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3
/ 2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马小虎

61273219851113503X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提升人员素质、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和标准、更新养护工具和设备以及加强监管力度,共同提高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水平,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和使用寿命。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主要作用是保障道路的安全、畅通和使用寿命。养护管理工作包括日常养护、定期检修、维护保养等,通过对道路表面、桥梁、隧道、设施等各个方面的检查和修缮,保持道路的平整度、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舒适性。如果缺乏养护管理,道路表面会出现损坏、裂缝、坑洼等问题,影响车辆行驶,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对公共安全和经济发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是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1]

1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参差不齐可能导致养护工程的质量和效果不一。一些养护管理人员可能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会影响他们对养护任务的理解和执行,进而影响高速公路的养护质量。

缺乏科学的养护计划和标准:如果养护管理部门缺乏科学的养护计划和标准,可能会导致养护工作的盲目性和低效性。没有明确的养护计划和标准,养护管理人员难以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这可能导致养护资源的浪费和养护质量的下降。

监管力度不足:监管力度不足可能导致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如果养护管理部门对养护工作的监管不严格,可能会出现违规操作、质量不合格等问题,这会影响道路的安全性和畅通性。

2针对问题对策建议

2.1提升人员素质

加强专业培训:养护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最新的养护技术、方法、设备和材料等,以确保养护人员能够掌握并应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方法。

搭建长效学习机制:养护管理部门应搭建长效学习机制,鼓励养护人员进行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具体措施包括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活动、建立学习资源库、鼓励养护人员参加专业认证等。通过长效学习机制的建立,养护人员可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以适应养护管理工作的需求。

建立激励机制:养护管理部门应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激励措施可以包括设立绩效奖金、晋升机会、表彰奖励等。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养护人员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养护管理工作中,努力提高养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2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和标准

建立养护需求评估体系:养护管理部门应建立养护需求评估体系,定期对高速公路进行全面检查,评估道路、桥梁、隧道等设施的状况,确定养护需求。评估体系应包括对道路表面、结构、排水设施等各个方面的检查,以确保养护计划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道路的实际养护需求。

制定养护计划和优先级:基于养护需求评估结果,养护管理部门应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明确养护项目、时间、资金等事项。在制定养护计划时,应充分考虑道路的重要性、使用状况、养护经费等因素,合理确定养护项目的优先级,确保养护资源能够有效地分配和使用。

制定养护技术标准:养护管理部门应制定养护技术标准,为养护工作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养护技术标准应包括养护方法、工艺、材料、设备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养护工作能够按照统一的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进行。此外,养护技术标准还应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一致,以便充分利用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成果。

建立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养护管理部门应建立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养护计划、标准、进度等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通过养护管理信息系统,养护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养护任务、技术要求等信息,提高养护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同时,养护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养护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确保养护任务按照计划和标准顺利进行[2]

2.3加强监管力度

完善法规和政策:政府部门应完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明确养护管理部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各方的权责,规范养护管理工作。同时,应加大对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各方的法制观念和自觉遵守法规的意识。

强化监督检查:养护管理部门应强化对养护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养护任务按照养护计划、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具体措施包括定期对养护工程进行现场检查、对养护材料、设备进行抽检、对养护工作进行质量评估等。通过严格的监督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养护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养护质量。

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养护管理部门应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让公众了解养护计划、进度、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途径发布养护信息,接受公众监督。通过信息公开和透明度的提高,可以增强公众对养护管理工作的信任,促使养护管理部门更加负责任地开展工作。

建立举报与投诉机制:养护管理部门应建立举报与投诉机制,鼓励公众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举报与投诉。对于举报和投诉的问题,养护管理部门应及时核实、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反馈。通过建立举报与投诉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并整改养护管理中的问题,提高监管效果。

2.4强化多部门合作

建立协调机制:各相关部门应建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就养护工作中的共性问题、矛盾和难点进行沟通协调。协调机制可以帮助各部门更好地了解彼此的需求和困难,寻求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养护管理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

信息共享:各相关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实现养护计划、进度、质量等方面信息的互通。信息共享可以帮助各部门及时了解养护工作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和策略,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工作冲突和效率低下。

优化资源配置:各相关部门应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养护管理工作。例如,科研院所和企业可以提供先进的养护技术和设备支持,政府部门可以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养护管理部门可以提供专业的养护服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实现养护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3]

开展联合培训与技术交流:各相关部门应开展联合培训与技术交流活动,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联合培训与技术交流可以帮助养护管理人员了解最新的养护技术、政策和经验,提高他们应对养护管理工作中问题的能力。

跨部门项目合作:各相关部门应积极开展跨部门项目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养护管理中的难题。例如,养护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可以联合开展养护技术研究、养护材料开发等项目。通过跨部门项目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共同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总结

总之,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问题。政府、运营商和养护单位应共同努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养护管理水平,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和使用寿命,为维护公共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清春.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12):167-168.

[2]刘志坚.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8):226-227.

[3]韩慧.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居舍,2019(21):18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