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持针单手送管在小儿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9
/ 2

前后持针单手送管在小儿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研究

黄雪

成都市成华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051

[摘要]目的 探讨给予小儿留置针穿刺采用前后持针单手送管方法的作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门诊收治行前后持针单手送管法穿刺静脉留置针患儿(共92例),作为参考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试验组采用前后持针单手送管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以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采用前后持针单手送管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后,试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方法穿刺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针对门诊患儿采用前后持针单手送管方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后,可以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与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前后持针单手送管法;静脉留置针穿刺;小儿

前言: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且适用于皮肤任何部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它可以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血管损伤,也为患儿减轻了疼痛,而且还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1]。因静脉输液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所以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以便减少出现二次穿刺的现象,也防止了医疗事件的发生[2]。随着静脉留置针的普及,在儿科治疗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也相应减轻了患儿的痛苦,近年来,通过临床不断试验后,出现了前后持针单手送管方法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该方法对门诊输液患儿的影响作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门诊收治行前后持针单手送管法穿刺静脉留置针患儿(共92例),作为参考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参照组:男20人,女26人,年龄4-7岁,平均(5.50±0.50)岁,体重为6-24kg,平均体重为(15.12±3.20)kg,穿刺部位:桡静脉15例、足背静脉15例、手背静脉16例,试验组:男26人,女20人,年龄3-7岁,平均(5.30±0.67)岁,体重为7-24kg,平均体重为(15.50±2.83)kg,穿刺部位:桡静脉15例、足背静脉16例、手背静脉15例,纳入标准:1、两组患儿年龄均小于10岁;2、两组患儿与家长均自愿参与调查研究;3、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具有严重脏器损害患者;2、伴有其他传染性疾病;3、患者言语不清,无法交流。两组资料对比,统计无意义(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1)参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穿刺前向患儿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后,确定穿刺部位并严格消毒,右手拇指、食指持握针柄,针尖斜上与皮肤呈20°角进针,见到回血后再进入1-2mm后,固定针柄退针芯,撤掉止血带,贴好敷贴,记录日期,调整好滴速。

(2)试验组采用前后持针单手送管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将“Y” 型软管座旋转至留置针的右侧,护理人员用右手拇指以及食指握住针柄,针尖斜面向上并与患儿皮肤呈 20°左右进针,见到回血以后,适当将角度放低继续深入1-2mm,左手始终绷紧皮肤,用右手拇指将“Y” 型软管座移到留置针的夹角处然后推送套管,用中指与食指向后退针芯,大概退出4mm左右时,右手拇指与食指将留置针全部送入血管,左手固定针柄,再将针芯取出,然后用适宜的敷料贴予以固定,做好日期记录,检查是否畅通,调整滴速。

1.3观察指标

1.3.1护理满意度

   采用满意度自制量表进行 护理满意度评估,包括操作讲解、准备工作、穿刺技术、患儿反应、输液情况等,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

1.3.2穿刺成功率

   观察两组输液方式的穿刺成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研究,通过(±s)、百分比(%)分别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并分别采用t、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率

试验组

46

18(39.13)

24(52.17)

4(8.7)

42(91.3)

参照组

46

12(26.09)

16(34.78)

18(39.13)

28(60.87)

X2

-

-

-

11.709

P值

-

-

-

0.001

2.2对比两组方法穿刺成功率

试验组方法穿刺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方法穿刺成功率(n,%)

组别

例数

穿刺成功率

试验组

46

43(93.48)

参照组

46

31(67.39)

X2

9.946

P值

0.002

3讨论

   留置针穿刺在临床儿科应用是十分广泛,因小儿与成人存在差异较大,使得穿刺难度增加,为此,对小儿进行留置针穿刺高于普通穿刺,而且也需要操作人员有良好的状态、技术与穿刺环境,其也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临床上为了解决小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问题在不断进行深入研究,有研究人员发现采用前后持针单手送管方法,可最大限度避免血管干扰,提升穿刺成功率。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以及穿刺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了,前后持针单手送管方法通过一只手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减少了皮肤褶皱以及血管扭曲的情况,从而降低了穿刺阻力,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一步提升了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3-5]

综上所述,给予小儿留置针穿刺采用前后持针单手送管方法,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盈,陈婷,刘雅平. 前后持针单手送管在小儿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4):3548-3549.

[2]陈香. 单手操作退针在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疗效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6):47.

[3]任丽芳,朱春燕,李丽. 单手送管法对小儿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效果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1):142-144.

[4]陈叶. 不同退针方法对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 健康必读,2019(33):205.

[5]朱春霞. 探讨小儿周围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及护理方法[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