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灵关怀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的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7
/ 2

浅析心灵关怀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的疗效评价

郭阳 

山东省肿瘤医院,250000

摘要本研究目的 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分析在住院化疗期间采用心灵关怀对患者情绪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00例。在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观察组中,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心灵关怀护理,统计两组患者产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在观察组中,患者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在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显著高于对照组(76%),P<0.05。结论 针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在基础护理基础上使用心灵关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其焦虑抑郁的情绪,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灵关怀;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疗效

在最近几年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持续走高,原因也更加多样化。患者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就必须要采用一系列的治疗方式,比如化疗、手术和放疗等等,这些都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在化疗时,一些患者容易产生抑郁、孤独的情绪,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在本研究中,主要是分析心灵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我院在选择在2020年7月到2022年7月期间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为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00例。在对照组中,包含男性患者56例和女性患者44例,患者年龄为52到78岁,其平均年龄是(59.8±4.7)岁,其平均病程是(1.7±0.8)年。在观察组中,包含男性患者58例和女性患者42例,患者的年龄为49到79岁,其平均年龄为(58.19±5.2)岁,患者的平均病程是(1.2±0.7)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按照患者的治疗程序设置护理规划,在化疗过程中,做好患者皮肤护理,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评估。在观察组中,主要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心灵关怀,包含:

(1)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在患者入院之后,必须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病情,同时了解其文化水平和家庭状况等等,从而能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其产生心理困扰的原因,设置有效的护理对策,同时设置相应的护理内容。

(2)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在患者入院之后,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医院状况等等告知患者,减少患者陌生感,让患者做好接下来的治疗准备。要将一些积极的治疗案例告知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减少他们紧张焦虑的情绪,促使患者充分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加强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家属的积极性,让家属更好地关注患者,给患者带来更多支持,给与更多的鼓励,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促进以后的治疗。

(3)在化疗时分散患者注意力

在护理中,要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同时让患者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比如下棋、看书和听音乐等等,彻底分散患者注意力,避免患者产生不良情绪。

(4)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

恶性肿瘤患者一般情绪浮动大,患者容易绝望、恐惧等等,特别是在化疗中,患者出现脱发、呕吐等等反应时,他们的不良心理将会更加严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给患者带来更多关心,同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和患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做好心理准备。

1.3评价指标

焦虑和抑郁情绪统计:针对两组患者,使用SAS、SDS评价量表统计患者的评分。其中,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越严重。

护理满意度统计:使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收集和统计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均数±方差”,计数资料表示为“n(%)”,利用“t”和“x2”进行检验,当P<0.05时,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对比

在护理之前,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护理两周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具体参考表1。

表1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SAS

SDS

SAS

SDS

观察组

100

(62.4±7.5)分

(58.9±5.5)分

(31.2±2.5)分

(34.3±2.9)分

对照组

100

(63.4±7.4)分

(59.9±5.7)分

(39.4±3.7)分

(39.4±2.7)分

注:护理前t=(0.6711,0.8927),P>0.05;护理后t=(12.9848、9.1013),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对比分析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参考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组别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56

40

4

96(96%)

对照组

40

36

24

76(76%)

注:x2=8.3056,P<0.05。

3讨论

当前医学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护理保健意识不断增加,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恶性肿瘤一旦发现,疾病进展十分迅速,同时有着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治疗需要的费用大,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很大压力。研究表明,肿瘤的发展和患者的情绪有着很大关系,然而在患者确诊之后,面对着各种并发症以后预后问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影响到治疗效果。据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在面对肿瘤时,常常会产生死亡暗示,这就加剧了他们的负性情绪。

心灵关怀是心理护理的干预理念,通过给患者带来关爱和关怀,加强患者心灵指导,减少他们的不良情绪,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为了对该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在本研究中选择了恶性肿瘤患者200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心灵关怀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显著比对照组(76%)高,P<0.05。这表明在肿瘤患者中,心灵关怀能够减少他们的负性情绪,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实施心灵关怀能够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他们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自梅,陈国连,凌瑛等.临床心灵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0):111-113.

[2]赵琬莹.心灵关怀干预对胃癌病人照顾者压力及疲劳的影响[J].循证护理,2018,4(09):857-859.

[3]杨丰华,刘东英,卫莉等.临床心灵关怀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5):3062-3066.

[4]王自梅,唐江艳,李燕.心灵关怀对恶性肿瘤住院化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的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