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明德--乌鲁木齐市明德路街道提升改造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百年明德--乌鲁木齐市明德路街道提升改造设计

亢娜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市841100

    乌鲁木齐是新疆首府城市,其老城区街道内存在很多空间狭窄、生活界面破败杂乱的老街巷。这些原本热闹、烟火气十足的老街巷,如今失去了原本的生活氛围,空间变得沉闷,缺少生机活力,居民也在逐渐搬离。

    改造街道明德路位于乌鲁木齐市老城区内,其前身是清朝时期布政司衙门所在地,路名是北洋政府时期杨增命名,即引用《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革命时期毛泽民在此居住过,省政府、民政厅、财政厅等政府部门也都在此办公,解放后在这里建造了“新疆中华基督教会”,即现今明德路基督教堂的前身,1946年,建立南门大银行(当时乌鲁木齐的金融中心),这也见证了新疆的解放,现为乌鲁木齐文物保护单位,1949年成立迪化市立第一小学(前身是建于清光绪三十年的迪化府初等小学堂)等多个重要历史地标建筑。游走于这样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街巷中,被历史的深沉与静谧所感动。设计将尊重现有巷道肌理,希望通过“点式”街巷改造,来延续历史记忆,同时能与现代城市新空间有机的连接在一起。

1.场地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明德路为东西向街道,西至解放北路,东至乌鲁木齐市中华基督教会。全长588米,路宽最宽处17米,最窄处12米。南北侧紧邻着苏联老式建筑风格(赫鲁晓夫楼)的住宅楼---乌鲁木齐历史街区清代时期主要受到内地汉文化的影响以大屋顶挑檐,青砖、灰瓦,以及青石板路面为主。民国政府时期,又受到俄罗斯建筑文化的影响,沿街面点状分布着毛泽民故居,第一小学,基督教堂及中国工商银行(大银行)。

由于是老城区街道,街道整体路面狭窄,空间较为拥挤,人车混行,道路交通基本处于自治状态。街道内的公共家具经历了历史的冲刷,呈现了不同时间段的多种姿态。如街道护栏---高低不同的护栏使得整个街道变得更加拥挤不堪,也很影响整体街区风貌;街道两侧各类标示牌缺乏整体系统设计,如交通指示标识牌、防撞栏、人行护栏等,多部分属于半永久设施,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增加数量;人行空间中缺少休闲、健身等功能性设施,如休闲座凳、活动场地、健身器材。街道路面铺装也因年久失修,多处被损坏,路面坑洼不平甚至部分路面严重龟裂。在植物种植方面,道路整体缺少绿化层次,由于现状树多为不同时间段栽种的树木,就使得整体上一是会影响交通正常通行,二是已缺少可观性。沿街一层住宅有多处自建用房,在加之与违停车辆占用人行道,使得原本老旧的建筑立面变得更加杂乱,影响道路使用,破坏道路的整体文化氛围。街道内无明确的人行横道线,在重要路口均为布置,如学校出入口,景点出入口。街道两侧无机动车临时停车位,这造成在交通高峰时期道路拥堵。沿街路灯造型各异,多数灯杆表面漆脱落严重。地面大多数井盖材质不统一,凹凸不平。

2.设计目标

改造的街道首先是要服务于周边居民,但是也要更好的体现百年明德的传统历史文化底蕴。如何在满足周边居民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能让空间品质得到提升?如何让街道重新被认识?通过我们对现场多次踏勘,并进行了多维度的目标定位,在历史文化街区定位的基点上立足于场地本身,尽可能的保留场地基底,服务于市民生活,加之合理且适当的商业管理运营,以此打造为安全、绿色、活力的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3.设计理念

以人为本,将城市街道塑造成为安全、绿色、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四位一体,即从建筑立面、市政道路、道路附属设施、夜景照明四个方面入手。改造街道建筑面貌提升街道文化底蕴;改善行人通行空间质量打造便利生活街区;增加趣味休闲空间,优化生活街区质量;提升夜间城市照明,营造城市生活氛围。

4.设计策略

4.1整合提升街道生活空间

    我们从现状出发,保留场所基底,包括原有的空间结构、树木,并进行重新解读与诠释。如更新现有市政公共家具,统一设计各类标示牌、路面的市政井盖、树池篦、分类果皮箱,拆除多余围栏护栏,修剪现有大树,补植地被。对车行路面进行修补,更换人行道铺装、道路路沿石。在有条件的地方增添功能性场地,如向绿化用地内延伸铺设场地,放置休闲座凳、外摆空地、读书角等,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在可能实现的条件下,将外露地面的杆线入地,让街巷空间变得舒展、通透。通过对街道面貌的提升设计,使整个空间更富有层次,成为一个具有积极性、包容性的多元化生活空间。

4.2 更新复苏社区业态活力

    明德路沿街商铺多为老旧住宅一层建筑改造,呈点状式分布,我们对场地商业空间进行了整体梳理,将部分临街自建建筑拆除,对不能拆除的建筑进行改造或重建,为街区注入鲜活力量,带动老街商业氛围,激发社区活力。

4.3 多维度的再续传统历史文化

    在延续这里居民本来的生活文化之外,我们仍将街道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完整的保留下来,并通过景观的手法展现出来。如在铺装的石材上为体现百年历史记忆的厚重与静谧,选用较厚的天然石材。将拆除后的墙体采用青灰色砖石进行修缮,以半通透的形式展现,在行走的过程中墙内外形成对景增添了视觉乐趣。这些材料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街道百年历史文化的联系性以及生活的真实性。在细节上,结合地面的井盖造型,将 “百年明德”字样刻入装饰面上,在休闲座凳面上体现历史文化图样,以增强历史文化氛围,使居民走进这里的时候,就能与场地产生情感共鸣。

4.4景观为主的街道界面提升

    我们从空间和界面上,提升环境脏乱差的视觉形象。如临街的老旧危房,实施拆除。恢复街道正常的通行使用空间。对部分的临街建筑底商进行饰面更新,植入文创休闲业态,延伸外摆空间,营造场地空间氛围。在绿植上保留现状大乔木,并修剪与建筑交错的枝条,人行道两侧绿化种植区内,补植低矮灌木及地被花卉。在学校出入口处增设儿童活动区域,放置休闲座椅、活动设施等,其入口处的车行地面绘制创意斑马线,并保留校园入口主题雕塑。在夜景上,设计部分地埋灯带,绿化及硬化场地内增设景观灯,统一街道两侧路灯。使用现代化玻璃与钢材,同装饰砖石形成传统语言与现代工艺的对比,这样更具时代冲击感。同时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5.总结

  通过对明德路街道的改造提升,我们希望居民能在现代紧凑的生活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深远,可以细细品味人间烟火,感悟邻里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