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医措施锻炼腰椎,一举三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2
/ 2

这些中医措施锻炼腰椎,一举三得

刘伟国

雅安市雨城区碧峰峡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雅安  625000

腰椎十分重要,因为腰对整个上半身有支撑作用,是人体颈椎和腰椎及四肢关节外活动范围最大的。腰椎具备活动功能、支撑功能,还能够保护神经,所以加强对腰椎的保护十分必要。如果出现腰椎问题,如小关节劳损或者椎间盘突出,将会对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腰椎十分重要,也极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所以,日常锻炼身体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腰椎的锻炼。那么腰椎不好有什么办法能够锻炼呢?本文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1. 腰椎的重要性

腰椎在人的身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接腰椎胸椎,下达骨盆尾椎,承上启下。腰椎的椎体较大,其主要作用在于承载整个上肢的负重,每个椎体虽然与胸椎的灵活度相似,但是腰椎只有5个,而胸椎有12个。所以身体绝大多数使用躯干活动度的功能性动作,均是在腰椎稳定的基础上活动胸椎完成的。如果腰椎发生问题,必然会影响整体身体的正常运行。因此,腰椎在身体中十分重要,对于保障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也就是说腰部是肾的安居之所,肾住在腰里面,腰发生问题也会影响肾的健康,肾是否健康也能够通过腰反映出来,例如肾虚的人通常伴有腰酸的症状。腰部有奇经八脉的带脉,人体很多经脉都会通过腰部。中医认为,通则不痛,不通则痛。主要指身体气血不通畅,则会引发疼痛。而带脉的主要作用便是约束腹部经脉,确保其通畅性。

  1. 腰椎受侵害的原因

腰部肌肉时刻稳定我们的腰椎,但是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将会严重侵害我们的腰部肌肉和腰椎,具体包括:(1)久坐。长时间坐位工作,非常容易导致腰背肌劳损、慢性腰痛,进而影响腰椎的稳定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2)久站。长期直立工作也会导致腰肌紧张,腰椎长时间受力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风险增加。(3)跷二郎腿。跷二郎腿容易导致骨盆倾斜,腰椎承受压力不均匀,使腰肌劳动,同样可导致腰椎间盘受力不均匀,长时间保持这一姿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之一。(4)不良睡姿。睡眠时平躺,如果颈腰部没有支撑,可导致腰背部肌肉紧张。这也是很多人睡沙发或软床后感到腰部难受的主要因素。

  1. 这些中医措施锻炼腰椎,一举三得

护腰功和壮腰功。(1)护腰功。站立,两脚和肩部同宽,将双手手背分别贴在腰部的两个肾俞穴上,具体位于第二腰椎横突下,背正中线旁开4.5cm,在调息的过程中,双脚向前方缓慢行走。如果先出右脚,当右脚在前,脚跟着地,脚尖跷起时,身体腰胯保持放松,身体正面稍微向右前侧倾斜。护腰功还可以配合呼吸方法,进一步提高锻炼效果。具体方法:在右脚跟着地,脚尖跷起时,连续做两个“吸”的动作。身体中心缓慢地向右腿右脚移动,重心在右脚时,脚放平,左脚尖点地,脚后跟拔起,在转体面向后方时,做一个“呼”的动作。采用该方法时,“吸”要缓慢,“呼”要更慢。呼吸后,身体向前转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采用自然呼吸法,同时要避免憋气。整个流程为“吸”-“吸”-“呼”-“平”。平主要指恢复正常的呼吸状态,也被称作“歇息”。根据以上调息流程进行连续呼吸,反复锻炼,呼吸9次为一轮。一轮结束后,中间歇息片刻,之后继续。恢复松静站立状态,完成锻炼。(2)壮腰功。两膝竖起坐好。双手环抱双膝,用力拉向胸腔,将头部贴住膝盖。抬头,同时从口吐气,从鼻吸气。重复5~7次。仰卧闭眼,双手握紧放于身体两侧,从口吐气,从鼻吸气。从口吐气的过程中,双手手掌朝下,向前伸直,抬起上身,双手尽量接近脚。吐气后闭口,从鼻吸气,上半身向后倒,恢复原来的姿势。

小燕飞。小燕飞是腰椎锻炼的常用方法,也被称作飞燕点水法。具体锻炼的过程中,可采用硬板床,趴在床上,双腿处于并拢状态,腹部紧贴在床面上,头和脚缓慢跷起来,呈飞燕状。保持这一姿势3~5秒,之后突然放松落下,以上动作连续重复5~7次便可。每日早晚可进行一次练习,在腰背和腹部肌肉的锻炼方面效果确切,但是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操之过急。

五点支撑法。具体锻炼过程中,首先仰卧在床上,去枕头,屈膝,两个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和臀部向上抬起,头部和肩部为1个点,两个肘部为2个点,双脚为2个点,依靠这5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持续时间3~5秒,之后放松腰部肌肉,放下臀部,休息3~5秒。

仰卧瞪车法。锻炼时仰卧在床上,双腿向上,空中蹬自行车。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15分钟。

悬垂锻炼。主要指利用门框或单杠进行锻炼。悬垂过程中放松腰部和下肢,使重量处于自然下垂的状态,达到牵拉的效果。同时保持动作缓慢、轻柔,缓慢上下,尽量在有旁人协助和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锻炼。

撑腰锻炼。如果做悬垂锻炼困难,难度较大,可以做撑腰锻炼。具体锻炼过程中,双腿叉开和肩部同宽,全身处于放松的状态。将双臂缓慢上举,同时用鼻缓慢吸气。双臂高举过头顶,目视上方,腰部向上直到可以撑到最大程度,这时停歇片刻。之后,将双臂缓慢放下,同时用口缓慢呼气。各组36次,每日早晚可进行1次,最好在空气环境优良的场所进行该项锻炼。

腰部后伸锻炼。锻炼过程中,将双臂置于腰部,双脚叉开与肩部同宽,全身处于放松的状态,腰部向上直抻的过程中腰背向后抻36次。每日早晚各1组,保持动作轻柔,避免摔倒。

下蹲锻炼。两脚和肩部保持同宽,双手平举,动作缓慢,做深蹲,脚尖着地,脚跟抬起。一组36次,每日做2组。保持动作轻柔,下蹲时要动作缓慢,避免摔倒。

多角度不同方位的腰部运动。具体包括左右侧弯腰、前后大弯腰、左右转腰、晃腰等,各项各做36下。动作缓慢轻柔,避免幅度过大。

倒走锻炼。倒走锻炼过程中,尽量在安全、地形平坦的场地进行。通常情况下每次倒走锻炼15分钟,每日2次。同时严格控制速度,避免速度过快摔倒。

  1. 腰椎锻炼的相关注意事项

针对部分腰肌力量较弱或者肥胖人群,小燕飞这一锻炼方式可能难度较大,因此可选择五点支撑锻炼方法。锻炼者应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合理选择锻炼方法,这样才能保证锻炼效果。

因为不同人的体质专科、腰椎健康情况等各不相同,因此腰椎锻炼的次数和强度要因人而异,每天可练十余次至百余次,逐渐增加锻炼量。

如果锻炼后第二天感到明显腰部酸痛、发僵等不适感,需要适当减少锻炼的频度,降低锻炼程度,或者暂时停止锻炼,以免导致症状加重。

如果存在腰部酸痛、发僵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停止锻炼,前往医院接受诊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腰椎锻炼;腰腿痛急性发作时要注意休息,停止锻炼,否则可能导致症状加重。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久坐,久坐可导致腰椎间盘受压增加,加快腰椎间盘蜕变,引发疾病。日常生活中尽量少弯腰,长期弯腰工作者腰背痛患病率较高,应加以注意。卧床休息可放松颈部肌肉,减少肌肉痉挛,但是避免长时间卧床。

总之,中医方法锻炼腰椎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防治和减轻腰部肌肉萎缩,对于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