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4
/ 2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分析

郑轩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闻编辑在一些方面的影响力,也随着信息加工与传播途径的改变而改变。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记者的主观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从而导致了记者的职业道德意识的缺失。所以,新媒体时代下,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建立与新时代、新时代相匹配的媒介素养,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新闻编辑业务素质,以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编辑;媒介;素养

引言: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步伐不断加快,手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等等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在大的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之下,媒体领域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迅速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迅速地与生活的各个方面相联系。新媒体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给新闻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在新媒体变化的冲击下,一方面为新闻编辑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使其对当前信息的把握与掌控的重要性与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所以,在新媒体条件下,如何提高记者的媒介素质,提高记者的媒介素养,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工作现状

(一)新闻编辑自身专业技能和主要价值的转变

在网络时代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各个领域的科技水平持续提升,新闻媒体受到的影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图片、声音、文字、图像等,传统的多种新闻传播方式逐渐被替代,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听觉、视觉以及立体影像的综合运用。而新闻媒介的发展其主要方向也逐渐倾向于这一转型模式。在新闻编辑的身上,主观价值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新媒体时代中,多样化的新闻媒介让新闻编辑者的工作目标变得更加难以实现。新闻编辑会被各种各样的干扰信息所影响,更容易在对新闻信息价值的判断上产生偏差。比如说,如今各种各样的新闻媒体,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高收视率,他们很少对国计民生和国家大事进行报道,他们只会对各种娱乐消息进行铺天盖地的报道。为了让新闻编辑工作者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能够更好地适应并健康地发展,必须要对新闻编辑自身的专业技术和工作方式做出合理的调整并主动地改变,才能更快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信息获得和处理方式上出现了较大变化

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对信息的获得与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传播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对新闻编辑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学会从大量的、复杂的、种类繁多的信息中,抽取出其中的有用的内容,再经过对这些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从而让这些内容变成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所以,新闻编辑要具有灵敏的新闻嗅觉,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在新闻信息获取极为简单方便的情况下,要坚持严格的工作态度,保证新闻信息的准确性,提高自己对新闻的捕捉能力[1]

(三)新闻编辑对新闻传播的控制权被削弱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信息迅速膨胀,因此,新闻编辑一定要持续提升自己的新闻捕捉能力和新闻敏感度,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2]。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出其中最具影响力、功能和地位的要素。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的大量涌入,新闻不再只是编者的一种特权,普通民众都可以透过各种不同的新闻媒介参与到信息的交互与评论之中,人人都有报道的权力,所以,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对于信息传播的控制力被极大地削弱了。

二、新媒体时代对新闻编辑行业的影响

(一)新闻传播控制权削减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传播业面临着“去控制”的挑战。长期以来,在传统的传媒业中,记者们都是以传媒组织的视角来看待自己所提供的信息,进而行使“把关权”。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对信息的控制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今,每一个人都是新闻的代言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新闻信息资源已经不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而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新闻编辑要改变自己在新闻传播中的呆滞形象,就必须进行重新定位[2]

(二)社会责任使命感弱化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业的社会责任感减弱,这也是新闻业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在当今新媒体时代,新闻由“内容为王”走向“流量为王”,为争夺更大的市场和更广的观众,传统媒体产业纷纷向新媒体转型,然而,在多元价值导向下,很多传媒已经背离了新闻的专业性,其社会责任感减弱,事关国计民生的硬新闻越来越少,为博人眼球而成为“标题党”,为增加点击而不择手段地捏造消息,这对于长期的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另外,从总体上讲,一些媒体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没有对新媒体的内容进行核实、筛选,而是简化或省略了审查,直接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这样的投机行为,从本质上讲,就是被一波又一波的新媒体信息所劫持。

(三)泛娱乐化现象较突出

新媒体时代对新闻业的冲击,也体现在更加明显的“泛娱乐”这一方面。在资本的控制下,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泛娱乐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信息的种类和数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娱乐又是最能够与公众产生一定的兴趣关联的传播内容,因此,泛娱乐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是一种人心所向。在传媒市场的激烈竞争下,传媒的无序竞争催化着传媒“泛娱乐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传媒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观众的各种需要,各种类型的信息,如犯罪、色情、八卦等,通过各种形式的信息,以各种形式的低俗炒作,给大众带来了消极的导向,使传媒的策划逐步走入“误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在这种情况下,既要打破传统的媒体管理体制,又要加强对媒体的宣传,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3]

三、新闻编辑在新媒体时代应该具备的媒介素养

(一)把握时代定位的同时做好信息产品经理

新闻编辑将自己定位在更好地控制信息上,这是一种传统的媒介理念。目的与动机是形成定向的基础。新闻编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把整写好。在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过程中,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下,在这种情况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往往是被动的,而编者则起到了引导与控制的作用,所以,编辑不必过多考虑与分析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使用感受。但是,在新媒体形态下,新闻的传播渠道和主体都变得更自由、更多元化了,新闻编辑也渐渐丧失了对信息把关的功能。因此,一名职业的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始终掌握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特征,并成为一名信息产品经理,积极地引导新闻舆论传播。

(二)新闻编辑媒介素养向知识管理发展

媒介素养应具备三大基本素质:知识结构、专业能力、自我定位。专业技术是记者媒体素养的手段,而知识结构则是记者制作、传播新闻的原料,最终的个性定位则是记者媒体素养的真实目的与动力。新闻编辑工作者要在汹涌的新闻信息中,学习对重要有效信息进行快速提取,要学会对知识进行管理,要学会如何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合理利用,同时可以快速获得新知识[4]

结语:

新媒体时代即为互动式媒体时代,其特点是使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在这种情况下,对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转变观念,转变观念,树立新的知识体系,掌握新的编辑技巧。

参考文献:

[1] 翁益华. 对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分析[J]. 越野世界,2021,16(2):294,296.

[2] 李建宁. 新媒体时代党报编辑素养提升策略探析[J]. 记者观察,2022(29):109-111.

[3] 李红梅. 基层融媒体新闻记者编辑综合素质探究[J]. 记者观察,2022(35):130-132.

[4] 杜文. 谈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能力[J]. 传播力研究,2021,5(30):105-106.