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经超声引导下的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建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探析经超声引导下的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建立

夏建梅1*,肖红波2* ,李洁3,任俊2,周妙兵2***

(1如皋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如皋 226500;2如皋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如皋 226500;3如皋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如皋 226500)

【摘要】目的:对股动脉穿刺患者进行经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以我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就诊的100例经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及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相应的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脑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等,对患者临床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观察。结果:参与治疗的患者均手术成功,有2名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引导模式下进行股动脉穿刺治疗术,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安全系数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入路

在临床上,触诊穿刺是较为常见且被广泛应用的穿刺方法,治疗后假性动脉瘤、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超声引导的加持,给股动脉穿刺术开辟了新的治疗方式,经超声引导下的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术不仅操作时间短,精确度高,也能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以我院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就诊的100例经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有51例男患者和49例女患者,所有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有33例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术,31例进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36例进行脑血管脑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排除标准:有严重的基本疾病患者;有精神疾病患者;处在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

1.2方法

1.2.1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

对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时,探头采用的是7.5MHz的线性超声波,型号是iu22,PHILIPS,分别从纵向和轴向方位进行患者扫描,便于确定解剖位置。穿刺的具体操作内容如下:首先,医师采用11号手术刀进行股动脉分叉处的小切口,穿刺至皮下组织后,在超声监控下循序渐进,找准股骨头正上方股动脉进行进针穿刺。若此时观察到患者存在动脉硬化斑块,则规避斑块后再穿刺。待针尖刺入出现回血后,拖入套管针,在喷血后,使用0.035英寸的J型特氟龙涂层导丝进行替换,置入血管鞘。当超声检测穿刺针刺入股动脉血管腔内视为穿刺成功。

1.2.2血管穿刺点的闭合

患者血管穿刺点的闭合处理采用两种方式,通过常规的血管闭合器对70例患者进行止血,对30例患者通过手压迫进行止血。

1.2.3术后用药

观察患者术后情况,若患者导丝穿过比较狭窄,或者处于阻塞情况,则应安排患者进行抗凝治疗。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80g/kg的低分子量肝素注射,之后每1小时注射18g/kg。另外,为了有效避免患者出现术后动脉阻塞情况,应及时进行常规的抗凝治疗,服用1个疗程6个月的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23115,75mg/d),之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61023343;规格:50mg×48片)。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实施股动脉穿刺均穿刺成功。临床治疗平均时间为(2.79±0.31)分。患者在术后也没有出现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穿刺部位狭隘闭塞的情况。

3讨论

在临床上,股动脉穿刺治疗较为常见,穿刺方式大多采用的是手指触诊法,所谓“盲穿”法,首先对股动脉博与穿刺位置的明确,然后进行穿刺操作,这种方式基本都能成功,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以及术后并发症较多,特别是患者股动脉分叉前是有一定长度的,给穿刺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比如,当穿刺位置偏高会触到髂外动脉,这块位置没有股骨头进行支撑,很容易造成患者盆腔出血,没办法进行压迫止血。当穿刺位置偏低时,很容易造成患者的并发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情况的出现。在穿刺阶段如果没有合理避开斑块进行穿刺,会出现穿刺失败,甚至患者在术后出现狭隘、闭塞等问题。传统触诊引导术在临床上的失败率高达5%,股深动脉发生率约10%,应用效果没有那么理想。在超声引导下的股动脉穿刺治疗,临床医师可以更好、更快地找到患者股动脉,通过线路图血管造影下进行穿刺操作,更加好操作,针刺技术也更精准化。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可知,约98%的病例患者可以成功在股动脉分叉上1cm进行穿刺。超声引导下,除了可以看到股骨头中心的初始位置,更重要的是可以观察到患者底层动脉解剖结构。

本次实验采用的是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治疗术,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只有2例患者出现小血肿。出现该症状与患者长期服用华法林有关,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差,将压迫止血的时间由传统的10分钟调整至30分钟为宜。可见,超声引导下股动脉穿刺治疗在临床上安全系数更高,可行性更强,相比于传统模式,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均更优。缺点方面,需要临床医师更深层次的学习与培训,更全面地了解血管超声技术,以及院内先进设备的投入,目前应用市场范围较小。

综上所述,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股动脉穿刺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这种治疗方法选取的样本有限,应在后期不断进行完善,加大选取样本,证实超声引导下的股动脉穿刺治疗的价值,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杜焘,向倩雯,陈日宇,等.超声引导的动脉穿刺在脓毒性休克伴心源性水肿患者应用及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03):82-84.

[2]姚占英.观察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D S A术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8):218-219.

[3]白永杰,张帅,李顺,等.静脉溶栓联合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串联性闭塞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9,16(09):449-455.

[4]李锦莉.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21).

[5]张先军,轧春妹,耿丽,等.动脉压迫止血器应用于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6(07).

*  共同第一作者

** 基金项目 2021年如皋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SRG(21)1059

*** 通信作者 周妙兵 电话:13962705978,E-mail:yaotoupapa@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