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灾害对易燃易爆场所的影响及防雷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雷电灾害对易燃易爆场所的影响及防雷措施

曾诚

陕西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710018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逐年增多,其潜在危害也越来越大。防雷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必要的防雷措施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描述了雷电灾害对易燃易爆场所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防雷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雷电灾害;易燃易爆场所;防雷措施

引言

雷电可以分为直接雷击、感应雷和入侵波等不同类型。直击雷会对易燃易爆场所造成直接的损害,感应雷和雷电入侵波则会通过管道或电线对建筑物里的电气元件造成破坏。因此建筑物如果没有防雷设施,该建筑物遭受雷击灾害时将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雷电的发生和出现都是比较随机的,没有办法对其进行精准预判,一旦发生雷击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1]。对于易燃易爆类型场所,极易产生严重的灾害性情况,如死亡、起火、爆破等,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巨大的损失。因此我国这些年来非常关注易燃易爆有关场所的各种防雷安全工作,以便能及时解决雷电灾害带来的问题,真正做好防雷工作,为人们生活安全提供保障。

1易燃易爆场所的内涵

根据相关规定,炸药仓库、雷管仓库、导爆管库、鞭炮仓库、液化气设施、油仓库、易燃气体库以及储存面粉的粮仓等都是易燃易爆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电火花的触发就会引发爆炸爆轰,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此外,在化工厂、化学品仓库、油田等地方,环境复杂多变,通常含有诸多种防雷建筑物,避免灾害发生[1]

2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安全现状

目前,由于部分气象部门对易燃易爆场所的监管力量薄弱,投入精力不足、执法能力不强等问题,使得执法人员普遍缺乏对防雷监管相关标准的全面了解,严重影响了执法监管的有效性和效率。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改革,社会公司参与到了易燃易爆企业的防雷检测工作中,但是由于抽查公示不能强制执行,加上专业水平不高、业务不熟练、技术标准不熟悉等原因,使得社会检测机构的检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从而影响了监管效能。很多防雷产品无法满足质量要求,依然存在大量滥用各种假冒伪劣或者没有证件的防雷器材等现象。此外,在很多易燃易爆类型场所,常常不规范建设很多防雷项目工程,相应的防雷设施也不够完善。特别是大量的弱电设备也没有严格执行我国规范标准技术要求来展开防护,并且频繁引起很严重的大型雷击事故。不少企业负责人防雷减灾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而且,对防雷检测存在应付心理,未定期做好检测工作或通过防雷装置来准确检测并及时发现隐患,更别说及时加以整改,这将严重引起社会安全隐患的发生[2]

3优化雷电灾害管理,加强防雷措施的实施

3.1增强人们对易燃易爆等场所防雷的意识

气象部门可以通过当地的报刊投放,网络媒体软件的传播,电视机节目等多种现代化方式大力宣传防雷知识要点,让群众意识到防雷措施的必要。然而,防雷工作不仅仅只是气象部门的责任,整个社会都要提升个人的防御意识,积极参与到防雷工作中。基层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对新政策的学习,使每一位防雷管理者和从事防雷工作的人员都能够深刻理解其中的内涵,并将其付诸实践,以确保防雷工作能够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有序开展。

3.2加强防雷安全监管

为了有效地防雷减灾,各级政府应当加强与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形成有效的防雷安全监管体系,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共同负责监管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安全。我们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和各部门的执法检查活动,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采取行动,并依法处理[3]。通过加强对基层防雷工作的指导,可以有效提升社会防雷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规范统一,从而提升防雷检测服务市场的竞争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3加强防雷检测市场管理,促进防雷检测规范有序开展

首先,要从根本上加强可燃容爆工程和场所的防雷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确保其符合防雷规范的要求,这是提升防雷监管质量的基础,也是防止各种防雷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保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防雷检测市场已经全面开放。作为气象部门,我们负有监管这一市场的责任。我们需要检查检测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已经通过备案,以及检测能力是否超出了我们的范围。为了确保从业人员具备良好的检测能力,并且符合社会保险规定,我们必须对其检测设备进行严格检查,以确保其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此外,我们还要完善易燃易爆行政许可工作,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公众的满意度。在涉及易燃易爆作业场所火灾的安全经营行政许可审批管理过程实践中,相关监管部门更要善于根据辖区其实际工作情况,设置较为合理科学的行政审批制度流程,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行业经营与管理人员队伍的生产消防的安全防护意识,提高相关审批流程工作过程的质量和效率。为了确保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安全,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文件的要求,提高监管标准的自觉性和权威性,使防雷安全管理成为一种常态。相关责任部门还要组织对全市各自责任区域覆盖范围内新建的各种易燃易爆设施场所进行现场定期隐患排查,全面准确掌握其现场存在可能的爆炸危险点,建立台账,从而研究制定较为完善合理的"标准化"安全管理措施

[3]

3.4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任用,提高防雷监管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雷技术服务水平,我们应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培养、选聘使用和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培养一批具备良好操作技能的防雷专业人才和综合执法管理工作核心动力,以进一步提高防雷服务管理者和天气科技综合执法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有效提升防雷监督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智慧和才能,推动天气科技工作的健康,我们应该强化对队伍的知识理论培训,进一步提高所有服务管理者的知识和执行操作技能;同样,要强化防雷基本理论知识和闪电防御运用技能的掌握和训练,深入研究闪电产生、演变和成灾机制,包括闪电监测预警工作方式和防御手段的开发,以期达到更好的防雷效果。为了让核心服务人才得到更多的成长机会和更好的环境,我们将全力支持他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4结语

总而言之,易燃易爆工程和场所防雷装置的安全性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经济发展和社区稳定至关重要,如果出现地雷事件,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将是极大的,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组织有效的防雷装置布置,并灵活有效处理各类可能会出现的安全管理风险情况,以避免责任性防雷安全事故的出现,以及由于不当作或乱当作而引发的投诉现状。为了提高防雷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我们必须加强从业人员的雷电防御知识,并对场所的防雷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这样才能保证防雷社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万祯;姜海林;杨丹;.雷电无情 重在预防——易燃易爆场所防雷措施研究[J].智库时代,2019:132-133.

[2]李斐,徐萌,陈菊芳.易燃易爆物品场所防雷设施检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79.

[3]杨玉平;胡亚男;.西宁地区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减灾效益评价[J].青海科技,2019:93-96.

作者简介:曾诚(1987.01)男,汉族,四川乐山人,研究生学历,工程师,从事防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