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检查前要注意的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1
/ 1

血脂是一种很关键的生物化学物质,它包含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固醇、类固醇和糖脂类脂等,是人类生活细胞基本代谢所必需的产物。目前,现代临床医疗上采用的血脂检验一般是对血浆中脂类的理化检验,包含总胆固醇、胆固醇酯、甘油三酯等指标。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重大危险所在,血脂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血脂水平,并且可以及时发现治疗后血脂水平的变化。高血糖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机理受遗传和环境的联合影响,常伴有内分泌和新陈代谢紊乱。

血脂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这些胆固醇水平可能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慢性冠心病事件。减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可以减少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并阻止粥样斑块的进一步发展。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高血脂通常是由肾病综合征、高血糖和胆道梗阻等病因引起的。研究发现,与健康体检病人相比,慢性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明显提高。甘油三酯水平提高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原因,其变化受到年龄段、性别和食物的直接因素。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慢性糖尿病等疾病也会引起人体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提高。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损害发展程度就越低。所以,通过测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或HDL-C/TC比例,可以有效地评价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此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是动脉粥样硬化产生和发展的首要风险原因所在,其中LDL-C水平提高是导致慢性冠心病、高血糖等疾病的关键原因。

在开展血脂检测之前,应该考虑下列七项问题:①在开始体检前,应该保证健康的饮食。不要因为达到"好看"的标准而刻意节食或吃素,也不要吃太多肉类食物,否则会影响医生对血脂水平的诊断。推荐在开展血脂检查前两周内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这样才能反映出实际的血脂状况,并且能够帮助医生确定是不是应该采用药物,以及正在服用的药物量是不是合适。②在采血前三天内,应避免大规模喝酒,因为这会抑制蛋白质酯酶活力,导致肝功能合成的异常胆固醇增加,血浆中异常胆固醇的排除速率减慢,从而使甘油三酯水平提高,影响检测结果。此外,甘油三酯也很易于受到短期饮食中脂肪含量的直接负面影响而增高。我们以前碰到过一位患者,他在化验前一天食用了大批烤鸭,第2天抽取的血浆呈乳糜状,这些"浑浊"血浆的通透度极低,显然会直接危害化验结果。为了避免血脂升高的假象,在抽血前三天内应该尽量避免高脂肪饮食,比如聚餐。此外,在采血前二十四小时内,应该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比如短跑、打球、跳高等。过度运动会导致血液中脂肪酶活性增加,从而降低血脂水平,影响检测结果。④在抽血前,应该保持空腹状态,因为甘油三酯的水平容易受到食物中脂肪的影响而升高,因此建议在抽血前十二小时内,不要进食任何食物(包括正餐和零食),以免引发血脂异常。采血前一晚可以少量饮水(一般不超过500毫升),但当日晨起不宜大量饮水(服药时可少量喝水)。人身体的脂类、糖类和蛋白质三个新陈代谢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影响,而摄食的一些营养物质各种因素也会对高脂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巨量摄食糖分会导致甘油三酯水平的上升。所以,在抽血前的12小时内,除了少量饮水,所有的食物都不能吃,要保证绝对空腹。⑤在采血前一晚,应当按照医嘱服用降脂药物,并且在当天早上应当告知医师所用药品的品种和用量。⑥在采血前,应当尽可能保持静坐五分钟,不能在进行化验期间四处走动或赶去做任何检验,采血时应当采取坐位。研究发现,当人躺下五分钟后,胆固醇水平就会开始下降,20分钟后可以降低10%—15%;而站立二十分钟,胆固醇水平可以降低6%-10%。为了确保测定血脂的准确性,建议检测者在验血前注意静坐5—10分钟,以及每个抽血时保持一致的坐姿,以减少对化验结论的负面影响。⑦在有创伤或病毒感染的情况下,应避免测定血脂水平,因为血脂水平可能会根据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特别是在急性感染期间。为了确保高脂程度的准确性,建议在没有急性病、传染、外伤或术后的状况下接受化验。此外,血脂水平可能会伴随某些生活条件和病理状态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例如外伤、严重传染病、高热、心肌梗死,以及女性的月青春期或怀孕期等,这时候检测得出的血脂可能是非真正的血脂水平。特别是在急性感染期,血脂水平会显著异常。因此,在身体状况稳定的状况下,应该进行血脂检测,包括没有急性病、外伤或术后等状况。妊娠后期和哺乳期的妇女,血脂水平或许会上升,因此这些阶段的血脂检测结果仅供参考。为了获得正确的结论,提议在暂停哺乳三个月后再进行抽血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