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儿童用药安全——系列儿童用药科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6
/ 1

关注儿童用药安全——系列儿童用药科普

王学波

宜宾市妇幼保健医院 四川宜宾 644000

人们都知道生病了要吃药,只有及时吃药才能更好的促进病情的恢复,但你知道儿童在生病了之后应该怎么用药吗?根据医学统计显示,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是成年人的2倍,新生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更是高达成年人的4倍!只有针对儿童采取正确的用药方式,才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好的保障儿童的用药安全,进而帮助儿童健康的成长。

1.不要用果汁或乳制品让孩子服药

在为孩子送服药物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使用果汁或乳制品进行送服,但果汁当中的果酸却会与药物当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而乳制品则会在儿童的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并影响药物的吸收。因此,家长应当避免使用乳制品或果汁送服药物,而且在孩子服药之后应当间隔至少一个小时候再让孩子喝果汁或乳制品。

2.不要在喂药时加糖

有的家长为了掩盖药物的苦味会在孩子服药的时候加糖,但糖当中通常含有较多的其他微量元素以及杂质,这些物质很容易与药物中的鞣质与蛋白质等成分结合并影响药效,同时还有可能干扰孩子对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吸收。因此,家长应当避免加糖喂药,而是采用其他的措施喂药。

IMG_256

3.不要强行为孩子灌药

在很多儿童生病之后,家长为了让孩子尽快康复会用撑开孩子的嘴巴,捏着孩子的鼻子强行灌药,这样不仅容易导致孩子对服药产生恐惧,更容易因为孩子的挣扎而导致药物的误吸。只有采取正确的方式安抚孩子,并且使用药匙、滴管等工具辅助喂药,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4.不要让孩子吃成人药物

目前,市场上专门的儿童药物种类相对较少,价格也相对昂贵,因此一些家长在孩子需要用药的时候就会选择成人的药物减量让孩子使用。但是,儿童并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身体内很多脏器与系统的发育都还不够完善,因此让孩子吃成人药物的话即使是减量服用都有造成危险的可能。因此,家长应当尽量选择儿童专用的药物,而没有儿童专用剂型的药物则需要医生判断儿童需要按怎样的剂量成人药物。

5.不要给孩子乱用退烧药

发烧是儿童生病后身上经常出现的症状之一,很多家长都会在孩子发烧之后让孩子使用退烧药控制体温,有的家长还会让孩子同时服用多种退烧药。但是,目前临床是使用的小儿解热镇痛药大多数都是复方制剂,如果家长让孩子吃多种退烧药就可能导致药物中部分成分的过量使用。只有加强对退烧药物成分的了解,在孩子发烧的时候选用合适的退烧药,才能更好的控制孩子的体温。

IMG_256

6.不要让孩子乱吃维生素

维生素是孩子生长过程当中必须的营养成分,但这并不意味着维生素可以随意服用。例如,婴幼儿单次服用超过30万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可以导致急性中毒;服用维生素E过多容易导致孩子出血;空腹服用维生素容易导致尿路结石,等等。只有在孩子缺乏维生素的时候让孩子适当的补充维生素,才能更好的避免维生素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7.不要让孩子乱用抗生素

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感冒发烧就让孩子吃抗生素,认为抗生素是“包治百病”的“神药”,这其实也是错误的做法。事实上,抗生素药物只对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有效果,而当孩子没有受到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一方面会影响孩子体内正常菌群的状态,另一方面会导致病菌对抗生素逐渐形成耐药性,进而导致孩子真正需要抗生素的时候抗生素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只有根据医生的诊断合理运用抗生素,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远离细菌感染。

8.不要随意对孩子用药或停药

在孩子服药控制疾病的过程当中,有部分家长缺乏对孩子服药的重视,有的时候甚至间隔好几天才想起来让孩子用药,也有家长在用了一两天药物之后觉得效果不好就开始频繁更换药物,这些行为实际上都是错误的。只有严格按照医生开出的药物与药物用法用量让孩子服用,并且在疗效不佳的情况下由医生进行诊治之后再调整治疗方案,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远离疾病的影响。

IMG_256

9.不要随意应用他人分享的处方药

在孩子生病之后最担心的自然是家长,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些康复,但有些家长却为了孩子更快的康复而向其他的孩子得过相同的疾病的家长询问医生开出的处方与治疗的效果,一听说疗效好就立即为孩子换药。事实上,即使是相同的疾病,孩子本身的体质以及病情因素也会对用药的放松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对这个孩子有效的处方往往对另一个孩子没那么有效。即使是家长真的想让孩子换药,也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孩子恢复健康。

对于人们来说,生病之后要吃药是一种常识,但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儿童用药并不像成年人想象的那样简单。只有正确了解儿童用药的禁忌,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儿童服用药物,才能更好的帮助儿童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从而恢复到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