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的中草药方剂治疗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慢性牙周炎的中草药方剂治疗探究

 张陛 ,周聪平 ,郝秉学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分公司  65020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中草药方剂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90慢性牙周炎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2021年8月-2022年6月,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奇数设为对照组(n=45),偶数设为观察组(n=45)。观察组行中草药方剂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个月后龈沟出血指数(SBI)、牙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牙周袋探诊深度(PD)和牙齿松动度(MD)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牙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患者服用甲硝唑片的治疗效果不如服用中草药方剂。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中草药;并发症;疗效

慢性牙周炎属于一种细菌引发的破坏性疾病,牙周组织的细菌滋生,从牙龈上至牙龈下扩展,导致牙槽骨再生能力减弱,引发牙齿脱落[1]。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常采用基础治疗加上抗生素辅助治疗的方式,长期口服抗生素会导致微生物生态失衡。目前尚未研制出可以的促使牙槽骨再生和阻断牙槽骨吸收的药物。相关研究指出[2]中草药方剂通过不同药物的配比,可以达到抑制菌斑微生物,消炎镇痛,促进压槽骨的再生和阻断牙槽骨吸收的治疗效果。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文特以9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90慢性牙周炎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跨度2021年8月-2022年6月,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奇数设为对照组(n=45),偶数设为观察组(n=45)。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0-59岁,平均(38.21±2.31)岁;病程1-6年,平均(3±1.5)年。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2-60岁,平均(39.14±1.43)岁;病程2-7年,平均(4.12±2.4)年。纳入条件:①慢性牙周炎确诊患者。②留齿20个及以上。③口腔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磨牙。④三个月内未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抗生素。⑤一年内未进行过牙周治疗。⑥无过敏史,全身无疾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进行牙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等常规治疗。每日三次服用甲硝唑片,每次0.2 g。观察组行中草药方剂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不服用甲硝唑片),使用生地12g、玄参15g、 蒲公英20 g、白芷12 g、金银花15 g、三七粉15 g、骨碎补15 g、牛膝15 g、甘草6 g。制成100ml中药煎剂,每日一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1.3观察指标

用药前和用药一个月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SBI)、牙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牙周袋探诊深度(PD)和牙齿松动度(MD)等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或Fisher检验,当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牙周指标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牙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牙周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SBI

PLI

AL(mm)

PD(mm)

MD(mm)

观察组

45

2.58±0.61

2.02±0.31

5.97±1.04

5.07±0.68

1.88±0.65

对照组

45

2.56±0.63

2.03±0.32

6.02±1.07

4.87±0.78

1.81±0.78

-

0.127

0.125

0.187

1.076

0.384

-

0.899

0.901

0.853

0.286

0.702

2.2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牙周各项指标比较

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一个月后牙周各项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SBI

PLI

AL(mm)

PD(mm)

MD(mm)

观察组

45

0.41±0.21

0.83±0.24

3.03±0.24

2.36±0.55

0.72±0.58

对照组

45

1.33±0.39

1.16±0.71

5.20±1.43

4.51±0.77

1.54±0.53

-

11.564

2.452

8.332

12.651

5.811

-

0.000

0.017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慢性牙周炎早期并无明显不适,主要症状为牙龈在刷牙、进食时有出血现象,或口腔内常有异味,因症状不严重,所以通常不会引起患者的重视。大部分患者在晚期出现牙齿松动、疼痛、咀嚼无力或者牙周脓肿时才去治疗,此时已经错过治疗最佳时期[3]。在中医学研究中,慢性牙周炎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肾阴亏虚证,胃腹积热证和脾气虚弱症引发的。胃、肾功能的好坏决定了牙齿、牙龈的健康。本中草药方剂中采用生地、玄参、 蒲公英、白芷、金银花、三七粉、骨碎补、牛膝、甘草等中草药,生地和玄参的主要功效为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蒲公英和金银花的主要功效是疏风散热、清热解毒、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

[4]。三七的主要功效为活血止痛、止血化瘀,同时也有造血作用。白芷对各种菌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牛膝可补肝肾,降低血液黏度,有一定的抗凝功效。骨碎可补肾强骨,活血续伤,促进骨骼对钙的吸收能力,改善软骨细胞。甘草可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综上所述,本中草药方剂主要有止血止痛、清热解毒、养阴生津、补肾壮骨、去腐生肌等作用,符合中医学研究中对慢性牙周炎的病理分析,对治疗慢性牙周炎有疗效显著,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尹晋仙. 中草药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1,36(4):511-514.

[2] 成思源.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的研究进展[J]. 医疗装备,2021,34(14):187-188.

[3] 杜瑞. 中药提取物及方剂治疗牙周炎的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20,35(24):4012-4014.

[4] 马祯忆,董春燕,崔晓娜,等. 中草药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74):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