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养护及管理措施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3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养护及管理措施的探讨

梁宝

上海成基市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0043

摘要:在交通运输中,道路桥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道路桥梁也朝着更高水平和方向不断发展。在工程中,施工质量是关键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疏漏都有可能会导致重大质量隐患的出现,比如常见的桥梁裂缝和病害。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一定要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做好相应的养护及管理工作,让道路桥梁施工水平和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良好的借鉴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养护;管理措施

1城市道路桥梁主要病害

1.1路面裂缝

在市政桥梁中,裂缝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存在于桥梁建设中,在道路建设中也会频繁出现。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在建设市政桥梁时,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拉伸性比较弱,在建设及实际使用中有可能会由于外力带来的影响而导致裂缝的出现,比如温度、混凝土收缩、钢筋锈蚀,都有可能会导致路面裂缝情况的出现。特别是在夏季,外界温度比较高,长时间的暴晒会导致桥梁内部和表面出现温差,再加上施工作业延长,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受到温差带来的影响,出现裂缝。在日常的车辆行驶过程中有可能会由于超载、急刹车,对于表面造成磨损,使得桥梁裂缝病害得以出现。

1.2路面下沉

一方面,在建设桥梁之前,设计人员并没有对现场情况充分的进行考察,对精准数据进行获取,缺乏详细勘探工作的有效推动。在后续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缺乏真实正确数据和依据,这样就无法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考量到地质条件、优化尺寸设计。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进而会导致施工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存在问题。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水平较低、设备落后。在地基建设的过程当中修建水平很难达到固定标准,导致质量不过关情况的出现,造成桥梁的下沉。

2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养护策略

2.1“预养护”模式

在日常的桥梁施工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养护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可以尝试着对预养护这一内容和模式有效的进行构建。在桥梁并未出现一些严重结构破坏之前,通过技术手段的运用来对桥梁当前状态进行改善,让桥梁使用寿命得到延长,让服务和运营的质量得到提高。预养型养护模式会在病害出现之前通过维修、管理、养护和巡查、加固等综合性的技术和措施,最大化防止病害的出现和产生,让破损的风险得到降低,让桥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得到提高。预防性养护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规范是较为严格的,会通过相应的规程来对设计、养护和施工进行指导,真正的做到早治理、早预防及早发现问题,将细节作为出发点,对桥梁的各个部位、环节进行关注,结合养护计划加强特殊巡检、日常巡检,让工作得到良好的推动。

2.2“预防型”模式

预防性养护也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能够最大化的降低病害出现的概率,让手段和技术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一方面,会结合当前桥梁的管理信息对完善性的系统进行构建。在信息和数据获取之后对完善性数据库进行构建。在日常中针对于桥梁实际建设情况加大巡查的力度和频率,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对桥梁当前工作状态进行监测。特别是对于病害处,一定要对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全方位的对桥梁具体情况进行掌握。针对于病害,也应该加强提前的预测、分析、制定维修计划,对适当措施进行采取。在有限资金使用范围之内最大化的发挥效益。另一方面,应该针对桥梁对健全的评估体系和巡检体系进行建立。特别是对于桥梁的一些附属设计、桥面、基础、桥墩、附属物等一定要定期按照相应的计划和方案开展巡查工作,明确巡查周期,全方位的进行评估和检查,对桥梁当前工作状态进行判断,对已经出现的病害进行巡视,对于特殊定点一定要进一步的加强巡查力度,对病害的原因进行掌握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维修措施进行制定。

2.3“技术型”模式

技术的运用往往是非常关键的。在养护工作开展中一定要对多元化的养护技术积极的进行运用,在技术的支持下让桥梁养护工作得到持续和稳步的推动。例如,第一,可以对养护技术进行运用,对养护范围进行明确,结合工程当前破损情况对荷载测试工作进行开展。结合车辆当前运行状况对方案进行合理改进。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该对多元化的养护方法进行运用,发挥养护技术的价值,如清理,对于破损部位有效清理,保障路段平整。摊铺,针对破损部位对沥青混凝土相关材料进行摊铺。检测,在发现桥梁养护质量不够合格时对补救措施进行采取,让养护水平得到提高。第二,塞缝灌浆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环氧树脂和水泥砂浆按照特定比例进行搅拌,灌注到裂缝中,对裂缝有效进行堵塞,避免出现钢筋锈蚀的情况,让结构性能得到提高。在桥梁建设中如果遇到较大裂缝,影响桥梁使用寿命,降低总体效益,可以对塞缝灌浆技术进行运用,妥善的对桥梁裂缝进行处理。第三,加固技术。当遇到降雨量偏大时,可能会对桥梁产生比较大的冲击,进而导致坍塌现象的出现,对于工程使用寿命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一定要对加固技术积极的进行运用。施工人员可以对先进技术进行运用更好的起到加固的作用,结合各个部位对部件权重准确计算,对加固技术进行运用和改进,让工程在稳固性方面得到提升。

3城市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措施

3.1优化设计管理

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首先就应该对桥梁设计管理工作有效的进行推动。设计人员应该亲临施工现场对评估工作进行开展,在施工过程当中经常性的会遇到一些无法控制的因素,导致问题和意外的出现概率不断增加。所以,在设计中一定要对问题进行优化设计。例如,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设计人员一定要亲临施工现场对施工的各个要素仔细的进行排查。可以对大数据进行运用,作为设计中非常关键且重要的依据和保障。后续,就可以结合工程制度加强设计规划工作。在规划工作中一定要将重点放置在桥梁结构上。在工程设计工作开展中一定要对单独设计工作进行开展,对重点设计工作进行明确,并且对多元化的因素进行考虑。在桥梁工程建设和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施工情况进行良好的观察,明确各个施工位置,在此基础上保障设计规划工作更加科学和合理。在设计完方案之后一定要做到多方会审。其中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之间一定要互相合作,加强密切的交流和沟通,让理想的管理成效和质量得到实现和达成。

3.2提升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人的价值和作用进行发挥,才能够达到理想中最佳的管理效果。在现阶段,一定要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高,对多元化的措施和手段进行采取,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以及素质,让理想的工程施工效果和质量得到提升。

例如,首先,在岗前,一定要针对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培训中主要包含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在定期培训开展完毕之后应该对测试计划进行制定,让施工人员投入到交底工作中,让施工人员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便于在后续工作中良好的运用。其次,施工人员的能力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应该具备识图能力,和设计方不断加强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对图纸需要表达的含义和内容进行把控,对建设标准有质量的进行构建和完成,按照设计图纸对桥梁进行建设。在这其中,施工队伍和管理队伍之间一定要反复性的加强密切沟通和交流,让施工和设计图纸保持一致性。最后,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加强制度的设定,让施工行为更加规范,对奖惩措施进行采取。保障施工人员可以对施工制度加以遵循,出现违反的行为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不断提升威慑力,加强管理和监督。

3.3规范操作工序

在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只有加强技术的把控,保障技术的操作更加规范,操作工序更加严格和精准,才能够达到理想中最佳的技术运用效果。所以,在现阶段的桥梁施工工作中一定要保证操作工序的严格,对操作技术规范性的进行运用,对施工中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资源进行有效的融合,最大化的防止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例如,首先,针对施工中的重点环节一定要对技术加以良好的规范。在施工中一定要对裂缝问题进行修复,在结构表面对防水材料进行涂抹,防止出现裂缝加深。可以通过环氧树脂和钢钉的结合对注浆工作进行开展,实现良好的修复和管理。其次,在技术运用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真正的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对一些新技术良好的进行引入,比如绿色化技术、节能技术等等。发挥技术的优势和价值,让工作的开展效果变得更好。最后,针对于重要的技术操作环节一定要对监控装置进行安装,起到良好的监督管理的作用,让工序变得更加完善,逐步推动,让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的增强。

3.4加强过程控制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对多样化的因素进行考虑,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加强。例如,第一,人员方面的控制,应该保障人员的身体素质、业务、思想政治和心理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统筹规划,让质量意识可以根植在每一个人员的内心深处。特别是对于施工人员一定要树立一些正确的观念,比如预控为主、质量第一、优化服务等等。第二,在对技术进行运用的过程中,面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虽然已经经过试验和鉴定,但是很多施工人员经常性的缺乏操作经验。所以,一定要对操作环节进行严加控制。第三,材料方面的控制,材料主要包含构配件、半成品、成品和材料,应该将材料质量作为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工程质量达标。在选取材料时一定要进入市场,对信誉程度较高的供应商进行选择。在进场之前对抽样检测工作进行开展,严格的把好质量关。第三,机械方面的控制,对于一些大型设备通常情况下以租赁形式为主,对维护工作进行良好的开展。保障机械可以始终处在一个稳定的状态,防止意外事故的出现,让工程得到稳步推动。

结论:总之,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对桥梁施工做好养护及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的规避病害的出现,比如路面裂缝、路面下沉等等。在本文中,养护方面主要展现出三种模式,分别是预养护、预防型和技术性。在施工管理工作中主要通过优化设计管理、提升人员素质、规范操作工序、加强过程控制。让施工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有助于施工目的的推动和达成。

参考文献:

[1]王红梅.城市道路桥梁管理与养护浅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3(06):109-110.

[2]徐德鑫.试论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8(05):224+230.

[3]陈明明.关于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及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J].新经济,2018(05):128.

[4]孙永举.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和养护管理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20(6):329.

[5]江乃敏.道路桥梁施工与养护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207-208.

[6]武汝华.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养护及加固维修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2):161-162.

[7]谢华勇.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及养护技术探究[J].智能城市,2020,6(04):66-68.

[8]李军.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和养护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