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建筑专业设计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8
/ 2

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建筑专业设计浅谈

龚林方

杭州星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  要:本文针对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介绍了其设计要求、原则和设计流程,并详细阐述了防水、防潮、通风、照明、消防等方面的设计技术,以及环保和节能方面的设计技术。此外,本文还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不同类型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实践经验。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水平,增强其防灾减灾能力和环保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设计防水防潮;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防灾减灾工作,特别是对于重要建筑物,更需要具备防护能力。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作为一种常见的防护措施,在其设计中,需要兼顾结构安全、防水防潮、通风照明、消防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环保和节能等问题。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和分析相关标准和规范,探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要求和流程,提出设计技术和实践经验,并通过案例分析对不同类型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对提高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有所帮助。

一、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建筑设计概述

1.1 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定义及分类

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是指在民用建筑的地下室或地下一层,结合人防设施而设计建造的地下空间。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要求,可分为居住用地下室、商业用地下室、文化娱乐用地下室等不同的分类。

1.2 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要求与标准

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要求和标准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其合理性和合规性对于地下室的使用安全和建筑环保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设计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如《建筑防空设计规范》《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等。

具体来说,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首先,需要保证地下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其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其次,防水、防潮、通风、照明、消防等设施应合理设置,满足地下室的各项功能需求;再次,应考虑到紧急疏散和应急救援的需要,确保地下室的紧急情况应对措施;最后,还需要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证设计的环保合规性。

1.3 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设计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在设计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时,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地下室的安全、舒适和环保。设计原则包括安全性、功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原则。在设计中应保证地下室的结构安全可靠,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合理的功能区域,尽可能节约建造成本,同时还应考虑地下室的环保性,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设计流程

2.1 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定设计任务书和工程范围,明确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和工程量,为后续设计提供基础。其次,需要开展勘察、测量、测试等工作,获取现场实际情况,包括地形、地质、地下水等信息,为后续设计提供参考。接着,需要分析设计要求、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设计方案,包括结构、功能分区、防水、通风、照明、消防等方面的设计。最后,需要对地下室进行安全评估,确定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包括地下室的结构安全、紧急疏散、防火、防盗等方面的评估。

2.2 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设计方案确定
首先,需要根据前期准备工作的成果和设计要求,确定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结构形式和功能分区,以满足地下室的使用需求。其次,需要进行初步设计和计算,确定地下室的主要结构参数和材料,以保证地下室的结构安全可靠。接着,进行地下室结构的分析和计算,确保其承载力和稳定性,包括地下室的负荷分析、土壤力学分析等方面的计算。最后,需要设计防水、防潮、通风、照明、消防等设施,保证地下室的各项功能需求得到满足。

2.3 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设计施工图设计

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施工图设计是设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施工指导文件,为地下室的建造提供指导和保障。具体流程包括:

首先,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细化和优化设计,包括地下室的结构设计、防水、防潮、通风、照明、消防等方面的细节设计。其次,制定施工图和相关技术文件,包括结构图、施工图、设备图、电气图等。接着,进行施工工艺的研究和优化,确定施工的具体流程和方法。最后,进行材料、设备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为后续地下室的建造提供指导。

2.4 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施工与验收

首先,进行施工现场检查,包括地下室的结构、防水、防潮、通风、照明、消防等方面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其次,进行工程验收和检测,检查地下室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包括地下室的承载力、稳定性、防水、防潮、通风、照明、消防等方面的检查。接着,进行消防验收和环保验收,确保地下室满足相关要求。最后,编制竣工图纸和技术档案,为后续地下室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保障。

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方法和技术

3.1 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等。其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另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受力均匀、抗震性能好,适用于地下室较高的区域。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则是较新的结构形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地下室的设计要求,具有较强的防护和防灾能力。

3.2 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防水、防潮设计技术

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防水、防潮设计技术是确保地下室结构安全和防止水患的重要保障。为了保证防水、防潮的效果,设计者需要在设计方案中就防水、防潮进行充分的考虑。可以采用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材料来提高防水效果;在地下室结构的设计中,应当合理设置挡水墙、隔水层等结构,以防止水的渗透和侵蚀;排水系统的设计也是重要的一环,必须确保地下室内的积水及时排出;此外,防潮也是防水的重要方面,设计者可以通过设置防潮层、增加通风量等手段来减少地下室内湿气的积累,保持地下室干燥。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设计者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防水、防潮性能,确保其结构的稳定和使用寿命。

3.3 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通风、照明、消防等设计技术

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通风、照明、消防等设施的设置对于地下室的使用和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风系统可以保持地下室内的空气流通,排出潮湿、异味等不良气体,保持地下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照明系统可以为地下室内提供充足的照明,方便使用和管理,同时也是紧急情况下的重要安全保障。消防系统是地下室内的重要安全设施,应该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设置合适的消防设施,如喷淋系统、烟雾探测器等。

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某商业综合体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

某商业综合体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主要包括商业用房、停车场、应急疏散通道等功能区域。设计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地下室隔热保温技术,设置了防水层和排水系统,并配备了应急照明和消防系统。此外,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采用了节能措施,如太阳能光伏板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4.2 案例二:某住宅小区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

某住宅小区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主要包括储藏室、车库、自行车库、电梯间等功能区域。设计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和地下室隔热保温技术,设置了防水层和防潮层,并配备了应急照明和消防系统。此外,为了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设置了垃圾处理系统和绿化带,保证了小区的环境整洁和美观。

以上案例表明,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和环境要求,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和技术,确保地下室的安全、舒适和环保。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地下室的质量和安全性。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民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介绍了其设计概述、设计流程、设计方法和技术,并以两个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建筑附建式人防地下室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使用需求和环境要求,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案和技术,确保地下室的安全、舒适和环保。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地下室的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树森. 附建式人防工程设计[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年.

[2]王贤德, 王建民. 建筑附属设施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

[3]王永庆, 胡守志, 龙金洲. 民用建筑附建式地下室设计[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年.

[4]刘红霞. 建筑附属设施设计实用手册[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