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的护理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8
/ 2

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的护理研究进展

张乃心

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本文对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介绍缝线固定法、常规腹腔引流管胶布固定法和细小腹腔引流管固定法等固定方法,明确其优缺点,以便在临床使用中,根据患者病情、引流管大小、置管时间等,选择适宜的固定方法,让更多患者受益。

关键词:腹腔引流管;引流管护理;引流管固定;护理研究进展

腹腔引流管在外科手术中较常用,有排出多余腹腔积液和观察并发症等作用[1]。非计划性拔管是腹腔引流常见并发症的一种,会延缓切口愈合。因此,加强腹腔引流管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就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腹腔引流管固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1固定材料

临床上常用固定材料有普通医用胶布、3M胶布等。普通医用胶布黏性差,易过敏,且易卷边等,影响临床护理工作,造成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3M胶布有高黏附性、低敏性和良好弹性,临床使用频率高[2]。但3M胶布价格较贵。对此,选择固定材料时,应以患者实际情况、置管时间等为依据,选相应胶布固定。

2固定方法

2.1缝线固定法

是一种传统固定方法,是用手术线固定,但易引起不适和疼痛,会提高非计划性拔管概率,影响早期康复效果,不利于加速康复护理的开展。虽然缝线固定法存在一定不足,但此方法属基础固定,术者可通过使用有效止痛方法等,减轻患者不适感。并且在固定后,还可通过有效二次固定等方法,减轻牵拉作用,继而减轻疼痛。

2.2常规腹腔引流管胶布固定法

2.2.1结绳法固定法

宋金美[3]表示,结绳法固定法,取材方便,固定方法方便易学,且不会压扁引流管。赵红等[4]表示,采取结绳法固定法,能减少引流管需再次固定例数,减少皮肤损伤,方便离床活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舒适度。

2.2.2“字型螺旋固定法

可以增加胶布、引流管、皮肤之间的黏合面积,并可有效的避免引流管扭曲、反折。任秋平等[5]探讨该固定法在肝癌切除术后引流管固定的应用价值,能有效减轻引流管牵拉痛和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2.2.33M碟形交叉法

在临床较常用,有操作简单、材料简单易得等优势,但是引流管固定效果在皮肤清洁度、活动度等影响下,导致固定效果欠佳,所以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

2.2.43M举平台法

在临床较常用,李长安[6]表示,3M胶布高举平台法的胶布固定端与皮肤接触面积较大,具有较好的黏合效果,能延长胶布使用时间,舒适度较高,致敏性低,能有效减轻因固定不当引起的疼痛症状,利于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且能减少脱管,延长引流管使用时间。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但3M胶布高举平台法美观度欠佳。

2.3细小腹腔引流管的固定法

2.3.1思乐扣固定

陶新茹[7]表示,思乐扣固定无需缝合,不易松动,患者舒适度高,不会明显影响日常生活,能有效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方法适用于腹部置管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患者,常规开放或腹腔镜手术患者不适合此固定方法[8]

2.3.2干性固定法

干性固定法在引流管口斜上方固定,可避免敷料被渗出液浸湿,U型固定能缓解外界拉扯力,达到固定导管、预防脱管的目的。

3小结

综上所述,各种引流管固定方法各有利弊,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管路发类型、置入时间长短、置入部位、情况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洪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选择性腹腔引流患者引流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05):7-10.

[2]邵世蓉,刘欢.3M胶布联合液体敷料固定在胸部正中切口护理中的皮肤拉合作用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02):86-88.

[3]宋金美,施娟娟.结绳法在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13):30.

[4]赵红,孙盼盼,王芳.螺旋结绳法在心外科术后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评价[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6):140-142.

[5]任秋平,肖凤鸣.肝切除术后腹腔引流管固定法改进对快速康复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 8,47(24):3236-3238.

[6]李长安.3M弹力胶高举平台法、3M透气胶蝶形交叉法及导管固定装置法在肝胆腹腔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0):84+159.

[7]陶新茹,齐红云,郎丽娜,等.两种导管固定方法管理PICC导管滑脱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5):74-75+78.

[8]赖永明星,温贤秀,夏琪,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免缝式固定装置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02):134-137.

[9]郑小静,郝晓玲,陈秀梅,等.探讨三种挤压方法对PTCD管引流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21,9(04):452-455.

[10]范本芳,杨海霞,何伯圣,等.PBL结合微视频健康教育方案在PTCD带管患者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06):62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