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远航从业者下腰痛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分析远航从业者下腰痛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袁苑  ,李丹丹通讯作者

联勤部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小平岛疗养区,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目的:探究远航从业者下腰痛发病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参与体检的远航从业者62人,根据是否存在下腰痛分成两组,研究组为存在下腰痛情况,对照组为健康人员,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究从业者下腰痛的整体情况与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在参与体检的62人中,有28人存在下腰痛,占比45.16%。单因素分析可知,远航时长、工作时长与下腰痛无明显关联,P>0.05;多因素分析可知,锻炼频率、工作姿势、全身振动是下腰痛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在远航群体中,因工作涉及全身振动,且姿势固定,加上每周锻炼频率较少,导致下腰痛发生率增加。

【关键词】下腰痛;发病机制;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引言:下腰痛是受多种病因引起的背部、臀部、腰骶等处疼痛的联合反应,在骨科较为常见,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程较长、治疗见效慢等特点,是远航人员就诊的常见原因。远航从业者长期处于潮湿的工作环境下,对自身健康带来较大威胁。根据马香[1]研究可知,我国远航从业者下腰痛的发生率接近50%,对身体健康与工作效率带来较大影响。为使下腰痛得到有效治疗和预防,本研究重点探究远航从业者下腰痛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参与体检的远航从业者62人,全部为男性。纳入标准为:(1)能够独立填写调查问卷;(2)属于远航领域从业者;排除标准为:(1)患有脊柱肿瘤;(2)外伤;(3)坐骨神经痛的患者。两组人员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在院伦理会审批通过、疗养人员知情同意下开展。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是否吸烟、睡眠质量等,下腰痛发病情况用VAS评分表评估,相关影响因素包括远航时长、工作时间、全身振动、工作姿势等。将62名被调查人员根据是否存在下腰痛分成两组,判定标准为:(1)在久坐、久站、作业中出现臀沟、背部、腰骶处疼痛;(2)疼痛时间持续24h以上;(3)腰部活动受制约,影响任务完成。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和“%”表示,组间用卡方检验。下腰痛危险因素分别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当P<0.05时,意味着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下腰痛发病情况

在62名被调查者中,下腰痛数量为28人,占比45.16%,对照组34人,占比54.84%,结果如表1所示,两组的基本信息、睡眠质量、吸烟习惯等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表 1 问卷调查结果对比

项目

研究组

(n=28)

对照组

(n=34)

年龄

27.56±2.67

27.61±2.68

身高

170.53±5.26

171.35±5.31

体重

68.52±6.34

67.58±6.06

文化程度

高中以下

6(21.43)

7(20.59)

高中

15(53.57)

16(47.06)

大专及以上

7(25.00)

11(32.35)

吸烟

吸烟

15(53.57)

16(47.06)

不吸烟

13(35.71)

18(52.94)

睡眠质量

良好

10(35.71)

28(82.35)

较差

18(64.29)

6(17.65)

2.2下腰痛的相关影响因素

2.2.1单因素分析

重点分析工作时长、锻炼频率、工作姿势、全身振动、远航时长对下腰痛发生的影响程度。根据结果可知,远航时长、工作时长与下腰痛无明显关联,P>0.05,工作姿势、锻炼频率、全身振动与该病症的关系显著,P<0.05,如表2所示。

表 2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项目

研究组

(n=28)

对照组

(n=34)

工作时长

2年以内

9(32.14)

10(29.41)

2—5年

12(42.86)

13(38.24)

5年以上

7(25.00)

11(32.35)

远航时长

1年以内

7(25.00)

9(26.47)

1—2年

10(35.71)

12(35.29)

2年以上

11(39.29)

13(38.24)

每周锻炼频率

少于1次

19(67.86)

9(26.47)

2—3次

6(21.43)

13(38.24)

超过3次

3(10.71)

12(35.29)

工作姿势

固定

15(53.57)

10(29.41)

不固定

13(46.43)

24(70.59)

全身振动

24(85.71)

16(47.06)

没有

4(14.29)

18(52.94)

2.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多因素研究结果可知,每周锻炼频率、工作姿势、全身振动是下腰痛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如表3所示。

表 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自变量

SE值

OR值

95%CI

P

每周锻炼频率

0.574

9.054

4.52—16.25

<0.05

工作姿势

0.521

7.625

4.26—15.24

<0.05

全身振动

0.165

0.426

0.34—0.75

<0.05

3讨论

下腰痛的原因较多,可能是腰部本身,尤其是脊柱疾病引发,也可能因腰部以外脏器病变引发疼痛,可从疾病与非疾病着手研究。在疾病因素中,多因腰椎先天性畸形、腰椎退变、下腰部炎症引发疼痛;非疾病因素包括性别、寒冷、姿势不当等。对于远航从业者来说,常年处于湿冷作业环境下,且经常保持固定姿势,每周锻炼频率较少,由此增加下腰病的发生率,需要明确该病的影响因素,从而对症治疗和预防。

本研究结果可知,在62名被研究者中有28名存在下腰痛情况,占比45.16%,接近半数,说明整体腰部功能有待提升,下腰痛已经成为影响远航人员身体健康的常见问题。在发病影响因素研究中,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每周锻炼频率、工作姿势、全身振动是下腰痛发生的独立因素,P<0.05。根据张馨予[2]研究可知,振动是腰痛症状引发的重要因素,腰骶部固有频率为4—6Hz,因人体姿势不同而变化,在船舶行驶中出现颠簸,共振增加,使脊柱出现慢性损伤;在工作中精神高度集中,腰部特定肌肉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肌肉疲劳,加上锻炼频率较低,肌肉得不到及时放松,使腰部整体稳定结构破坏,进而引发腰肌劳损、急性扭伤等情况。王秀兰[3]针对远航人员下腰痛问题提出中医点穴疗法,患者坐位,医者对臀上皮神经穴位点、腰大肌止点、腹斜肌肉穴位点进行松解,帮助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减少局部致痛物质,促进组织修复;还应改善作业环境,完善生活设施,增加腰背训练,使远航人员腰背肌肉得以强化,提高腰椎稳定性,降低下腰痛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远航从业者长期处于潮湿、寒冷的作业环境下,加上工作姿势固定、每周锻炼频率较低,设备运行促进全身振动,导致整体下腰痛发生率较高,应改善作业、生活环境,创建符合远航人员病症特点的临床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马香,张美芬,张利峰.113例慢性下腰痛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0,38(4):44-46.

[2]张馨予,宁宁,李佩芳,等.下腰痛病人脊柱功能状况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骨科,2020,8(002):107-111.

[3]王秀兰,任洁琼,刘静.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21(1):42-45.

第一作者:袁苑(1980.05-),女,汉族,辽宁丹东,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康复医学,通讯邮箱:875436531@qq.com

通讯作者:李丹丹(1989.02-),女,汉族,黑龙江宝清,本科,护师,研究方向:护理学,康复医学,通讯邮箱:dlkflyzxk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