数字化、自动化的监控系统可以减少事故,大大地提高泵站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对于泵站的安全运行及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现行泵站运行管理体系较为落后

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泵站多数是采用固有的规章制度开展运行管理工作,但受现今水管体制改革及泵站工程建设改造等因素的影响,原有的规章制度在管理中有着部分内容与现行标准不符的情况,并且过去对于泵站工程粗放化的管理模式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在生产与发展中对泵站工程的使用要求,对于运行管理所执行的制度存有不够完善的情况,使运行管理的开展效果不够理想。

其次,在资金支持方面,目前我国的国有泵站主要采用自收自支的模式进行运营,同时因泵站工程的国有性质在实际中也体现出了公益性与准公益性的特征,同时泵站属于独立运行单位需要进行自主管理,虽然地方政府会给予一定补助,但实际对于灌溉费用的收取有一定的难度,泵站运营资金有限,在泵站的管理与维护中有着经费缺乏的问题,对运行管理的开展造成一定影响。

(三)泵站定期检查与维护管理不到位

在运行管理中对于泵站的定期检查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会导致机组设备带病作业的情况,并且一些初期并不严重的问题也容易被忽略,进而导致在长时间带病运作下出现损坏情况。同时现今有许多泵站在建设后存有着超期服役的情况,泵站在运行中机组零件磨损、老化、失修等情况也较为常见,对于存有隐患的泵站设备及零件,未及时进行维护检修将会增加泵站故障事故的发生几率,进而在运行管理中使维护成本增加。如泵站的主机组存在严重老化现象,降低了相关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与安全可靠性,泵站内部进出水管道以及闸阀等部件存在严重的锈蚀问题,进而引发爆裂隐患。

二、加强泵站工程运行管理的建议

(一)优化设计保证泵站的稳定运行

在对泵站工程的管理中,对于一些老旧的泵站,可以根据现行规范标准进行改造,在改造设计中进行实地调查,确认泵站中设备情况与工程条件是否适合进行改造,一般情况下是对泵站内部进行优化,主要包括格栅间、进水池、设备间、进出水管路、变配电间等的改造优化,使泵站在运行中设备的运行能够满足规定的排灌要求。而对于新建泵站,则应在设计阶段就参与进行管理,严格按照行业规范确认泵站的设计是否达到标准,并在对泵站工程设计审查中优先考虑泵站质量与运行效率,结合实际工程条件选择最优的建设方案,使运行管理在后续泵站运行使用中能够高效进行,降低设备的损坏率,提升泵站运行效益。

(二)优化运行管理体系强化管理实效

首先,需要根据目前我国对于泵站的管理规定来明确在实际中所需注意的规章制度,并结合现有的泵站工程标准及运行内容确认具体的管理要点,制定详细的制度对泵站运行管理的开展进行规范。由于在泵站工程运行管理中所涉及的内容及项目较多,且还有着一定的专业性要求,因此对于制度要保证细化落实到每一个项目上,加强执行环节的规范来进行标准化管理,为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其次,要加强资金管理,在泵站工程中资金的收支来源有省级单位的补助,在排涝中所产生的电费由地方政府财政负责,而在灌溉中是向用户进行水费收取,为了保证泵站能够正常运转,需要按照规定对收费环节进行管控,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加强收费管理力度保证泵站收入能够及时入账。并且需要根据泵站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维护所需支出的费用进行规划,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整修改造的设备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因维护不及时而增加泵站运行成本。

(三)做好泵站检查与维护保证运行安全

对于泵站工程应根据运行情况确定检查间隔与频率,尤其是一些服役年限较久的泵站工程更容易发生老化与故障问题,因此检查间隔应相应缩短,尤其是关键部位的零件与主机组要进行重点检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泵站工程运行问题并进行处理。在泵站中机组与变配电设备应作为重点检查项目,以此来保证泵站运行的稳定性。在开展检查工作时,应对设备启闭的运行情况以及建筑物裂缝进行检查,及时向运转部件进行加油处理,使制动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得到保障。在汛前以及汛后还应对丝杆进行定期保养与清理,防止电气设备出现短路、漏电等相关问题,使接地可靠性得到保障。

(四)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由于现今泵站的运营模式属于独立的管理单位,因此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做到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来维持良好的管理效能。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使管理人员可以对泵站的构成及运行要求进行更为深入的熟知及掌握,有利于以专业的态度对泵站工程运行中的情况进行处理。关键部门需要对岗位培训工作进行强化,针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效加大培训力度,并对多层次的培训方式进行采用,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更多的管理方式进行掌握。与此同时,还需要对高学历人才加以引进,使高级技工数量得到增加。加强对专业人才的考核,从而在泵站工程中能够使专业人才到对应的岗位上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使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总结:

泵站工程的运行关系着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行效率,因此在实际中需要通过运行管理来满足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要求。在实际中通过分析泵站工程的运行特征了解在管理中的要点,并结合目前对泵站的管理现状探讨相关工作中的不足,以此为基础提出优化泵站运行管理的措施,完善运行管理中的制度体系,保证管理工作可以规范化落实,实现推动泵站运行管理精细化、高效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吉全之.农业水利工程中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探索[J].核农学报,2022,36(12):2553-2554.

[2]徐国谦.精细化管理在泵站工程运行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珠江水运,2022,(18):98-100.

[3]谢芳.泵站工程运行管理情况分析及建议[J].市政技术,2019,37(04):197-198+242.

[4]卢有霖.小型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07):98-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