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智能化耗材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3

三甲医院智能化耗材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罗悦之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摘  要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医用耗材智能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探讨了三甲医院医用耗材管理现状与问题,接着论证了三甲医院医用耗材智能化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最后在此基础上以案例分析法论述了三甲医院医用耗材智能化管理模式实践价值。结果:证实智能化管理模式具有提升用耗安全监管效力、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有效降低耗材成本的作用。结论:医用耗材智能化模式在提升用耗安全、优化护理工作、降低耗材成本等层面,具有较高实践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医用耗材,智能化管理,UDI,智能柜

前 言

现如今医院面临着医用耗材种类繁多、管理程序繁琐等诸多问题,医用耗材管理费用支出在成本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公立医院发展压力,在导致医用耗材管理失序的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医用耗材浪费问题比较突出。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2]《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3]等政策文件,来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同时最大程度的减少人民群众医疗支出。在信息技术高度普及的当下,公立医院要想上述目标,就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引入更加高效、智能的信息管理系统,在加强成本控制的同时,逐步建立智能化耗材管理模式。基于此,本研究以三甲医院医用耗材使用情况为案例,利用UDI赋码实现医用耗材一物一码精细管控,采用物联网技术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医用耗材智能柜,同时连通智能柜的物资档案系统和医院物资管理系统,以智能柜、RFID电子标签、扫码枪等智能化设施为硬件支持,为医用耗材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实时数据,保障管理合理化、数据化、科学化,实现医用耗材管理智能化模式的搭建。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医院耗材管理现状与问题

1.1医用耗材管理现行模式

目前国内医院耗材管理的基本模式为:一级中心库房常备耗材由耗材管理人员凭个人经验进行库房存量设置,定期(每周)向耗材供应商推送耗材计划,一级中心库房向耗材使用终端(临床病区或门诊医技)汇总申领需求后,对照库房在库存量和需求计划量进行耗材出库点验发放至响应科室终端,待科室使用并计费;而一级中心库房非常备耗材由其使用终端(临床病区或门诊医技)申领耗材需求计划到医院一级库房,耗材管理人员确认需求计划后向响应的耗材供应商发起请购计划;耗材供应商接到耗材请购计划后运送对应耗材至医院一级中心库房进行验收入库,随后批量出库到耗材使用终端待医护人员根据病人需求使用并计费。医院医用耗材的管理从采购需求、入库验收、申领出库、病人计费相关环节是否执行合理,更多是依赖各环节责任人,管理方面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以规划医用耗材在院的合理库存量、监管临床医护人员用耗合理合规,也难以实时监管医用耗材从进院到使用到病患整个耗材生命周期中的具体情况。

1.2 现行模式存在的相关问题

随目前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和医用耗材类型逐渐复杂化,半自动化的耗材管理模式已逐渐暴露其弊端,如过于依赖耗材管理环节责任人工作能效,库存存量设置缺乏数据分析造成成本积压等等,具体情况为(1)拟定医用耗材需求时,不管是耗材管理人员还是临床医护人员是根据个人经验数据做计划拟定,有可能因人为计划量失误造成医用耗材订漏或者库存积压的情况;(2)临床医护人员本身缺乏库房管理意识,对耗材使用、计费、库存量制定、耗材效期、耗材去向都缺乏有效监管,不乏出现保存不当、效期过期等情况,而临床科室二级库房管理确实需要分担医护人员精力,也进一步加大医护人员的工作量;(3)无法实现医用耗材的全生命周期信息追溯,耗材管理仍处于粗放式,无法形成耗材闭环管理来保障医患用耗安全。

2 智能化耗材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2.1 医用耗材UDI赋码的应用

UDI是指由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组成的,负载在器械产品或其包装上的一串代码,由产品标识(DI)和生产标识(PI)构成,其中产品标识(DI)是识别注册人/备案人、医疗器械型号规格和包装的唯一代码,是从数据库获取医疗器械相关信息的“关键字”,是唯一标识的必须部分;生产标识(PI)包括与生产过程相关的信息,包括产品批号、序列号、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等。

UDI是作为医疗器械的“身份证”,医院运用扫码枪、智能柜为硬件媒介,将每个医用耗材一对一的“身份”信息绑定至医院物资管理系统和智能柜持有的物流档案系统,实现医用耗材的产品流通以及临床使用的链条式动态化数据管控,随时通过UDI码掌控每个医用耗材的各项信息,特别是对效期监管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极大的辅助耗材管理人员、临床医护人员清理和监管耗材效期,保障用耗安全。

2.2医用耗材智能柜

医用耗材智能柜是一种嵌入式触摸的一体机,通过其自带的物流档案系统结合医院物资管理系统,并配合UDI赋码、RFID射频识别技术,对收费医用耗材或高值耗材进行智能化管理,管理内容包括有耗材出入柜、柜内盘点、柜内耗材信息查询、紫外线消杀、效期预警和账户管理等内容,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医用耗材的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保障了医用耗材流向可追溯、质量可监控,在医用耗材管理模式中作为硬件技术支撑的重要元素之一。

2.2.1医用耗材智能柜类别

医用耗材智能柜根据其核心原理分为三类,分别是医用耗材重力柜、医用耗材射频柜和医用耗材混合柜(具备重力、射频两项技术)。医用耗材重力柜主体结构为一台称重主机,通过主体柜内设置的托盘槽所具有的高精度重力感应识别技术对柜内耗材批量校准,实现单个计数管理,每个托盘槽显示实时耗材名称、信号、数量等信息,柜体显示屏可实现个人账号管理、出入柜数量查询管理、效期预警管理等,该类智能柜主要适用于输液器、留置针、各类可吸收缝线等收费的低值耗材的管理。医用耗材射频柜主要用于落地对高值耗材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和可追溯管理,通过RFID射频标签绑定高值耗材信息,实现智能监控高值耗材从遴选采购到临床使用的全过程信息监控,该类智能柜主要适用于导丝、导管、传送系统装置、骨科耗材等植/介入型或高价值的医用耗材。医用耗材混合柜则是结合重力柜、射频柜两种柜型的原理特点,适用于高值耗材与低值耗材同时管理。三种医用耗材智能柜配有人脸识别、密码登录、刷卡登录、指纹登录四种登录方式,涉及到紧急情况也有避险锁开启模式,同时柜体内配备有照明系统和医用耗材紫外线消杀系统,柜体外设有360度图像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可实时监控临床取用耗材等智能柜使用中的具体情况。

2.2.2医用耗材智能柜使用实践

医用耗材智能柜本身持有物流档案系统,该系统可完成柜内医用耗材信息名录的编制,同时根据不同临床科室用耗需求设定耗材上下限数值、预警数值,耗材管理人员根据该物流档案系统提供的柜内耗材相关数据进行补柜工作及耗材用量统计工作,而该系统同医院物资管理系统、医院HIS系统数据接口相互对接和连通,再结合UDI赋码、RFID电子标签、扫码枪等硬件设施,智能柜操作流程以信息服务方式监管耗材。为保证临床取用耗材规范化、保障柜内医用耗材的安全性,规避耗材存放管理疏漏产生的问题,智能柜设定开柜权限,取用耗材需登录个人账户,而登录方式有人脸识别、指纹解锁、刷卡开柜等多种方式,如果涉及医用高值耗材则需要扫码枪对UDI码逐个扫码入柜。出入柜的整个过程,不涉及到人工登记,临床医护人员可做到即拿即用,而医用智能柜物流档案系统会记录下每次拿取的相关信息并传输到医院物资管理系统,耗材管理人员可由医院物资管理系统就拿取信息中提取有用的管理数据从而有效管控耗材库存,避免耗材库存积压等不必要的浪费。

3 医用耗材管理智能化模式实践效果分析

3.1 提升用耗安全监管效力

医用耗材的质量保障是医院运营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特别是涉及到植入性耗材,其耗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安全性要求极高,其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对于医院就隶属于医患风险管控的工作,半自动化医用耗材管理模式中耗材安全性的监管效果更依赖于一级中心库房耗材管理人员以及临床二级库房医护工作人员人工清理效期是否做好。而医用耗材智能化管理模式,以智能柜、RFID码、UDI赋码作为硬性技术支撑,连通医院物资管理系统和智能柜持有的物流管理系统,一级中心库房的耗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医院物资管理系统提醒了解到近效期医用耗材的基本情况并及时做好后续退换工作,临床二级库房医护人员可通过智能柜系统提醒了解到在柜耗材效期基本情况方便实时反馈给一级库房耗材管理人员后续处理,使医用耗材效期监管工作从人工化彻底转变成自动化,有效保障了患者健康,降低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的发生风险,提高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

3.2 优化护理工作流程

临床住院部常用的三类收费医用耗材通过智能柜实现“一站式”服务,医护人员可以随用随取,取用相当方便快捷。同时智能柜持有的物流档案系统可以展示科室当前智能柜中存放耗材相关信息,包括耗材取用量、上下线基数、待补货量等等。当某种耗材到达下限基数时,一级中心库房耗材管理人员可通过物流档案系统的预警提醒及时补柜至上限,待当日晚上进行统一取用的结算。这种模式可以将减轻临床医用护理人员申报计划、清理耗材等涉及到耗材管理的相关工作量,有效优化护理工作相关流程,做到把医护人员更多的时间留给病患,保证足够的护理时数。

3.3 有效降低耗材成本,提高实际用耗统计精确度

医用耗材智能柜作为临床科室二级虚拟库房,耗材管理人员在医院物资管理系统中以转库方式进行耗材出库,即在柜医用耗材仍属于一级中心库房,通过智能柜系统、医院物资管理系统实时了解在柜耗材的相关信息,不会出现耗材积压、过期、损坏、去向不明等可能出现耗材成本浪费的情况,科室还可节约多余的护理人员资源成本。

特别针对价格昂贵、使用规律不可控的高值耗材,医用耗材智能柜结合医院物资管理系统,实现“预入库”的管理方式,即将高值耗材暂时绑定到智能柜,而不进行正式入库处理,保证只走“物”不走“成本”的形式,待临床科室根据病患实际病情取用耗材后再同步进行入库和出库。“预入库”管理方式加快高值耗材在医院中的流动性,保证临床术中需求的又能减少高值耗材成本积压,同时对高值耗材的全过程可回溯管理,有效降低高值耗材的遗失率,规避非消耗上的成本浪费。

4 结论

在我国医改大背景的推动下,通过UDI的建立和实施来实现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而随着UDI运用的深入进行,借助RFID、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手段是必然之规律,因此结合这些需求构建医用耗材智能化管理模式已是三甲医院提升个人竞争力和长远持续法阵的必经之路,其既有助于实行医改政策,践行医改目标,从医院运营管理的根源上降耗减耗,保证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真正实现医疗资源惠及于民。

参考文献

[1]梁艳明,郭奉萍,朱影娴,彭雪莲.信息化环境下医疗耗材新型管理模式建立研究[J].现代医院,2022,22(02):263-264+268.

[2] 陈淑君,龚薇,郑思娴.智能化管理系统联合六西格玛在医用耗材配送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9):196-197.

[3] 吴晓东.基于UDI的医院耗材智能化管理实践[J].条码与信息系统,2021(01):26-28.

[4] 张湖. 医院高值耗材智能化管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8.

[5] 武玲玉,阳莉萍,杨娥玲.基于RFID技术实现手术室智能化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36(02):96-97.

 罗悦之,女,生于1989年,就职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部门为医学装备保障部,职位为医疗耗材管理员,职称为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医疗耗材管理。


[1]《关于治理高值医用耗材的改革方案》是2019年5月29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中通过的文件。

[2] 卫健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7号),2019年。

[3] 国家医疗保障局,《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