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5
/ 2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对策

李朝

天津师范大学     301800

摘要:自十九大的召开以来,乡村振兴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而实现乡村振兴中必然少不了人才的支持,因此打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成为重中之重。但是结合近些年的乡村发展来看,因为人员流失、培育机制欠缺等诸多因素,使得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效果并不理想,从而进一步限制了乡村振兴。本文也正是基于这一现状,着重分析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为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养对策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发展关键在于农村的人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占据着数量上的优势,但缺少质量的保证。因此需要从基础知识教育、专业技能水平等多个方面来进行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为了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需要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农业经济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此期间以构建专业的科技人才队伍为主要目的,为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从而提高农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一)人才流失率逐年递增

从我国目前的相关人口统计数据来看,呈现出逐年递减的态势,其中农村青壮年的流失所引发的问题作为严重。因为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生活环境以及相关的发展规划等原因,大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机会,纷纷涌现城市,所以这也就导致农村的使用人才结构偏于年轻化以及老年化,缺少中坚成熟力量,进而导致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举步维艰,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当中的优秀人才也逐年递减。

(二)人才队伍综合素养偏低

一直以来,相较于城市区域,农村在教育环境以及资源上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也正是由于缺少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支持,导致我国农村教育水平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除此之外,农村地区的人员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忽视教育的作用,使得部分学生早早辍学务工。据统计,现阶段大部分农村地区具有高等学历的青壮年少之又少,而这也就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较大难度。

(三)培训再教育机制不健全

农村实用性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因为某种程度上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决定其实践能力。针对这一点,各个农村地区也在积极调整和改善,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培训再教育机制,但是实际结果却并不理想,大多数人员在培训过程中只是走走过场,并未真正学习和掌握到相关的知识与能力。

二、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完善对策

(一)创造环境留住人才,激发实用人才活力

为了能够有效留住人才,就需要农村地区不断挖掘自身优势以及借助国家支持,为实用人才提供相对优越的环境。此外,农村地区可以通过自身能提供的相关物质、政治、政策条件,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而有效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远见的专业人士或是领军人员,以充分激发人才活力,带引农村地区抓住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不断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伟大战略。

(二)革新教育制度,提高实用人才素质

近些年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的发展,都可以明显看出,教育水平与地区发展水平之间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对此作为政府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从而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条件支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着手进行:首先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于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将农村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提升农村地区人民的教育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做好普及教育扶贫向教育精准扶贫转变,从而真切实解决贫困地区教育水平低下的问题。其次,进一步发挥我国职业技术学校的作用,为了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农村地区的发展需要,政府可以着重培养农业、畜牧业等相关类型的专业化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向农村地区输送专业化的农业教师,来进一步强化人员的专业知识,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最后,针对农村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的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各级政府应坚定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均衡发展,不断向贫困地区以及偏远乡村输送优质的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实用人才素质,实现以人才振兴乡村的目标。

(三)优化人才培训体系,培育优秀实用人才

对于农村地区来说,需要树立正确的实用人才培养理念,即坚持教育普及以及建立专业化的培训机制,来为农村今后的长远发展和振兴提供重要的人才储备。其中对于人才培训机制的建立,可以优先进行技能培训,从而有效提高农村人民的实际技术水平,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展开和落实:首先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的带引作用,积极牵头并加以组织,同时确保相应的经济支持,从而减少农民在培训过程中的经济负担,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工作中来。其次,制定出更为合理的培训规划,简单来说,就是需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训方案,使得培训结果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的发展需要,以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充足动力。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培训工作的时间,应该尽量考虑农村的生产情况,最大程度上避开农忙时节,具体可以实行分阶段、参与式的培训方式,将知识学习、技能掌握真正落到实处。最后注重培训后的跟踪服务,也就是说政府部门需要对前期的培训成果进行验收,查看其是否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帮助以及能否有效解决农村地区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后续对培训方案进行调整与完善。

结语

总的来说,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只有在推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建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乡村的长远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在实用人才的培养上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在实现乡村振兴上举步维艰,缺少必要的动力支持。为此,各个农村地区应不断反思,明确自身的局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利用国家的相关政策等条件支撑,改进和完善农村地区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制定出更为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多种培养方式,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实用人才的培养效果,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推动农村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万杰. 浅析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对策[J]. 农家参谋,2022,(22):162-164.

[2]张国昌,吴书婷. 浅析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短板及建议[J]. 农家参谋,2021,(06):4-5.

[3]刘婷.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实用人才的困境及其路径探析[J]. 农村实用技术,2020,(10):49-50.

[4]张晓霞,张虎天. 浅析农村实用人才战略助推乡村振兴[J]. 甘肃农业,2019,(0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